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假期,2022年度諾貝爾獎得主公布,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的古基因組學家斯萬特·帕博摘得。
本周歐洲禽流感疫情引發關注。據參考消息,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3日發出警告,歐洲正在經歷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迄今已有4800萬隻禽類在受影響的場所被撲殺。
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對中國企業經濟制裁不斷。藥明生物剛被美國商務部挪出UVL清單,華大基因又被美國國防部納入「涉軍企業清單」。此外,羅氏全球領導層發生變更;西門子原亞太區拆分;輝瑞三天連續收購兩家生物藥企。
更多醫藥行業資訊,健識局整理如下:
重磅政策
1、大批耗材撤銷掛網
10月8日,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平台發布《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關於公示擬撤銷掛網醫用耗材的通知》。撤網產品包括補片、試劑、護套介入系統等共47種,產品來自強生、康蒂思、安圖生物等21家醫藥器械企業。
除一款試劑以外,多數耗材的撤網原因為企業申請。據江蘇省8月發布的《關於公示擬撤銷掛網醫用耗材的通知》,企業申請撤銷掛網的,一年內不得新增產品申報掛網,或通過信息變更增加規格型號。
2、呼和浩特醫保藥店買藥納入門診統籌
10月7日,呼和浩特市印發《關於做好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定點零售藥店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呼市職工參保人員在門診統籌定點藥店購藥,符合醫保政策內範圍的醫藥費用,可以納入普通門診統籌保障範圍。
按標準,明年開始,呼和浩特一年內普通門診醫療費用超過1000元起付線的,在職人員和退休人員分別按60%和70%進行醫保支付。
在這之前,河北已逐步鋪開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保障範圍的工作。
3、河南沈丘:醫院等發現陽性一例獎5萬
據河南周口「今日沈丘」公號4日消息,將在全縣實施「哨點」預警獎懲機制。「哨點」主要為基層醫療機構、酒店、藥店、商超、出租車等。
消息顯示,在以上地點發現有中高風險旅居史的黃碼人員,一人次獎勵200,紅碼人員一人次500元。發現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發熱病人,一人次獎勵5000元,發熱病人經核酸檢測確診為陽性的,一人次獎勵5萬元。
消息發出之後引發熱議,目前「今日沈丘」已刪除這篇文章。
4、五種慢病可跨省直接醫保結算
10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擴大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範圍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的意見》,新增22個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包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等。
《意見》中清單顯示,針對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等5種門診慢特病,參保人員只要持有門診慢特病認定資格,可在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享受直接結算服務。
行業大事
1、羅氏診斷領導層變更
10月3日,羅氏集團發布新任命。羅氏診斷北美地區負責人馬特·索斯將任羅氏診斷CEO,並從2023年起成為羅氏執委會成員。
馬特·索斯在2002年加入羅氏,擔任高級分子客戶經理,之後在日本、愛爾蘭等地領頭羅氏診斷和製藥業務。2019年在吉利德短期擔任全球商業產品戰略負責人後,任羅氏診斷北美首席執行官。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羅氏診斷業務板塊表現亮眼,2021年收入同比增長29%,2022年同期收入依舊保持10%增長,達99.48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700億元左右。
今年7月21日,羅氏診斷原CEO接替施萬,擔任羅氏集團董事會主席。
2、輝瑞三天收購Biohaven、GBT兩家生物藥公司
10月3日和5日,輝瑞分別宣布以116億美元收購Biohaven公司,以54億美元收購GBT公司。
Biohaven是一家神經系統疾病藥品開發公司,主打的偏頭痛藥物Nurtec ODT在2022年第一季度淨營收達1.24億美元,輝瑞主要是為了拿下這款藥,Biohaven公司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和強迫症的醫療業務將被分拆為新Biohaven。這次收購是2022年全球最大的醫藥併購案之一。
