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的仿生二氧化硅納米顆粒(RNPs)具有獨特的粘附性能,可用做高效廣譜的抗菌藥物遞送平台。然而,目前報道的氧化硅基納米抗菌劑往往需要預先製備載體材料,然後進行抗菌藥物或活性成分的裝載,其載藥量和抗菌性能受到一定限制。用抗菌藥物原位合成具有高抗菌活性的RNPs仍具有挑戰性。
有鑑於此,同濟大學附屬十院張敏研究員聯合華東師範大學余承忠教授、昆士蘭大學宋浩/楊雁南研究團隊,報道了以抗菌藥物苯扎氯銨(BAC)為模板原位製備含藥RNPs的策略,並將所製備納米材料用做不同材料的抗菌塗層。結果表明,該策略具有抗菌藥物本身無法實現的持久殺滅細菌的性能,展示了含藥RNPs在醫療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應用潛力。
本文要點:
(1)苯扎氯銨(BAC)既是抗菌藥物又屬於季銨型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利用表面活性劑自組裝原理,我們將BAC、三氟乙酸鈉以及氧化硅共組裝,最終製備了具有粗糙表面結構的納米粒子RNPs(直徑~ 180 nm)。所製備的含藥RNPs 具有較高的藥物負載率及緩釋性能,因此具有更高的殺菌活性。
(2)含有苯扎氯銨的RNPs可粘附在織物如口罩上,形成穩定塗層,極大地減緩了藥物分子的快速溶出(尤其在含水條件下),從而提供更持久的抗菌功能,增強的耐水性和耐用性,有望在口罩、傷口敷料和醫療器械等方面具有潛在應用。
參考文獻
Min Zhang, Jiayou Feng, Yuening Zhong, Jiangqi Luo, YuchenZhao, Yang Yang, Yaping Song, Xinjie Lin, Yannan Yang*, Hao Song*, and Chengzhong Yu*,In-situSynthesis of Drug-ContainingBactericidal Rough 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Antibacterial Coating, Chem. Eng. J. 2022
DOI:10.1016/j.cej.2022.135837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5837
來源:奇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