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月5號《價值投資實戰手冊(第二輯)》一經發售,我就趕緊搶購下單。

幾經周折拿到書後,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頁,心滿意足的笑了。至此,我已集齊六本老唐簽字版著作,而且每本的簽字內容都不同。

從「真知行不難」、「日拱一卒不期而至」,到「怕什麼學海無涯,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市場波動只可利用不可預測」、「別瞅傻子,瞅地」、「財富是思考的副產品」,一句句耳熟能詳的老唐名言,見證了我這幾年的成長和收穫。

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歷經23年的投資生涯,從沉迷技術分析,到如今走上「正道」,箇中辛苦無需多言。

好不容易入了「唐門」,無論是在認知上,還是在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上,我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我也希望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儘早集齊「七顆龍珠」,實現召喚「神龍」的目標,畢竟,老唐這樣的境界,這樣的生活狀態,誰能不愛呢?

價投一我讀了不下五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收穫,這一次我將兩版價投手冊對比來看,新增了一種「原來你也在這裡」的歡喜。

接下來,我主要從價投一和價投二的不同着手,談談我對老唐價投理論,以及伴隨價投手冊的完善我個人理解上的逐步深入。

一、揣着明白裝糊塗

老唐說,投資就是「別瞅傻子,瞅地」;我說,投資就要"揣着明白裝糊塗」。

那麼哪些「明白」要揣着呢?

一是價值投資的三塊基石我們要明白;

二是企業賺的是真錢還是假錢我們要明白;

三是買賣點是否在最佳擊球區我們要明白。

那麼哪些「糊塗」要裝呢?那就是要時刻明白,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飲,對超出能力圈的企業我們要裝糊塗,無論它是否天天漲停;

對不可利用的市場先生出價,我們要裝糊塗,無論它多麼誘人;

對非優質企業的低價誘惑,我們要裝糊塗,無論它多麼讓人心動……

作為男人,大大方方承認自己不懂的確很難,但其實只要保持理智,在投資里很容易想明白裝糊塗的意義。

芒格說,「能發現自己的錯誤是個特別大的本事,知道自己錯了,「改」這個本事必須學會。

我花了很大功夫專門琢磨怎麼否定自己。

大多數人都是努力維護自己的想法,無論自己的想法多麼愚不可及。因為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想法一定是對的。

我們必須把已有的想法拿出來反覆檢驗,特別是當出現了確切的證據時,成為一個理智、客觀的人,應該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

睿智的芒格尚且如此,我們這些普通人又何必執着於面子呢?

所以,「裝糊塗」切不可「真糊塗」,對於自己的真金白銀,萬萬不可糊裡糊塗做「送財童子」。

只有秉承着這樣的理念,才能有「大智若愚的清醒」,不為滿天飛的消息所累,才能在股市中自在衝浪,收穫心與財務的自由。

投資實際上也是一種道。

道,一種虛幻而又現實的存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所不包,無微不至。現代科學早已證明,人類的認知是還很膚淺。

《三體》中更是大膽預言,文明是分等級的,而地球文明相較三體文明而言是被碾壓的。

所以,大膽承認自己的無知,實際上已經在通往真知的道路上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為什麼有的人能成為聖人,而絕大多數人卻只能一輩子平庸無奇?老子解釋說: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二、股價波動是對人性情緒的操縱

新書第一篇《如何面對股價波動》,新增了引言,引言中講到「股市是產生股價的地方,它的存在是為了服務你,而不是左右你的決定。

投資者真正要關注的,是企業真實盈利的增長,只要它是增長的,股價的波動只是給你送錢多與少的區別。

股價上漲導致你的短期回報上升,長期回報下降;股價下跌導致你的短期回報下降,長期回報上升。」

讀到此處,我虎軀一震,後背的汗毛瞬間立了起來,這種見解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誰都希望看到自己股票賬戶紅彤彤一片,若非一顆智慧的大腦和穿透一切的慧眼,誰又能站在這樣的高度以如此全局、長遠的思維來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投資中,有兩件事情帶來的收穫是其他經歷無法替代的,只有親身體會才能有真正的收穫。