GBT公司成立於2011年,主攻鐮狀細胞病的治療藥物研發。2019年,GBT的鐮狀細胞病治療藥物Oxbryta在美國獲批,另還有兩款藥物處於3-4期的臨床。輝瑞這次收購將加強它在罕見病領域的業務。
3、華大基因被納入美國「涉軍企業清單」
10月5日,美國國防部DOD發布公告,根據《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第1260H條的法定要求,把華大基因等13家企業列入「涉軍企業清單」。
「涉軍企業清單」曾在2021年6月3日將中航科工、中國電子47家企業列入,加上這次更新的名單,共60家企業在列,包括中化、360、華為、深圳大疆、深圳大華等公司。
根據美國財政部規定,被列入清單的公司在美國進行跨境收購將面臨阻礙。上月15日,拜登政府簽署行政命令後,中國生物製藥、凱萊英兩家公司的跨境收購均受阻。
4、艾美疫苗上市融資僅1.57億元
10月6日,艾美疫苗在港交所上市,此前,艾美疫苗曾在科創板和港股兩次申請上市都被否,這次終於成功。首日在港破發後在7日上漲。總市值超過300億。
艾美疫苗號稱「中國第二大疫苗企業」,僅次於國藥中生。目前,艾美疫苗已經擁有針對6個疾病領域的8款商業化疫苗,重組乙型肝炎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是該公司的主力產品。
雖然名聲響亮,但艾美疫苗2021年的業績並不理想,虧損6.76億元,艾美疫苗解釋為研發支出的增加、新冠疫情導致收入減少等因素。根據招股書,艾美疫苗IPO募資僅1.57億港元。2021年艾美疫苗的研發支出有3.07億元,募資無法支撐其一年的研發費用。
5、西門子醫療亞太區拆分
10月4日,西門子醫療官網宣布,將原亞太區分為中國區,以及包括日本在內的亞太區兩部分。這一變動從10月1日生效。中國區由大中華區總裁王皓領導,新亞太區由前瓦里安首席合規和質量官Vy Tran領導。
官微介紹,2021年,原亞太區實現營收48.2億歐元,占西門子醫療全球總營收的27%。亞太區內部,中國市場營收達23.5歐元,約占亞太區總營收的一半。
西門子醫療董事會成員陶琳表示,本次拆分後中國區的地位將再次提升。
新藥盤點
1、糖尿病新藥多格列艾汀片獲批
10月8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華領醫藥1類創新藥多格列艾汀片獲批上市。該藥品適用於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多格列艾汀片是華領醫藥研發、迪賽諾生產的一種創新口服藥物,於2012年11月28日在國內首次申請臨床,歷時10年終於獲批上市。它是第一款獲批上市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劑類藥物。據華領醫藥創始人陳力介紹,葡萄糖激酶失靈是2型糖尿病的根本病因,多格列艾汀片有望從源頭上控制2型糖尿病的進展。
2、雲頂新耀新型抗菌藥在香港獲批
10月8日,雲頂新耀宣布,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署批准其新型抗菌藥依拉環素上市,適用於成人複雜性腹腔內感染。
依拉環素是一種新型廣譜、含氟四環素靜脈注射抗菌藥物,用於治療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厭氧菌等的感染,由La Jolla公司子公司Tetraphase公司開發,2018年2月,雲頂新耀拿下了該藥在大中華區、韓國和部分東南亞市場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目前,該藥已向國家藥監局申報上市。
3、禮來新型減肥藥進入FDA快速通道
10月6日,禮來宣布其減肥藥tirzepatide已進入FDA快速通道,用於治療成人肥胖或超重。
Tirzepatide是一種GLP-1R/GIPR雙重受體激動劑,每周需皮下注射1次。這款藥物於今年5月首次在美國獲批上市,適應症為成人2型糖尿病。
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在去年6月取得肥胖適應症獲批。一旦Tirzepatide的肥胖適應症獲批,禮來將和諾和諾德分食全球的百億肥胖市場。
4、雅培的猴痘檢測試劑盒獲美國緊急使用
10月7日,美國FDA緊急批准了雅培公司的實時PCR猴痘檢測試劑盒Alinity m MPXV。
今年5月以來,猴痘病毒在歐洲、北美等多地爆發。當地時間8月4日,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宣布美國因猴痘疫情進入緊急狀態。9月7日,奎斯特診斷公司開發的PCR試劑緊急獲批,是首個用於猴痘測試的EUA。國內企業麗珠集團、之江生物、華仁藥業、華大基因等公司也有相應布局。
醫事藥聞 點擊健識局公眾號↓
漲點健識 關注健識局視頻號!
藥明生物的近憂和遠慮
單家公司虛開發票800萬元!多家上市藥企疑似涉案
創新醫療器械,死於DRG?

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掃碼加我:進群交流 知情爆料 轉載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