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B站推出的自製劇《三悅有了新工作》(以下簡稱《三悅》)迎來會員收官。截至10月24日,該劇創下豆瓣8.4分、B站站內9.6分的佳績。今年以來,豆瓣超過8.0分的國產電視劇不足十部,其中不乏像《人世間》這樣的年代大劇。僅有13集的《三悅》能夠在Z世代集中的B站脫穎而出,顯示出短劇在年輕觀眾群體中的潛力。然而,在總體播放量上,《三悅》與其他高分劇集仍有不小差距。嗶哩嗶哩的數據顯示,該劇於10月14日突破1億播放量,此時距離收官僅剩一周。
《三悅》的高口碑與低熱度形成反差,或許與其聚焦殯葬師這一小眾職業不無關係。劇中的95後女孩趙三悅原本不想工作、只想「躺平」,卻陰差陽錯地成為了一名殯儀館化妝師,也見證了這個特殊行業中的生死大事和眾生百態。《三悅》的導演李漠在接受《商業周刊/中文版》專訪時表示,他不認為這部劇的題材小眾,而殯葬業也並非其關注重點。「我首先關注的是這個時代的人面臨的困境和問題,只不過殯葬師的職業為他們增加了一些特殊性。」
《三悅有了新工作》導演李漠
Q&A:
殯葬業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邊緣的行業,您會擔心這個題材小眾,受眾太窄嗎?
影視作品就應該關注邊緣人群的普遍狀態,或者說普遍人群的邊緣狀態。這是人人都逃避不開的問題。我沒覺得觀眾會不能接受這個題材,也沒覺得它小眾。我們人生中都會去殯儀館,可能不是天天去,但總歸是要去的。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迴避它?這可能也是我一開始對這個題材感興趣的原因。
最開始看到劇本的時候,有哪些地方特別吸引您?
一是故事結構,二是三悅的人物成長,再有就是它寫了很多組家庭的悲歡離合,也談了很多社會上、生活上值得拿出來說一說的問題。整個戲寫得很細膩,風格調性和我想探討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方向都比較契合。
聽說您在拍攝前也去很多現實中的殯儀館做了一些考察?
我們跟殯葬行業的人溝通聊天,跟蹤他們的日常生活、做採訪,還去了解殯葬行業的應聘、入職、待遇、住宿,包括他們日常工作的流程、專業技能、學習方式、晉升空間等等,都有做一些功課。
但其實在了解了以後,我並不想把這些作為拍攝的重點,它應該是一個背景,或者說是一個世界觀的環境。劇中的人從事殯葬行業也好,開出租車也好,開飯館也好,他們首先是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在這部戲裡主要講的是年輕人和中年人,涵蓋面很廣。我首先關注的是這個時代的人面臨的困境和問題,只不過殯葬師的職業為他們增加了一些特殊性。在這個特殊條件下他們會面對什麼狀況?遭到哪些質疑?社會給出怎樣的反應?這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歸根結底,這部戲拍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成長,如何去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建立跟社會的連接;如何跟他/她的親情、友情、愛情產生一定的羈絆;如何從一開始那種對社會對生活的敵對、反叛或者厭倦的態度,到一點點開始接受生活的變化。
您看到從事殯葬業的年輕人多嗎?隨着社會觀念的變化,他們現在面對的社會偏見會不會比過去少一些?
年輕人挺多的,最起碼我沒感受到(社會偏見變少)。我看到從事殯葬業的人都是有大愛的,他們願意去面對生死,願意為往生者服務,都是很偉大的人。做這行需要有覺悟,有了覺悟,別人的偏見或者嫌棄都不重要,因為這是你做這件事需要付出的代價。每個工作都有需要付出的代價,你選擇從事它,就要理解它的代價是什麼,並且願意接受。
劇中描繪殯葬師工作的場景是實地取景嗎?
劇中所有殯儀館的畫面都是實景拍攝的,但像辦公室、操作台、冷藏間等內景是搭建出來的。因為殯儀館本身還要使用,我們不可能真的進去拍攝,不能打擾人家正常的工作流程,這樣對遺體和工作人員都不太尊重。雖然不能說1:1復刻了實景,但也有1:1.5,相當於把實景的結構複製了下來,在尺寸上放大了一些。實景有的東西和風格我們都有,可能比我們拍的要雜亂一點,劇中的場景更整潔。
講述殯葬業的故事必定會涉及死亡、屍體、葬禮等等,但太過真實的還原也容易引起觀眾不適,在處理此類情節時,您是如何取捨和平衡的?
現在觀眾看到的已經是不真實的狀態了。我們沒辦法按照完全真實的邏輯去還原——比如遺體會發藍、發青,會有屍斑、屍臭等等——但我們為什麼要以這樣的角度呈現給觀眾看?這部戲不是為了聊死亡的遺體什麼樣,它聊的是人情世故、悲歡離合。所以在處理遺體包括死亡的呈現上,都用了比較淡化的手法,沒有按照完全真實的生活去拍。那些飾演死者的演員躺在操作台上,並不以紀錄片式的真實去表現遺體,但其實在那個情境裡已經足夠敘事了。

您希望通過《三悅》向大眾傳達怎樣的生死觀?
就是正視和面對,不要逃避和迴避。這裡不光是說面對死亡,也是面對生活,因為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死亡就沒有生命。你無法在生命里迴避死亡這件事,無論是你自己還是你的親人、愛人、朋友,但是人們卻總假裝這件事不會到來,好像只要不提及或者不面對它,生命就是永恆的,死亡就永遠不會發生。這實在有些自欺欺人。同時,死亡只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事件,我希望大家透過死亡去正視生活里的困境。如果你連死亡都能正視,還有什麼事情你不能接受,一定要選擇逃避的?