一是長期持有優質企業,穿越市場跌宕而取得的巨大收益;

二是遇到極端情況(熊市的極端以及牛市的極端),依然做到堅決、堅定的繼續執行正確做法,並最終取得成功。

正所謂,投資的終極考驗,就是對人性的考驗;投資,是逆人性的。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進化,就是在順應人性和抵抗人性之間扭曲前行的,無論是投資或者其他。

這幾乎可以說是從基因層面決定的,而無數的挫折、壓力、恐懼和貪婪就是測試工具。

所以,股票市場這麼多年,多少奇奇怪怪的極端場景都在重複上演,但依然保持了「七虧二平一賺」的平衡。

「短期回報下降,長期回報上升」這幾個字,對所有投資人都猶如當頭棒喝,理解了這句話,才真正抓住了投資的核心。

正是因為人性,價值投資才可以抓住市場先生送來的一次又一次成功機會,才能逐步形成完整的系統並經受長時間的考驗,並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在70年前價值投資教父格雷厄姆曾對「聰明的投資者」作了定義,並且明確地指出,這種品質與智商(IQ)或學術能力評估考試(SAT),毫不相干。

它的確切含義只是,要有耐心,要有約束,並渴望學習;此外,你還必須能夠駕馭你的情緒,並進行自我反思。

格雷厄姆解釋說,這種智慧「與其說是表現在智力方面,不如說是表現在性格方面。」

因此,在股市中主宰我們的並不全部是認知,而是我們對人性心理的把控。

老唐也說過,「眼見為實」四個字在投資領域是靠不住的,重要的是要思考背後的邏輯,思考承擔的風險。

投資需要我們擺脫股價的干擾,去關注企業內在價值;需要我們「利用」股價的波動,而不是讓股價波動來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

所以,當好企業的股價下跌時,偷着樂,永遠比悲傷和擔憂更「聰明」。

宇宙萬物一直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這給人類認識世界帶來了很多障礙。有的人一輩子都在拼命,一會兒抓這個,一會兒抓那個,恨不得把每件事都做一遍,實際上誰也做不到包羅萬象,事無巨細。怎麼辦?抓住規律。

《易經》中有個「三易原則」——變易、不易和簡易。

變易,講的就是變化;不易,是說道理是不變的;簡易,則是更進一步,告訴人們大道至簡。投資界各種理論、各色人等紛繁複雜,特別是現在多媒體時代,一些所謂的專家動不動出來講課布道,但真正抓住本質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面對股價的波動,實際上無需為之所動。是金子遲早會發光,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尋找真正的金子。

三、逐字逐句打磨投資體系的工匠精神

雖說投資與智商毫不相干,但持續性的學習、嘗試和總結卻是必不可少的。

老唐雖未接受過高等教育,沒有博士、碩士、CFA等高端證書,但能夠在一個價值投資尚未普及的年代,孤獨的堅持學習、嘗試、總結。

「投資的各種死路幾乎都撞過,撞的一臉鼻涕一臉血」,驗證了只有價值投資這條路能走通,進而成為投資大師,其難度不言而喻。

其能力明明可以通過私募基金等手段謀取更多的收益,卻堅持摒棄各種誘惑,只用自己的本金,賺自己想賺的錢,而且把投資經過全部實盤,傳播價值投資,造福信徒,着實偉大。

他的文字幽默流暢,功底深厚,總能把他的所思所悟表達得清晰準確,相比晦澀的經濟學、會計學著作,更引人入勝,因此江湖人稱「中翻中」。

相較於價投一,價投二中的內容顯然是老唐又逐字逐句打磨過的,尤其是對專業術語的定義,無論是詞句的內涵還是延伸思考都更加專業、更加科學、更加嚴謹,依據也更加豐富了。

下表列舉了一部分:

在「行業內競爭程度」這一段中,老唐還在結尾加上了價值千斤的一句:「原來這世界真的存在一些「結果必然如此」的企業。

雖然其數量是稀少的,而且大多數時候不便宜,但我們如果能夠提前研究並大致確定值得買入的價格,那麼某些罕見的、極短時間的大跌,就可能給我們帶來買入良機。」

妙哉!有知識儲備,方能做到管中窺豹,於迷霧中窺得一絲清明,這不就是股市的「取錢密碼」嗎?

