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標,是展現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載體。「杭州這十年·餘杭」主題新聞發布會上,餘杭區發布了加快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十大工程」,其中一項就是文化地標工程。近日,記者專訪了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宏、區文廣旅體局局長邵素萍,暢談文化地標工程建設之路。
記者:文化地標工程對餘杭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有何意義?
陳宏: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鮮亮的文化名片對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餘杭是文化大區、文化富區、文化強區,良渚文化、運河文化、徑山文化匯聚於此,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一方面,守護好璀璨的文化明珠,是我們的歷史責任;另一方面,我們要對餘杭的百姓負責,滿足群眾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文化地標工程中,我們布局了多個重量級公共文化設施,承載着市民對高品質美好生活的期待,是提升區域文化能級的重要抓手,是餘杭邁向歷史文化名城新中心的重要一步。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陳宏:我們將精心規劃建設良渚文化藝術走廊,將良渚博物院、杭州國家版本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等「文化明珠」串珠成鏈,建設具有世界影響、餘杭特色的歷史文化集群,與城西科創大走廊科創文化時空交錯、交相呼應。今年將啟動良博院二期、文創商務中心(暫名)、省考古與文物保護基地等項目,計劃總投資估算28億元。希望餘杭市民以後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家級的硬件設施、精神大餐、文化盛宴。

「余閱」書吧
陳宏:餘杭處處有歷史、步步有文化,要守好紅色文化根脈、賡續傳統文化文脈、把握時代文化動脈,進一步提升文化軟實力。我們將挖掘和守護好仁和西鎮區委舊址、五常「五九批示」精神、倉前「四無」糧倉等本土紅色文化資源,擦亮「樟樹下議事」品牌,做深做透「眾人事情由眾人商量」紅色溯源文章。

「五九批示」紀念館
閱讀延伸
文化地標工程
啟動實施良渚文化藝術走廊工程,包括建設良渚博物院二期、文創商務中心(暫名)、浙江省考古與文物保護基地等項目,打造連接良渚博物院、杭州國家版本館和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重要節點。啟動實施未來科技文化中心工程,規劃建設科技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以及國際體育中心等公共配套項目,打造杭州新一代城市公共中心。

來源 | 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吳一靜、張瑚瀅
編輯 | 劉一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