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 KY測評
測試 / KY測評
編輯 / KY主創們

希臘德爾斐神廟門楣上刻有一句銘言:「Know Thyself(認識你自己)」。

從蘇格拉底對於自我的追問開始,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地追求對自己的了解和認識。現如今,儘管物質生活水平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這種渴望並沒有發生改變。無論是相信血型、星座或是塔羅,這背後都是我們對自己的好奇。

我們經過文獻閱讀、框架搭建和梳理,基於Cattell和Allport等多位心理學家對於自我和人格的研究,研發出了【人格畫像測試】,想要幫你解答這個亘古以來始終縈繞在每個人心頭的疑問。

👇長按下圖掃碼,解鎖人格畫像👇


01.
什麼是人格畫像

有關人格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學中的重要內容,心理學家認為,人格是個體內在的,決定其知、情、行特定模式的動力組織(Allport,1961)。事實上,人格是除了外貌體型這類先天的外在特徵外,最能夠體現「我是誰」的心理特徵。

人格特質論認為,人格是由許多不同的特質組成。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特質構成的排列組合,使我們得以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一方面,人格特質會體現在我們展現出的樣子上。比如,如果你身上「親和(Warmth)」的特質更加顯著,那在別人看來,你可能是一個待人親切、溫和,很好打交道,而如果你身上「疏離(Reserved)」這一特質更加顯著,那你可能會看起來比較冷峻、讓人產生一些距離感。

另一方面,人格特質也會體現在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上。例如,你可能會發現,你更喜歡通過邏輯來解釋發生的事情,把生活看作一個精密運轉的機器,但你的朋友可能卻更喜歡通過感受來認識這個世界,她會對生活中的細節非常在意,覺得生活是許多豐富的片段的集合。這時候,你們的不同可能就在於「理性(Unsentimental)」和「感性(Sensitivity)」這兩個特質。


02.
人格畫像如何影響着我們

其實,生活中一些似乎很「玄妙」的問題,都能夠通過了解自己的人格畫像來得到解答。

我們擁有的特質很可能會決定我們喜歡什麼樣的人、不太喜歡什麼樣的人。比如,有時候,我們與一些人總覺得「不太對付」,這可能是因為雙方擁有一些恰好相反的人格特質。比如,害羞、警覺的人可能很難理解活潑、交際的人,覺得他們「特別鬧騰」,反過來後者也會覺得前者「特別悶」。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待生活和事物的傾向不同,所以容易產生分歧。

而有時候,我們與另一個人「相見恨晚」,可能是因為雙方都擁有一些相同的重要特質,這些相似的地方會讓我們覺得能夠被理解、被認可(比如,擁有「自律」特質的兩個人很可能會驚喜地發現對方與自己一樣,都能夠有規劃、有安排地完成任務,很少出什麼紕漏,進而產生互相的欣賞)。

同時,人格特質也可能會隱秘地影響我們在工作學習中的表現。比如,你可能會發現,隔壁座位的同事可以在deadline前效率大增,但你在面對deadline的時候,工作效率反而會下降。這可能是因為你的身上擁有「緊張」這一特質,在沒有很大壓力的情況下,你或許能夠很好地按照要求出色完成工作,但在壓力之下,你就會手足無措。


03.
如何了解自己的人格畫像

這一次,我們研發的【人格畫像測試】重新對人格畫像做了界定,篩選整理出了31種重要的人格特質,能夠幫助你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人格。

這個測試能夠:

1.精準定位你的人格畫像關鍵詞

這部分將呈現你的人格畫像的關鍵詞。關鍵詞能夠幫助你把握自己整體人格畫像的特性,也能更好地理解你所擁有的不同特質之間的關係,為你後續解讀自身特質提供支撐點。


2.展現你的人格畫像豐富度

這部分將指出你的人格畫像的豐富程度。你將了解到,自己擁有的人格特質彼此之間的差異性有多大,你的身上有多少人們常說的「稜角」。通過這一部分,你將能夠了解自己擁有的人格的複雜性,理解為什麼自己身上有時會體現出看似矛盾的特質。


3.揭秘你身上最顯著的人格特質

這部分將展現你身上最為突出的八種人格特質。針對每一種特質,你都能夠重新認識它在你身上是如何體現的,並且深入了解這個特質可能帶給你的優勢與劣勢。通過這一部分,你將能夠意識到,自己習以為常的想法和舉動背後到底是什麼在發揮着作用。

*關注【知我心理測評】服務號,直接點擊菜單欄「我的報告」進入查看對應的測試報告

我時常在想,如果可以更好地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那當我們面對那些重要的、必須要做的選擇的時候,或許就能夠更加從容、更加篤定。

為此,我特別希望把【人格畫像測試】推薦給所有曾經或者正在感到迷茫的人。希望通過它,我們都能夠看到自己身上那些「使我成為我」的特質,更清楚地剖析自己,並基於對自己的認識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測試題數: 81題 |報告頁數: 約10頁
所需時長: 12-18mins|測試價格: 25.9元

👇掃碼立測👇

這個測試很適合這樣的你:
想了解自己人格特徵;
常常覺得內心有很多衝突和矛盾;
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真實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
對心理學/人格感到好奇;


References:

Allport, Gordon W.; Odbert, Henry S. (1936). "Trait-names: A psycho-lexical stud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47 (1): i–171.

Cattell, R. B. (1957).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New York: World Book.

Revelle, W. (2011). Personality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the contributions of raymond cattell.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