圖源:圖蟲創意
10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截至2022年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290億美元,較8月末下降259億美元,降幅為0.85%。
當天,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就9月外匯儲備規模變動情況作出說明,王春英表示,9月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下降是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平穩,境內外匯供求延續基本平衡。
王春英強調,我國經濟總體延續恢復態勢,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有利於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
截至2022年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290億美元,較8月末下降259億美元,降幅為0.85%。
王春英對此表示,9月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平穩,境內外匯供求延續基本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受主要國家貨幣及財政政策、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進一步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下降。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當前影響我國外匯儲備波動的主要因素是匯率因素和資產價格變化因素。在貨幣方面,受美聯儲加息影響,9月份美元匯率指數上漲3.1%至112.1;非美元貨幣中,歐元下跌2.5%,英鎊下跌3.9%,日元下跌4.0%。
不過,9月27日召開的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電視會議指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較2021年末基本持平。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貶值幅度僅為同期美元升值幅度的一半;人民幣對歐元、英鎊、日元明顯升值,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強勢貨幣之一。
溫彬還表示,在資產方面,9月以來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下跌3.2%;標普500股票指數下跌9.3%,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下跌5.7%,日經225指數下跌7.7%。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下降。
王春英強調,當前外部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全球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但我國經濟總體延續恢復態勢,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有利於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
外匯局在9月30日公布的8月我國國際收支貨物和服務貿易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值,2022年8月,我國國際收支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3269億美元,進口2656億美元,順差614億美元。
溫彬表示,目前,隨着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顯現,我國經濟總體延續恢復發展態勢,通脹水平溫和可控,國際收支狀況良好,特別是經常項目和直接投資等國際收支基礎性項目保持較高順差,有利於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
王春英還在日前表示,未來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的趨勢是確定的,繼續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是堅定的,物價穩定等優勢更加明顯,製造業轉型升級效果逐步顯現,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的內在基礎依然穩固,這也是我國外匯市場和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根本支撐。
9月中下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呈現較快貶值態勢。普遍觀點認為,短期來看,美元或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強勢地位,人民幣匯率仍有可能承壓。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短期內受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以及地緣因素帶動避險需求等影響,美元還將強勢運行一段時間。這意味着年底前人民幣兌美元仍有被動貶值勢頭,但這並不意味着人民幣處於實質性弱勢,或匯率風險升溫,也不會對國內宏觀政策靈活調整形成重要掣肘,穩增長措施還會適時出台。
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的《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同樣指出,四季度,人民幣匯率短期將繼續承壓,但下行空間有限。人民幣匯率走勢仍有較強支撐:一是市場預期總體穩定。8月結匯率達到71%,是近年來的較高水平,售匯率為67%,與2022年以來月均值基本持平,體現了市場主體的結售匯意願總體穩定。二是外匯儲備規模穩定充裕,這是有效應對人民幣匯率過度波動的「壓艙石」。
王青表示,一季度美國經常項目逆差與GDP的比重已站上5%的門檻。這意味着從基本面來看,美元掉頭向下的動能正在積聚。若美聯儲在2023年一季度末停止加息,地緣政治局勢也未朝着失控方向發展,屆時美元有可能趨勢性下行,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壓力也將隨之緩解。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