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遊戲界,遭遇前所未有的重錘,各大遊戲股暴跌,到底發生了啥事?
這一切都要從一個帖子說起:
2月 21 日,雪球平台某用戶發布了一則消息稱,「經騰訊的同事證實,騰訊將面臨顛覆性的重錘」。
其實這種傳聞每天都有,一個個去糾結日子不用過了,但這帖子發布沒多久,

當天下午各路媒體就發布了「2022 年不新發遊戲版號」報道,這麼一搞好了,對應之前雪球的帖子,直接開始恐慌了。
騰訊股票大跌,一度跌超6%,最終收盤跌 5.23%,一天蒸發了超 2000 億港元的市值。

盤後,騰訊公關老總連發幾條朋友圈稱,該說法為謠言。

而且還表示發布該謠言的用戶,已經註銷賬號了,下次想要小道消息可以直接問他,起碼靠譜點...(hhhh)
這麼一看,確實是謠言誤殺,而且當天也有各路媒體出來闢謠,按理來說,不會對後續市場造成什麼影響。
然而市場並不這麼認為,隔天的大 A就像無視了闢謠結果一樣,遊戲股迎來了大幅的回調。
遊戲巨頭三七互娛放量跌停,連着兩天跌超 16% ,其它例如中青寶、崑崙萬維等大型遊戲公司,同樣免不了大跌收盤。
可能想挽回股東們的信心吧,三七互娛在跌停當天就發布了業績預告,預計 2021 淨利潤 28 億元~28.5 億元,同比增長 1.41%-3.23%。

漲是漲了,不過這麼點的漲幅,反過來印證了國內遊戲產業是真不行的預期...
雖然「2022 年不新發遊戲版號」的說法是謠言,甚至國家新聞出版署相關負責人也回應了,「申請仍在接收」。

但這說法仔細推敲一下,其實還真就差了點意思。
首先問題是 2022 會停發版號嗎?
負責人回應:還在接收申請哦!
雖然看起來是回應了,但停發版號跟接收申請並不是一回事。
就像最近很流行的互聯網公司裁員——
記者問:你們公司裁員了嗎?
負責人回應:我們公司仍然在招聘哦!

確實不可能把遊戲版號徹底停掉,但目前的情況真不樂觀,上一批過審的國產網絡遊戲還停留着 2021 年 7 月 22 日,也就是說有 7 個月沒有公布新版號了。
所以,確實還在接收申請,但放不放出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根據 GameLook 統計,2020 年國內發放了 1405 個遊戲版號,2021 年直接減少了46.26%,2022 年估計也不太樂觀...
版號總量從 2018 年開始已經連續四年遞減了。
老狐整理了國內遊戲的相關政策以及負責人發言,總結出當前國產遊戲的大方向:
首先國產遊戲未來的重心在於防沉迷以及保護未成年人,在此基礎上為玩家提供內容和價值導向正確的遊戲產品。
也就是說,遊戲產業繁榮不是首要追求,版號總量不會有什麼提升,所以,未來我們不會玩到太多的新遊戲...
除此之外,根據相關負責人的發言,版號暫停發放雖然會影響新遊戲的推出,但現在國內的遊戲已經夠多了,而且很多人玩來玩去也是那麼幾個。
所以總體沒什麼影響,而且收緊版號發放,更有利於廠商沉下心來打造精品遊戲,從而淘汰國內當前的劣質、換皮遊戲...
看起來好像挺有道理的,但有沒想過,那些沒有版號,沒有新遊戲推出的小遊戲公司該怎麼辦呢?

本來小公司跟大公司搶生意就得搞花招,搞差異化,在沒有版號以及強調正確價值導向的環境下:
小公司必定是玩不下去的,哪怕它們有再好的創意,也沒有支撐它們實現的條件。
所以,這種情況下,受益最大的依舊是大公司,騰訊跟網易本就占據七成以上的國內市場了。
現在乾脆沒競爭對手了,直接變成二人轉,以後大家想不想都只能玩它們家的遊戲了,還談啥精品化、創新化呢...
你像這樣的遊戲本身就沒有打好基礎,你能跟我保證在 23 年或者 24 年這樣關鍵時間他能推出精品遊戲啊!
本來國產遊戲發展就不充分,現在直接把中小型遊戲公司給篩選掉,這樣的市場,怎麼能有養分孕育出好遊戲呢?
還有一個政策相關的方向,那就是強調文化自信、文化出海,國內市場飽和沒關係可以去海外發展。
那裡沒有版號限制,歪果仁的錢也好賺,讓他們多體驗優質的國產遊戲,何樂而不為。
他真的很溫柔,我哭死...
以後的好遊戲,都出海吧,歪果仁能玩就好了,國內的玩家繼續玩鬥地主、王者跟 LOL 吧,反正都是玩遊戲而已,影響不大...

雖然很多人說不就玩遊戲而已嗎,這麼在意幹啥,確實很多人不在意,但如果這么正當的個人愛好都要被剝奪的話,我覺得這也挺悲傷的...
臉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