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於俄羅斯遭到制裁,Apple Pay(蘋果支付)和Google Pay(谷歌支付)停止為莫斯科地鐵系統的一些用戶提供服務。

由於線上支付功能的停用,俄羅斯市民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例如在莫斯科地鐵,就出現了因無法線上支付,而大排長龍隊伍的乘客。



或許不少人會有疑問:

掃碼支付的技術形式在國內已不算新鮮,放在今天也不算高端,為什麼俄羅斯地鐵還會受到美國的限制(制裁)?

答案是,受到制裁的並非俄羅斯地鐵,而是使用Apple Pay(蘋果支付)和Google Pay(谷歌支付)的俄羅斯市民。

很好理解,例如在國內,很多人都在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方式,如果這兩家單位支付系統出現問題,國內地鐵或許也會出現俄羅斯那般的情況,大批乘客無法走線上支付購票,大排長隊購買單程票。

這其中涉及地鐵票務營收、國內公交營收以及多方企業互惠互利等多方面問題,我們接下來慢慢聊。





一、三大購票形式

目前國內地鐵購票形式大概是單程票、公交卡、二維碼三大類(或許還有其他支付形式,後文再聊)。

單程票

單程票形式即在地鐵自動售票機購買,乘客進站前取票,出站即回收單程票。這種購票形式的錢會首先流向地鐵公司,然後由地鐵公司交由上一級部門。

單程票是地鐵公司最早、最傳統的購票形式了,隨着之後公交卡、二維碼的普及,大多數乘客都不再使用這樣的方法購票。一般就機場、火車站的外來乘客以及本市老年乘客或許還在堅持這樣的支付形式。

城市公交卡


城市公交卡一般是市民在自己城市買一張公交卡(工本費或在10-20元),然後再花錢進行充值。在二維碼出現之前,還是有相當多人會購買一張用於乘坐城市公交。

公交卡能坐地鐵、坐公交,有些城市的公交卡還支持一卡多用,超市購物、逛景點等功能,以提升公交卡使用率。

回到本文,用公交卡坐地鐵的資金其實並沒有到地鐵公司。在市民選擇充值的那一刻,資金就已經流到公交卡所屬單位了(如果地鐵單位與公交單位有合作另說)。

相比單程票,公交卡更方便快捷,市民不用在自動售票機前排隊,一人一卡,直接過閘。但弊端是公交卡容易丟失,而且充值後的錢只能用完,不能取出。如果誰在卡里充了幾大百,第二天就弄丟了,確實挺傷感。

二維碼

二維碼技術的出現,再次改變了國內交通支付格局。尤其是支付寶開通了多家城市交通功能後,越來越多市民選擇用手機二維碼直接掃碼過閘。

那二維碼支付的錢流向了哪裡呢?這就要看市民是用的哪一家單位的二維碼了。如果是支付寶,毫無疑問錢就進了支付寶的口袋;如果是微信,那就去了騰訊;如果是銀聯,那就是去的銀聯……以此類推,不再贅述。



二、資金流向問題

不一樣的支付方式造成的資金流向就不一樣。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掃碼技術已普遍存在的背景下,國內部分地鐵單位卻遲遲未能啟用該技術的原因。

就是資金流向還沒解決,如果地鐵貿然啟用該技術,造成大量資金流向不達預期,對城市相關資金管控不利。

三、穩中求進,自主經營

在解決了大方向資金流向問題後,地鐵單位、城市公交、支付寶、銀聯等單位可通過自己的一套惠民政策,最大化吸引市民前往支付。

例如支付寶、銀聯、城市公交會經常推出折扣出行、部分地鐵單位也陸續推出了地鐵公司專屬APP、以及刷臉過閘的支付形式。市民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支付形式,即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最終達到惠民、盈利的目的。

四、地鐵票務營收之殤

讀到這裡,或許大家應該都清楚每天上千萬的地鐵車票錢流向何處了吧。據了解,乘坐地鐵的市民普遍都採用二維碼掃碼,然後是公交卡,極少數人才買單程票。即使現在有的地鐵公司推出了自己的APP等支付方式,但所得票務收入依舊杯水車薪。

所以「國內地鐵公司一直都是虧損運營」的說法,並不是空談。

因為每天上千萬的票務營收並非流向了地鐵公司,雖然這筆費用最後都會流向政府,成為公共資產,但其中問題依舊需要重視,涉及每一層單位的利益。(這一部分又涉及到另一層內容了,有了解的同行歡迎在評論區補充)

五、如何提升地鐵票務營收

為了創造更多票務營收,吸引廣大市民使用地鐵公司支付系統。國內地鐵單位也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了。

發行紀念票

相信各地鐵單位有有自己的紀念票卡,紀念票卡可用於乘車,也可用於市民自己紀念。只是普遍市民反映:地鐵公司的紀念票卡偏貴,談不上實惠。而且大部分紀念票卡並不美觀,偶爾能遇上心儀的。

但昂貴的價格依舊令人勸退,關於紀念票卡的定價,或許需要地鐵單位進一步斟酌。


開發地鐵APP

隨着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國內地鐵公司都開發了自己的乘車APP,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從支付寶、城市公交那邊瓜分部分用戶吧。

但由於地鐵APP只能坐地鐵,不能坐公交車,可用性不大,也就是說,在支付寶、城市公交、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APP的「圍剿」下,地鐵APP並沒有優勢。所以很少有市民會專門下載一款地鐵APP用於使用。


人臉識別支付功能

目前國內已經有若干城市啟用了人臉識別過閘的支付形式,乘客只需要走到閘機前,經過人臉識別便可完成支付。這套技術看似便捷有效,但也存在幾處尷尬。

一是戴口罩乘客與人臉識別技術相衝突。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乘客戴口罩乘車,走到閘機前還需要暫時摘下口罩完成人臉識別,原本方便乘客的技術與疫情管控要求存在衝突;

二是該項技術或許涉及市民隱私侵犯。在大數據時代里,所有人都被自己的手機監聽,如今又出現了人臉識別技術,尖端科技是利民還是「利」民,有相當一部分市民對刷臉支付表示牴觸;

三是或許會造成異常扣費。刷臉支付的形式,乘客從進站、乘車、出站都是一種「無感支付」的狀態,與二維碼、公交卡每次支付時能及時接收扣款信息不一樣,已經有不少市民反映,地鐵單位的人臉識別系統經常發生異常扣費。


與其他單位合作

打不過,就加入也不失為一種提升票務營收的方式。例如將刷臉過閘、二維碼等形式與支付寶、銀聯等單位聯動,所得收益雙方再進行二次分配,進一步提高票務營收。


寫在最後

回到俄羅斯地鐵的問題上。作為市民乘客,其實想要不排隊快速乘車也有辦法。美國再優越,也不可能做到壟斷一座城市交通線上支付系統。所以莫斯科市民只需要再下載俄羅斯本國通用的交通APP或支付軟件就行了。

當然,截至發文時間,相信莫斯科地鐵已經解決好該情況。


往期調研(點擊可跳轉查看)


國內地鐵員工2021年收入總結,第一梯隊有這六家…

國內地鐵2021年終獎總結,這4家地鐵2萬起步?

地鐵,你真的懂薪酬改革嗎?

相比猝死,這些「病痛」才真正要了地鐵人的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