老唐翻來覆去的給我們加強這種理念認知,就是為了等有朝一日

「利空不斷、前景黯淡的市場周期性重演時,有膽子吹着口哨走過去,裝滿所有的麻袋,然後摸出100元叫一輛貨拉拉幫你拖回去。」

這就是老唐的工匠精神,於股市中殺搏,咱們也都要有這樣的工匠精神!

四、真知從來不是一蹴而就

老唐在價投一市場先生一節,用格雷厄姆的一個精妙寓言闡述了投資者在市場裡的優勢,用一個擬人的「市場先生」來說明市場參與者群體永遠不變的人性。

價投二中新增巴菲特在2021年5月召開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所言「別瞅傻子,瞅地」確定性賺錢的經典案例,揭示了人性永遠在貪婪和恐懼之間轉換的事實,也解釋了不同時期的事件踏着相同的歷史韻律在重複發生的原因。

歷史從來不會簡單的重複,卻總是驚人的相似。

這也進一步驗證了一個道理,價值投資永遠有路可行,但股市的瘋狂總是如影隨形。

跟着老唐逐步掌握股市取款機密碼的我們,永遠可以在人性的博弈中站穩腳跟,讓我們繼續日拱一卒,少瞅傻子多瞅地,早日實現人生自由。

老唐在價投二中第138頁保留了價投一中列舉的滬深300指數基金(2018年10月)數據,時隔三年,價投二增加了用真實數據驗證當年想法的內容,邏輯嚴絲合縫。

歐文·費雪的《利息理論》這本書開篇第一句話:「收入是一連串的事件(Income is a series of events )。」

他說收入是一連串的事件,指未來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加起來就是你的收入。等待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正因為老唐正確的邏輯推導,所以我們價值投資的收入是意料之中的囊中之物。

老唐在老唐估值法這一節,用了五倍於價投一的篇幅,闡述和解釋了估值背後的原理、數據的採信、實戰應用的方法、需要規避的陷阱等。這部分的內容使價投二的「實戰」二字更加名副其實。

從這個過程,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即使天才如老唐,其估值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個持續進化的過程。

比如,對於股票買點賣點的思考,約在2013年雪球時期,老唐是按照三年後以15倍市盈率賣出能賺100%的標準制定買入準則,還規定高槓桿企業打七折;2016年前後,則修改為三年後15-25倍市盈率賣出;約在2020年前後,老唐將25倍的上限對騰訊和茅台放寬到30倍市盈率;在投資分眾傳媒、陝西煤業的過程中,對周期股開始採用席勒估值法。

數值和估值方法的調整顯示了老唐估值體系從低估走向優質成長的巨大飛躍。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見證了一個投資人不斷學習、不斷精進的過程。也印證了老唐曾說過的,人生所有的進化,就是不斷抬高自身機會成本的過程。

知行合一,正是如此!

五、聞道有先後,達者為師

價投二第11章巴菲特的繼承與思考這一章節,講到1950年巴菲特20歲那年,讀到人生最值錢的一本書《聰明的投資者》,頓悟了投資的大道,隨即主動申請該書作者本傑明·格雷厄姆教授的研究生繼續深造,從此開啟了投資事業傳奇的一生的故事。

看到這裡,我不禁開始回顧我的投資生涯,雖不敢說自己頓悟了,但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走上正確道路的呢?應該是觀摩和實踐老唐在小茅上操作的時候。

我從雪球推出的時候就開始關注老唐,當然同時也關注了眾多「大V」,懵懂的我開始的時候被另外幾個大V吸引,彼時那幾個大V的說辭比較吸引我,卻沒有深入思考底層的邏輯。

當時100多元買入小茅的有很多大V,我也在其中抄到了一位大V的作業,但什麼價格應該繼續持有,什麼價格應該賣出,賣出後該在何時將小茅購回(畢竟一流企業),這些問題伴隨着小茅股價的飆升,讓我每天無限煎熬。

600元時有大V開始賣出,認為茅台已到高估,也有大V認為茅台還在合理區間,應繼續持有;800元、1000元、2000元時都有雷同的聲音。

我該賣出呢還是持有呢,賣的理由不賣的理由,每天有無數個小人在腦中打架。

價值投資,都知道投資只有一個方向,盯着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係,應低估買入,高估賣出。

但何謂高估?

