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起韓寒,似乎更多地是因為他的導演身份,而非作家身份。溫情和搞笑雙線並進,內核則是至死是少年的熱血與浪漫。只不過,相比於前三部電影,《四海》要更加克制,也更加現實一點。上一部《飛馳人生》的結尾,男主的總結性陳詞是「我不是想贏,我只是不想輸」。而到了《四海》,男主卻願意為了所愛之人「輸」那麼一場。海島青年吳仁耀(劉昊然 飾),人如其名,總覺得自己是個沒人要的孩子。父親吳仁騰(沈騰 飾)常年在外打工,幾年才回家一趟,父子關係十分尷尬。平日裡,他就在碼頭上表演摩托雜技,順帶着拉拉客,以此為生。雖然阿耀的世界是孤獨的,但他的內心也渴望着愛與被愛。這不,他悄悄喜歡上了島上的一位姑娘,周歡頌(劉浩存 飾)。身無分文,但永遠對生活充滿熱情,還在島上組了個從沒贏過的「不敗傳說」車隊。因為聽說有人對他妹妹有意思,於是跑來找阿耀主動搭話。原本孤孤單單一個人的阿耀,也收穫了自己的友情和愛情。幾人插科打諢,賽車玩水,在島上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因為一場意外,阿耀和歡頌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廣州尋求出路。然而,等待着他們的,卻是一個接一個的意外與失望......這份對於賽車的熱愛從頭至尾都貫穿在他的所有電影裡,《四海》也不例外。不過不同的是,《乘風破浪》和《飛馳人生》涉及的都是汽車拉力賽。而《四海》則把目光放在了國內少有人涉及的摩托車題材。相比於汽車拍攝,摩托車的拍攝更加複雜,也更加困難。如果是拍汽車,有時候為了更好的鏡頭,無人機可以儘量貼近拍攝。但摩托車就不能這麼操作,因為會影響到車手,容易發生意外。儘管如此,韓寒還是頂着巨大的壓力完成了影片的拍攝。或許以後慢慢就是電動車的天下,所以他想把汽油車的引擎聲留在大家的記憶里。伴隨着激盪人心的引擎轟鳴聲,韓寒為我們奉獻了一場場難忘的摩托車賽。值得一提的是,山路之戰中還專門請來了陳小春飾演一名退役職業車手。曾經在蜿蜒山路翻過車的小春哥,這次終於為自己正了名。其次要說的,是片中的搞笑橋段,依舊非常多且有效,特別是前半段。在我個人的觀影過程中,大部分笑點都博得了影院觀眾的滿堂彩。我也是平生第一次見識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還能這麼翻譯:Welcomeagain
.影片整體概括起來,其實就是阿耀親情、友情、愛情的奇遇之旅。父親也不太會說話,每次想表達感情時也只會大吼一句:但他還是會把自己佩戴多年的relex手錶送給兒子。會把辛辛苦苦在外打工攢下的幾萬塊,塞進兒子的手裡。同有賽車愛好的年輕人們,一場比賽就足以讓他們的關係拉近。再配上歡歌這麼個自來嗨的活寶,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好兄弟。隨後騎車壓馬路,暢談人生理想,那可不就是咱們年少時的模樣嗎。兩人沒有過什麼肢體接觸,也沒有過什麼直白的語言表示。比如歡頌摩托陷進泥地後,阿耀給她科普原因,她反問道:「那當然沒有,傻子才會陷進去呢,哈哈哈......哈......」非常明顯的笑料,卻也透着一股無可救藥的浪漫,高級又通俗易懂。無論是什麼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在電影中找到愉悅的部分。也正是因為三部分的感情拍得感人而可信,後半段的阿耀的轉變才讓人感同身受。後半段的劇情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狼藉的現實生活撲面而來,壓得人喘不過氣。本來,陷入窘境的阿耀和歡頌來到廣州,是為了找「通天」的showta哥幫忙。萬萬沒想到,他還真就是個showta哥,只不過是中文音譯,xiuta。有意思的是,showta哥第一次露面的鏡頭,非常像《了不起的蓋茨比》。影片裡有非常多也非常棒的設計,來細緻展現阿耀和歡頌進入城市後的迷茫和困境。比如第一次進城市,兩人連酒店的感應房卡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後續讓兩人在夜裡抵達廣州,大概也是故意為之的巧思。霓虹閃爍,高樓林立的背景下,是阿耀和歡頌兩個小小的人影。因為這場意外與他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他自己一人更方便脫身。通過記錄下阿耀所發生的轉變,影片的主題也漸漸浮現。以前,他是個自認為沒爹沒媽的孩子,只有摩托可以寥寄相思。然而在隨後到來的親情友情愛情的奇遇之旅里,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系。而發生改變的原因,也是許多故事裡永恆的浪漫話題之一——因為心中有了牽掛的人,有了愛,一切才被賦予了意義。這份意義會化作力量,幫助你我在困難重重的人生之路上繼續走下去。《四海》的英文名叫「only fools rush in」。取自貓王的歌曲《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意思是「智者不入愛河」。但如果再讓阿耀選一次,我相信他還是會勇敢地踏入這場關於愛的奇遇之旅。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