這部劇是借死來談生。我們都沒有經歷過死亡,永遠只能站在一個活着的人的角度去看待別人的死亡。即便是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也依舊是旁觀者。所以我並不是想對大家進行死亡教育。我創作的目標是為了讓大家通過理解死亡來臨的突然和死亡其實並不遙遠,來意識到生命和生活是什麼,應該如何去面對我們所擁有的,以及如何去理解我們在人世間那些珍貴的、不可或缺的、一去不復返的,甚至是沒當回事的事。
三悅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代年輕人,特別是95後的生活現狀,您如何理解他們不想工作,只想「躺平」的心態?
70後、80後為什麼沒有那麼多「躺平」?因為在他們成長時物質上還沒那麼豐富,這一波人後來趕上了80年代改革開放的熱潮、90年代的「下海」和00年代的互聯網大潮,這些機會都讓當時的人們想要去把握,去珍惜。而90後成長時,物質條件已經大大提高,特別是在城市中,大部分普通家庭的物質條件都不差,物質上的改變也帶來了心態上的變化。現在的年輕人不再缺乏物質,但與此同時,他們需要滿足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這讓年輕人感到對社會不理解,覺得一切努力都不值得。「躺平」是他們表達反抗的一種方式。
我覺得反抗本身沒問題,問題在於,它反映在一部分年輕人的生活中變成了自暴自棄。生活固然有種種問題,但如果因為問題怨天尤人,自我放棄,消耗的也只有自己。從這個角度來講,《三悅》是希望大家通過理解死亡的突然來反思,我們所擁有的、習以為常的一切其實應該被珍惜,包括親人、愛情、事業等等。
另一方面,今天年輕人面臨的困境也毫不特殊。無論是80年代、70年代、60年代……你如果回過頭去看,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他們的大事件,都必然要面對時代帶來的機遇與困境,而這兩者往往是一體的。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待時代的影響:是積極面對,抓住機會,還是乾脆放棄,變得更消極?劇中三悅相當於替大家經歷了一場蛻變。
為什麼沒有請所謂的流量藝人來做主演?流量始終不是我選擇演員的主要標準。最重要的是適合角色,《三悅》中的很多人物看起來並不「美」,因為我們做人物造型的方向不同。你會看到有時候三悅看起來連妝都沒化,還有黑眼圈,臉上可能還長了包,這都是為了展現人物真實生活中的精神狀態。所以《三悅》更適合一些真的想討論生活、體驗生活的人來看。
劇中還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往生者和他們的家屬,哪個人物讓您感觸最深?
很多人物我都特別能共情,包括得白血病的男孩小斌的爸爸媽媽,還有因為精神恍惚被車撞死的魏寧凱。其實每個人物都是某一部分當代人的縮影,只是我們沒辦法通過這麼短的劇集把他們的一生交代清楚。
在您看來,處理群像最大的難點是什麼?
這些群像演員拿到的劇本沒有講人物的前史,他們不知道人物的一生是怎麼度過的,但是來了就要演面對死亡的戲,這是很有難度的。所以我需要在拍攝之前花很長時間和演員溝通,講清楚人物來自哪個地域、擁有什麼樣的家庭、是什麼性格、經歷過幾段愛情、跟家人的關係如何、人生的困境是什麼等等。留給演員的準備時間很短,很多人演兩三天就走了。由於這部劇是單元式的,他們本來就沒有多少戲份,所以我們只能去做剖面的設計,讓觀眾從一個剖面以小見大地去看人物的一生。如何找到這個剖面是處理群像最難的部分。
《三悅》只有13集,您之前的主要作品也都是短劇,這是您在創作上的偏好嗎?
短劇雖然在國內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新興的形式,但在國際上已經很多年了,大量美劇、英劇都是短劇。它就像一種文體,關係到整個敘事的主題和節奏。一部50集的電視劇往往是因為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跨度,我拍的劇在題材上都沒有那麼長的時間跨度,就是集中講一兩年之內發生的事,所以從敘事的時空上來說不需要那麼多集,再多就會注水,就是為了加量而去加量,這是我特別不願意做的。從這個角度上說,選擇短劇的結構來創作是我主觀上的一種偏好。
您的作品一直關注當代年輕群體的困境,比如《我在他鄉挺好的》是關注北漂,接下來的新作還會延續這一主題嗎?
我正在拍的一部劇叫《裝腔啟示錄》,它講的還是北漂的故事,但展現的人群不同——不再是大學畢業剛來北京、25歲上下的年輕人,而是大約30-35歲,已經在這個城市奮鬥了10年,一隻腳邁進理想生活的人群。這部劇主要講兩件事,第一件事叫「裝逼」,第二件事叫「曖昧」。這兩種狀態對於都市生活的大多數人都是很常見的。曖昧並不是說亂搞男女關係,而是指不說清楚,是某種默許或心照不宣的意思。
在這個時代,我們都不再像以前一樣選擇很單一,每個人都有很多選擇,無論是工作、愛情還是居住。我們面對更帥的、更美的、更有錢的、更體貼的、更熟悉的……在種種選擇裡面,到底要選擇哪一個?這是這部劇要探討的話題,它關乎於都市人的現代生活。
采寫:陳佳靖
END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