巴芒也沒告訴我量化數據。在思想鬥爭中我嘗試學習和實踐了老唐的賣出邏輯,結果發現與眾多大V的思路相比,老唐是最正確的,不光是賣點精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完整底層邏輯,並且融入了對企業的深度研究。

如果不是這套完整的體系支撐着我的信念,小茅早就被我在700元到1000元賣飛了,肯定堅持不到2000多元。

後院名人星光《BEYOND》兄曾說過,抄老唐作業的人,自己也要有幾把刷子(我非常認同這句話),因為一個人能否真的相信某個觀點,本質上是由他的底層認知結構決定的。

認知不到位,人和豬其實沒什麼區別。

唯有日拱一卒學習,才能突破層層認知。

經小茅一役,我對老唐崇拜的五體投地。我的投資思路從持有低估值高槓桿所謂的白馬股企業中爬了出來,開始關注和持有高淨資產收益、生意模式簡單、寬廣護城河(競爭優勢)的企業。

2021年是我投資生涯中又一個重要轉折點。

六、榜樣天成,繼續日拱一卒

價投二中第101頁講到,你我今天比巴菲特差,差別並不是他在美國我們在中國,而是他20歲就明白了什麼是投資,並且在正確的道路上已經堅定行走七十多年。

我們學習巴菲特,就像是和一位智者對話。巴菲特的思想和做事方式,和道德經所述不謀而合。

巴菲特本人也是如此,他一生都在奧馬哈這樣的小地方,遠離世事塵囂,始終不疾不徐,堅守真心,修煉到了投資和生命的最高境界。他既是一個入世的能人,也是一個出世的隱者。

這樣的榜樣在眼前,不向他學習,豈不是太傻了?

堅持學習與不學習的人,短時間看來是沒有任何區別的,甚至不學習的人因為缺少對知識的敬畏,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更容易誇誇其談,顯得知識淵博;

但長期來看,可能已造成財富的巨大分別;

再過十年,積累下來的知識也許已造就兩種人生間不可企及的鴻溝。

人們往往高估自己當下的能力水平,同時又會嚴重低估自己未來的能力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想象力限制,對知識的複利增長速度預期不足。

投資有複利效應,學習也是。堅持學習,堅持深入思考的人,正確判斷事務的概率會相對比較大,長期累積以後,大出來的這一點點概率,就會展示出驚人的複利效果。

這就是所謂日拱一卒,不期而至。

已入知天命的年紀,我不再追求人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投資,卻是越來越沉迷其中。

現在,每天讀一讀老唐解讀的巴菲特致股東信,巴菲特在歷年股東大會上的發言,讀巴菲特歷年發表的文章和演講,已經成為了我的日常習慣。

老唐的早晨摸你貼已是我每天必上的晨課,至今我已摘錄了17萬字的筆記,收益頗豐。

書房裡有句話:走正道,與優秀的人為伍,做一個對周圍人有益的人,這種正反饋,會一步步放大,形成更大更遠的影響。同時善良也是有複利的,和對的人打交道,會驚喜不斷。我深以為然。

在學習巴芒、跟隨老唐的這幾年,我原來的思維格局得到了突破,我的認知得到了提升,境界也隨之提高。我越來越理解了「人生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讓自己有的選」的深刻意義。

我認識了很多優秀的人,也在時間長河中與志同道合之人越走越近,與志不同之人之間減少了無效社交,我將大部分時間有效的利用了起來,每天學一點,天天都收穫,心飽滿了,人也不急了,也更加懂得欣賞生活中的美好,感受人生中的樂趣。現在已基本做到「寵辱不驚,閒看他人高樓起、高樓落;去留無意,漫隨西湖楊柳飄、荷花開」,實在愜意!

感謝巴芒,感謝老唐!人生得此榜樣,足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