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齒這玩意兒,總給人一種堅不可摧的錯覺。
但我們總會在某個隱隱作痛的早晨,或者牙齦突然紅腫的時刻,發出疑問:它怎麼就壞了呢?
因為你以為乾淨的牙齒,很可能還是髒的:除了卡在牙縫裡的食物殘渣外,更可怕的其實是牙菌斑。
牙菌斑由成千上萬個細菌集合而成,它們就像一層膜一樣牢牢地吸在牙齒上,並持續釋放酸性物質腐蝕我們的牙齒。
更糟糕的是,牙菌斑通常是看不見的,需要牙菌斑指示劑才能顯形。

我們找工具人同事阿發來試驗下:
⬇️ 看起來還挺乾淨⬇️

如果用棉簽給牙齒均勻地塗上牙菌斑指示劑,漱口之後,再來看看:
⬇️ 實際上真的挺髒⬇️
紅色部分越深代表牙菌斑積累的越厚重

明明自己每天認真刷牙,甚至牙線漱口水也沒落下,牙齒為啥還這麼髒?
因為你以為的「護牙方法」,可能都做錯了!
下面就有請阿發來還原一下「錯誤護牙」的全過程,大量高清大圖,仔細看好了。
錯誤一:刷牙不注意細節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刷牙刷夠 2 分鐘可能已經是對牙齒最大的尊重了。
刷牙確實能有效去除已經生成的牙菌斑,但只注意刷2 分鐘遠遠不夠,刷牙的手法更重要。
例如阿發,按照平時刷牙的習慣刷夠 2 分鐘:

我們用牙菌斑指示劑上色後,看起來還算乾淨:

上色前

上色後
但如果放大幾倍,仔細看一看:
大部分牙齒根部都沒有被刷到,牙菌斑清晰可見。

當我們繼續檢查阿發裡面的牙,看看這些角落細節:

沒有被刷乾淨的牙齒表面、後槽牙以及錯落牙齒交界處,都是牙!菌!斑!
這就是常見刷牙的問題:只刷牙齒表面,不注意一些細節部位,這些地方才是牙菌斑最常駐紮的地方。
一些常見的刷牙方式,大部分人可能都是這樣:
狠命刷一個區域的牙齒

一次性總想照顧更多牙齒

不按分區來,想刷哪裡就刷哪裡
(自己也不記得哪些刷了)

這些錯誤的刷牙方式,根本去除不了牙齒角角落落的牙菌斑。
如果長期沒刷乾淨會怎麼樣?看看阿發的牙齒就懂了:

聚積的牙菌斑時間一長,會鈣化成牙結石,那就不是刷牙能解決了。
更糟糕的是,牙菌斑堆積的地方往往也是牙齦萎縮、發生牙周炎、蛀牙等口腔問題的高發區。
記住!刷牙刷的是牙菌斑。你放過了牙菌斑,牙菌斑並不會放過你。
錯誤二:用漱口水替代刷牙
人總是有偷懶的時候,不少人會在不想刷牙的時候選擇用漱口水,以為既能殺菌還可以去除口臭。
但實際上,這樣做是給牙齒埋下了隱患。
上工具人阿發,沒刷牙的早上只用漱口水的牙齒會是怎樣的:

睡前刷乾淨
上色

早晨用漱口水後
上色
使用漱口水後的牙齒,牙齦處的牙菌斑清晰可見。再看看裡面,牙齒面上也多了好些明顯的牙菌斑:

牙菌斑的去處方式就是輕輕刮擦,牙線和牙刷就是起到這個作用。
漱口水只能讓部分牙菌斑長慢點,並不能消除牙菌斑,不要奢望漱口水能夠替代刷牙。
而且牙菌斑不可能完全被消除,它們 24 小時都在持續「生孩子」,正常情況下,16 小時就能長滿牙齒。
你以為自己只是早上/晚上少刷了一次牙,其實牙菌斑已經偷偷長了一整天,在牙齒的縫隙間安家落戶了。
我們分別記錄了剛刷完牙、16 小時沒刷牙、24 小時沒刷牙的牙菌斑情況:

這就是為什麼一般建議一天刷兩次牙的原因。
漱口水更適合作為一種輔助的工具使用,比如吃完午飯的時候,漱個口,讓牙菌斑長慢點倒是不錯。
錯誤三:牙線沒有刮牙齦
知道用牙線的人其實已經是口腔清潔的王者了,但會正確使用的人真的不多。
大部分人對於牙線的印象,可能是取代牙籤,用來剔出塞在牙縫裡的老肉絲菜葉子:

當你成功剔出牙縫裡的食物殘渣正感到慶幸的時候,其實牙線只發揮了它一小部分功能。
牙線更重要的作用是剔除牙縫中間的牙菌斑,這些位置是平時刷牙刷不到的。

如果沒有採用 C 字型刮牙齒根部,那麼牙縫依然是髒的。
原來以為在好好護牙,結果從頭到尾都沒有正確清潔到牙齒過。

正確護牙,注意 3 個小細節
不過,也別太着急,在牙菌斑指示劑的指引下,找到我們護牙的漏洞,及時補救就好了,以下是我們給大家整理的 3 個細節要點,趕緊來炒答案吧。
細節一:每天 2 次,刷夠 2 分鐘,刷到每一顆牙
一般人都有 28~32 顆牙齒,每顆牙有 2~3 個面要刷,就算每個面只花 2 秒都已經要 2 分鐘了。
要照顧到每一顆牙齒,每一顆沒有認真對待的小牙齒,都在持續承受牙菌斑的侵蝕。
細節二:採用巴氏刷牙法,45 度角要刷到牙齦根部

用普通牙刷再演示一遍:在 1~2 顆牙齒之間 45 度,刷刷刮,重複這個動作,每個面都要刷到哦。

細節三:牙線別忘了左刮刮右刮刮,才能真正消除牙菌斑
牙線的正確使用:牙線滑入牙齒縫隙後,呈 C 字型緊貼牙面,輕輕拉動摩擦牙面,刮完一面再重複動作摩擦另一面哦。

學會了嗎?趕緊轉給你的家人、朋友,看看誰還不好好刷牙!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1]張志願. 口腔科學(第 9 版)[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0.
策劃製作
策劃:Murphy | 監製:Feidi
拍攝/剪輯:好好/gaga
封面圖:工具人阿發(值得右下方一個贊不)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丁香醫生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