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gao2@lifeweek.com.cn受家庭教育的影響,我打小就不太在意自己的外貌,而且對自己的外貌存在一種迷之自信。這主要歸功於我媽。印象里我媽從未化過彩妝,出門前連隔離霜都不抹一層。她總說,「自信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但我媽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為她確實天生麗質,她有一點像王祖賢,你完全看不出來她現在是一個42歲、帶兩個娃的家庭主婦,反而像一個30出頭的都市單身女人。
但我就不一樣了,迄今為止我得到過最多的評價是「你不醜,你就是不好看」。而我媽卻能二十年如一日雙眼直視着我的這張臉,說「你長得很標緻啊!」現在知道我有外貌焦慮後措辭變本加厲:「你看這飽滿的額頭,看這水滑的雙頰......」感謝我媽,讓我多年來自信滿滿走路帶風。所以,我對自己的外貌一直都相當自信,看到喜歡的男孩子毫不猶豫就衝上去表白,無一成功。小學、中學時期,我喜歡過的男生最後都和我稱兄道弟,然後選擇了別的女孩子作為早戀對象。但那時候我只覺得是因為我個性灑脫,不夠柔弱,沒法兒激起中二少年們的保護欲。初二那會兒,有一次學校舉行詩歌朗誦比賽,先要在班上進行初賽,再選出一個代表。我和另一個女孩子平票,但最後老師選擇了她代表班級參賽,我也只覺得是老師個人偏心,還沒有意識到一個事實:長得漂亮就是一種天生的優勢和特權,可以享受優待。現在回想,那個女孩子長了水汪汪的一雙眼,平日裡也很招人喜歡。到了高中,就有「顏值即正義」的氛圍了。那時候有過一句很惡毒的流行語:「丑得只剩善良了。」誠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善良與美麗卻並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一為品質,一為天賦,人們卻把它們混作一談。不過,我已經不敢把這話擺在檯面上說出來,我怕別人攻擊我說:「你就是自己長得醜才要說這些。」種種經歷終於讓我意識到,生命中許許多多的「沒得到」,只是因為自己的外貌不夠出挑。
《她說 :女性人生瞬間》劇照大學階段,很多事情我就見怪不怪了。比如社團招新,我的大美人室友去任何社團都只需要走個過場。一些需要依靠學姐學長幫忙的事情,有她出面就一切搞定。我越來越發現,外貌在這個社會的獎勵機制里占比是很高的。參加工作的這幾年,我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不同,外貌對於人際關係的影響也不同。就像我小時候穿帶珠玉點綴的衣服,同學會嘲笑;而現在呢,身邊的朋友都不吝嗇讚美。因為我不在原來的環境裡,同樣的行為可能會得到完全相反的回應。前兩年我待的那家公司男女比例逼近8:2,在那裡我就是司花般的存在。雖然已經知道自己不是什麼大美人了,但身邊的人好像都帶着美顏濾鏡看我,我死去的自信再度重生所向披靡。
《我的ID是江南美人》劇照
今年入職的這家公司男女比例剛好相反,而且美女濃度非常高。在人際關係上,我明確地感受到自己的外貌是一個添堵的存在。上周末公司組織團建,我和另一個一起入職的同事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她長得很漂亮,大家都和她說話,而我則需要儘量主動去社交,才不會顯得拘謹侷促。面對一些很漂亮的同事,我甚至不由自主地感覺到卑怯。美麗成為了一種令人恐懼的力量,面對長得美的人我手足無措,他們越是長得美,我便越是感到恐懼。除了職場中的二三事,外貌帶給我最大的打擊,來自於未發生的愛情。前不久,我和一個男生在某個小說創作交流群里認識了,聊天非常投契,在曖昧發生之際,他來廣州找我。我們在海心橋散了幾個小時的步,回去以後他給我發了一條消息:你的魅力和容貌之間存在斷層。我們能夠互相理解,但我無法愛上你。很抱歉。依目前我所處的形勢而言,我應該踏實存錢去做醫美,緩解自我的焦慮,改善人際關係(包括兩性關係)中的處境。但我對醫美可能的「成癮性」懷有畏懼。萬物具備「狄德羅效應」,就像留了新髮型,就要買一條新裙子,還需要新鞋子新包包新耳環來搭配。如果我的雙眼皮做得很成功,我會不會覺得自己的鼻子無法和眼睛適配呢?還有額頭、下巴......
《聽見她說》劇照我更怕陷入對自己外貌細節無止境的關注。之前讀到一個韓國作家金愛爛寫的短篇小說《角質層》,裡面有一段我印象很深:「以前我從未關注過手,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像平時從不注意任何人的肚臍眼兒,不能通過肚臍眼兒評價、蔑視和羨慕任何人。可是那天,見過前輩姐姐之後,我總是不由自主地關注手,就像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性器官,因而感到羞恥的夏娃。一旦知道了什麼,就難從中擺脫。這幾天我經常不動聲色地偷窺別人的指甲。會見客戶的時候,和公司同事喝咖啡的時候,站在抓着公交車扶手的女大學生面前的時候也是這樣。護理指甲的女人多得超乎想象。有的一看就是在店裡做的,還有人堅持不懈地自己護理指甲。對她們來說,護理指甲似乎和洗頭髮、洗澡一樣平常。」
《女神降臨》劇照另外,我目前的際遇並不是固定的,而是階段性的。比如我前後入職的這兩家公司,就給我帶來了兩極的體驗。還有就是,我現在太年輕了,沒有專業能力可言。一個人如果自身專業素質過硬,還是會得到一定的尊重。所以,可能過了這個年齡段,前提是我抓住這個年齡段自我提升,也許處境又不一樣了。最重要的是,我這個人很「慫」。我真的很佩服敢整容的人。先不說消耗財力,單是過程中要感受的來自針頭手術刀和射線的暴擊,我想想就害怕了。除此,整容帶來的風險後果也是當事人必須要承受的——割過的雙眼皮會更容易顯老嗎?墊高的鼻樑會反噬嗎?不敢設想。不敢做出改變,就只能選擇接納。但一個人要如何接納自己不夠如意的外貌呢?答案是割捨掉一部分的慾念。接受有些人我無法和他們成為朋友,有些人我可以和他們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但無法一起看星星看月亮。接受有的事情以顏值設立了門檻,我只能站在門外遙遙一望。排版:雨筠 /審核:小風
故事須真實可靠,可以是親身經歷,也可以是身邊看到或聽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強,能打動人心,或者具有現實意義。以第一人稱敘事為佳,有相關圖片更佳。
詳細徵稿要求請點擊👉【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徵稿說明】
zhuangao@lifeweek.com.cn;zhuangao2@lifeweek.com.cn
從北京回到老家「躺平」的七年
被騙七萬後,我再也不說電信詐騙「雨我無瓜」了
痔瘡手術和生娃,哪個更疼?
畢業後,我經歷的傳銷
甲狀腺癌,留給我的不只是一道疤
30歲+女人的復工路
中國家庭縮影之一:以愛之名餵胖你
「那個」,我經歷的月經羞恥
來稿請註明聯繫電話,方便溝通。一經採用,我們將提供有競爭力的稿酬。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讚、在看三連!轉載請聯繫後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