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普500指數上半年累計跌幅20.58%,納斯達克指數累計29.51%,創下1970年以來歷年同期最差。尤其在6月,僅一個月時間標普500指數便下跌8.30%、納斯達克指數下跌8.71%。然而,6月份ETF市場資金流入排行榜第一卻是納指ETF。上半年,大A股歷經外圍各種風險的衝擊,扛住了嚴峻的疫情考驗,股市在恐慌與貪婪中走出了超級深V。美國經濟「軟着陸」概率僅10%
近半年以來,美國物價飛漲,民眾叫苦不迭,抑制通脹已成為拜登總統最頭疼的問題。此前,美聯儲一再淡化通脹風險,曾經多次表示,疫情之下經濟復甦帶來的通脹升高只是短期現象,當美國經濟全面復甦,通脹將隨之緩和。然而,從去年秋季到今年第一季度,通脹並未像拜登和美聯儲預期的那樣想着回落。在被連創紀錄的通脹數據反覆打臉之後,美聯儲不得不承認,繼續用「暫時性」這個詞概括通脹情勢已是自欺欺人。今年3月17日,美聯儲終於亡羊補牢,開啟加息序幕。然而,在今年兩次加息都事與願違之後,6月15日,美聯儲「困獸猶鬥」,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75個基點至1.5%至1.75%區間,創下了自1994年11月以來單次加息的最高紀錄。在美國加息步伐愈發加快的背景下,市場出於對美聯儲加息幅度引發經濟衰退的擔憂,美股市場大幅下跌。標普500指數上半年累計跌幅20.58%,納斯達克指數累計29.51%,創下1970年以來歷年同期最差。從歷史經驗來看,跌破這一閾值一般意味着美股可能已經進入熊市。本次美聯儲加息能否使美國經濟「軟着陸」,即在未來10個季度中保證4個季度的GDP正增長,將成為熊市陰霾能否快速褪去的決定性因素。根據紐約聯儲測算,根據目前的加息軌道,美國經濟實現「軟着陸」的概率僅有10%,而「硬着陸」的可能性約為80%。硬着陸意味着在接下來的十個季度中,至少有一個季度的GDP增長將低於-1%,類似於1990年的經濟衰退。摩根大通首席投資官表示,美國現在看起來更有可能出現衰退而不是軟着陸,因為今天的經濟前景看起來比40年前更加糟糕。「大空頭」警告:才跌到一半
儘管美股剛剛經歷1970年以來的最慘上半年,但截至到六月中旬,海外市場上依然有大比例的分析師對於美股給出買入評級。顯然,即便市場慘遭毒打,分析師們依然頭鐵嘴硬,而這大概率是因為市場對公司盈利的預期尚未下調到位。目前盈利預測反映出的依然是6 個月前經濟復甦時期的市場預期,即EPS 從2022年一季度開始持續上升直至2024年,而這一趨勢並不符合目前的加息力度下,美國經濟大概率於 2023 年第一或第二季度進入衰退的前景預期。知名影片《大空頭》的原型人物邁克爾·伯里在社交媒體發文警告稱,今年金融市場的暴跌幅度目前可能只有一半。他預計企業盈利將下降,會進一步拉低股市。目前多家上市公司已發出盈利預警,連鎖百貨公司科爾士下調了二季度盈利指引,芯片製造商美光科技同樣發出業績警告。對於美國加息造成經濟「硬着陸」或許已成市場共識,即便已經有資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左側抄底,但美股還有更進一步的調整空間概率不小。美國經濟將在未來1年內陷入衰退,考慮到美國私人部門較之前更加穩健的資產負債表,這很可能是一場小型溫和衰退(持續時間在 10個月之內),據此我們預計本輪美股的低點在 3100至 3200左右,仍有約 10%的調整空間。
美股進入熊市通常可以作為衰退的前兆,而熊市的結束又提前於經濟復甦:美股的見頂往往提前於經濟衰退的開始,平均而言,在衰退到來前6 個月見頂,並且在衰退結束前見底反彈。美股大底何時到來?
目前市場上共有5隻跟蹤美股主要指數的ETF,分別跟蹤標普500和納指,且是A股市場上少有可參與T+0機制的ETF。(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和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匯總二戰以來美股歷次大跌,標普500指數跌幅超過15%以上的共有19次,目前的這一波下跌正是第19次,處在經濟下行和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還沒有完全進入經濟衰退。可以看出,當經濟下行+美聯儲加息+經濟衰退三重利空疊加的年份,跌幅都是相當慘的。這六次平均下跌時間是13.9個月,下跌平均跌幅為28%,最少一次是15%,跌得最狠的一次是48%。而這一波標普500指數的跌幅從2022年1月初的4800點算起,下跌了6個月,跌幅達20%。假若真如紐約聯儲測算那般,美國真的踩中10%經濟實現「軟着陸」的概率,或許現在離底部已然不遠。但既然是概率學,經濟「硬着陸」80%的概率可能性更高,經濟下行、加息和衰退三殺的情況下,目前肯定不是鑽石底。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