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期刊封面故事

掃描了解更多期刊詳情

心臟側支動脈

本期封面改編自Anbazhakan等的成果圖,這張結合拼貼畫展示了影像(黑色和白色)、血流動力(洋紅色)和側支動脈描記(藍綠色)。拼貼畫的使用象徵着這項研究的跨學科特點。


News & Views| 炎症性血小板死亡推動膿毒症發展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Inflammatory platelet death drives sepsis

血小板減少在嚴重膿毒症中很常見,並且與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染期間引發的血小板焦亡促進了中性粒細胞介導的炎症的前饋循環,從而使膿毒症的結果惡化。


Research Briefing| 血小板和NETs之間的反饋迴路增強了嚴重膿毒症的炎症反應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A feedback loop between platelets and NETs amplifies inflammation in severe sepsis

膿毒症衍生的S100A8/A9通過TLR4-ROS-NLRP3-caspase 1途徑誘導GSDMD依賴性血小板焦亡,導致氧化線粒體DNA的釋放,促進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NETs)的形成。NETs反過來又釋放S100A8/A9,加速血小板焦亡,形成一個正反饋迴路,從而導致更多促炎因子的產生。


Letter| 藥物服用可影響熱暴露相關的心肌梗死風險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Triggering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heat exposure is modified by medication intake

熱暴露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MI),但服用某些心血管藥物的患者是否具有更高的脆弱性還未可知。基於2001年至2014年溫暖季節(5月至9月)德國奧格斯堡2494例MI病例經確證的完整登記情況,我們發現,抗血小板藥物和β受體阻滯劑使用者的熱相關非致死性MI風險相比於非使用者有所升高,且兩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我們還發現,相比於老年患者,這些效應修飾在年輕患者(25~59歲)中更強。年輕患者既有冠心病(CHD,指示性混雜因子)的患病率較低,而老年患者(60~74歲)既有CHD的患病率較高。相較於這些藥物的非使用者,使用者們可能更易受到熱暴露所帶來的非致死性MI風險的影響。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以理清藥物使用的效應修飾和既有CHD的效應修飾。


Article|Gasdermin D依賴的血小板焦亡加劇嚴重膿毒症中的NET形成和炎症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Gasdermin D-dependent platelet pyroptosis exacerbates NET forma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severe sepsis

血小板近來成為膿毒症病理過程中的關鍵炎症細胞,但其對臨床迅速惡化和炎症失調的貢獻尚不明確。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發現嚴重膿毒症患者的血小板病和炎性因子釋放的發生率顯著增加。血小板蛋白質組學分析顯示,gasdermin D(GSDMD)明顯上調。我們利用血小板特異性Gsdmd缺失小鼠,證明在盲腸結紮穿刺(CLP)誘發的膿毒症中,需要GSDMD來觸發血小板焦亡過程。GSDMD依賴的血小板焦亡是由高水平靶向toll樣受體4(TLR4)的S100A8/A9誘導的。源於焦亡血小板的氧化線粒體DNA(ox-mtDNA)或能促進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NET)的形成,後者通過釋放S100A8/A9誘導血小板焦亡,形成一個正反饋迴路,導致炎性細胞因子的過量釋放。使用帕奎莫德(Paquinimod)進行藥理學抑制,或是S100A8/A9-TLR4信號軸的基因切除,均能通過抑制血小板焦亡提高CLP誘發的膿毒症小鼠的存活率。


Article| 心肌成纖維細胞的抗原呈遞導致心功能障礙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Antigen presentation by cardiac fibroblasts promotes cardiac dysfunction

心力衰竭(HF)是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對動物模型和HF患者的研究揭示了CD4+ T細胞免疫應答在HF發病機制中的重要作用,並強調了心肌成纖維細胞和產生干擾素(IFN)-γ的CD4+ T細胞之間的活躍通訊可導致促纖維化的肌成纖維細胞轉化。心肌成纖維細胞是否同時調節致病性心臟CD4+T細胞免疫應答尚不清楚。在本文中,我們報道了小鼠心肌成纖維細胞在兩種不同的心臟炎症實驗模型中表達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Ⅱ型(MHCII)。我們證實心肌成纖維細胞通過IFN-γ誘導的MHCⅡ攝取並處理抗原,以呈遞給CD4+ T細胞。心肌成纖維細胞中MhcII的條件性缺失能改善心臟壓力超負荷所引起的心臟重塑和功能障礙。總之,本研究證明心肌成纖維細胞能作為抗原呈遞細胞,通過IFN-γ誘導的MHCII,導致心臟纖維化和功能障礙。

© nature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關於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自然-心血管研究》聚焦與健康和疾病相關的心臟及血管功能和血液學,致力於發表基礎、轉化、臨床和公共衛生方面的原創研究與重要進展。

《自然-心血管研究》主編Vesna Todorović(維斯娜·托多羅維奇)解釋說:「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占全世界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對全球衛生構成急迫的威脅**。預防疾病及尋找治療、處治和診斷的工具取決於我們是否進一步理解驅動和影響這一疾病的病因學、分子機制和社會經濟等因素。《自然-心血管研究》將為各種心血管和血液學學科提供一個統一的發表平台,確保發表的內容傳播給儘可能廣泛的讀者,如科學家、臨床醫生和政策制定者等。」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自然-心血管研究》期刊及投稿詳情



訂閱Nature Portfolio期刊


Nature Portfolio 通過發表其最重要的發現—那些推動知識進步、應對重大社會挑戰的發現—為學術界服務。我們與科學界密切合作,分析研究動態,根據需要創立新刊。

如果您對Nature Portfolio新刊感興趣,請訪問下方網頁以申請試用、獲取報價或提交推薦。

© 2022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