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當然是廚房革命的擁護者,看着今天的廚房,想想十年二十年前,你一下子就明白生活里發生什麼了。今天的廚房明亮,整齊,清潔,芬芳,無論是廚具,炊具,餐具,燃具,潔具,對了,還有燃料,都給人以現代和科學的印象,我要說,現在的廚房好,又美觀又方便,也許還是年輕人接吻和背後擁抱的好地方。
可是,有些話是不能說死了的,一到了過年,我就看出現代廚房的短處來了。它太理性,它的線條和色彩都太上規矩,太工業,太工藝,不「鬧」,它不適合春節,那種轟轟烈烈,那種熱氣騰騰,那種水霧迷漫。這麼一說我就回憶起「老土」的廚房來了,我要說,「老土」的廚房裡,才有「過年」的真景象。
現在,我就要說鄉下了。其實呢,過年本身就是一件很「鄉下」的事。
既然「春節」是農業文明的產物,「鄉下人」當然就格外地頂真。過去的鄉下人用的是灶,燒的是草,他們的廚房就不可能小,它必須大。再窮、再酸的人家也要有一間闊氣的、鋪張的大廚房。而有些乾脆就在正屋。到了大年三十,每一家的煙囪都昂揚着,炊煙款款地冒出來,有了莊重的派頭、喜慶的派頭,同時也是熱火朝天的派頭。
其實,這只是一個表象。你到廚房裡看看吧,灶堂里的火是蓬勃的,那是稻草的火,又大又亮,它隨着風箱的「拉風」,有節奏地映紅了廚房。鍋裡頭呢?有油,那可是「春雨貴如油」的油,是地道的菜油或者豬油。它們在翻卷,騰起濃烈的煙,嗆人的香,還有驕傲的吟唱。這只是「熱鍋」,卻已歡天喜地了。
等菜下了鍋,香味就變得和屋子一樣大了,還繚繞不散呢。孩子們就饞了,急了,有了不可告人的盼頭,很慌地偷嘴。
直覺得過年好。都盼了364天了。大人們覺得孩子們礙腳,孩子們也覺得大人們礙腳,就在這樣的忙亂中,廚房裡擠成了一團。廚房裡其實是髒的,無序的,不能不說的是,還是匱乏的。可是,在火光、氣味、煙霧的包圍中,大人和孩子都忙碌着,心甘情願地做了一回熱鍋上的螞蟻。他們在廚房裡進進出出,因為過年,穩當的鄉下人失去了穩當,可不是麼。「年」在哪裡?在廚房!就在廚房裡的髒、亂、香、亮。
再看看現在的廚房,顯然,它不是為「過年」預備的,它整潔,衛生,卻永遠失去了召喚力,失去了蠱惑人心的力量。「過年」當然是要吃的,可是,我們的吃少了一環,那就是熱情洋溢地犒勞自己。想想吧,大年三十,回到家,拉開燈,走進一塵不染的廚房,拉開冰箱,取出一袋冰凍元宵,來到煤氣灶的面前,Turn on。燒好水,把元宵燒熟了,乾乾淨淨的,按部就班的。然後呢?飽了。
過年的意義當然不在溫飽,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是有些懷念舊時的廚房的。可是,我又還是覺得今天的廚房好,就是無趣。嗨,讓我說什麼好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