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豬企春節不休息,打造「第二落點」


綜合期貨日報、上海證券報

2021年,生豬市場的表現是牛年顯熊市。2022年開年後,雖然生豬價格仍一路走低,但業內人士認為,這頭疲態盡顯的「瞌睡虎」將在養精蓄銳後,起身進入「狩獵」的狀態。

春節期間,生豬企業紛紛保證出欄量和屠宰量,確保春節期間豬肉消費市場的供給。另一方面,為了迎合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改變,生豬企業也在摩拳擦掌,尋找傳統生豬銷售之外的「第二落點」,開發新產品,開拓新銷路。

豬企1月出欄節奏穩定

「根據目前1月份的銷售情況來看,1月出欄量整體在450萬頭到500萬頭量級。」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牧原股份1月的出欄量與2021年12月的出欄量相當,企業生產保持均衡節奏。 

2021年牧原股份生豬銷量。

「從單日出欄量來看,每天出欄約4000頭左右,短期內維持正常出欄水平。」唐人神相關負責人介紹,1月預估出欄12萬頭,在計劃範圍之內。根據過去的信息披露安排,一般豬企會在3月初公布1月和2月的整體出欄情況。

在屠宰端,受訪企業表示,由於季節性的市場需求旺盛,公司屠宰業務情況良好,屠宰廠多處於滿負荷狀態。業內人士介紹,從目前的屠宰情況來看,生豬出欄體重較2021年中有明顯下降,體型碩大的「牛豬」相對較少。

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相對靈活的放假機制不同,生豬每天都需要餵養,畜牧業較少有正常的假期概念,記者從多家上市公司了解到,企業在春節期間保持正常運轉。

「由於實際生產需求、生物安全防控等因素,公司的生豬養殖技工通常是按批次生產節奏安排休息。」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如育肥段養殖技工通常每3個月才可輪休,即使是春節、中秋節等假日也不例外。

「春節前公司的生產工作保持正常運行。」唐人神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的生產經營基本不受局部疫情和節假日影響。

「春節不休息也是企業保供、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從事生豬養殖這麼多年來,每年春節都有大量的一線工人、後台業務人員在養殖場、子公司堅守崗位,在崗過節。也正是如此,公司才能保證持續穩定地為社會供給優質生豬與豬肉。

豬企尋找業績第二增長點

 

從行業來看,生豬養殖企業經營狀況整體平穩。聯合資信分析,2021年以來,豬周期下行,生豬產能過剩,豬價呈大幅下降態勢,疊加成本端壓力上升影響,生豬養殖企業出現不同程度虧損,債務負擔加重等情況,但未發生實質性違約。
  
在保障市場供應的同時,豬企也在不斷開發新產品,尋找第二增長點,以適應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改變。
  
「公司預製菜通過3年多的經營,已研發出數十種產品,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團圓八大碗』,可以供市民春節期間在家裡快速端上宴席。」唐人神相關負責人介紹,主要針對企事業單位員工年貨和福利,推出的「團圓八大碗」年夜菜禮盒(預製菜),由唐人神中央廚房採用新鮮食材烹製,速凍鎖鮮,加熱即食。
 
此外,唐人神與王小餘食品合作推出熟制湘菜包(料理包),供應給全國廣大連鎖餐飲企業和快餐店;與鄉下佬連鎖餐飲合作,定製生產企業菜包,有牛肉粒、雞爪、臘腸等,供應覆蓋200多家門店。
  

  唐人神預製菜。


雙匯發展也表示,目前公司已推出速食菜、自熱米飯、丸子、酥肉、蒜香排骨等預製調理產品。相關產品除在線上銷售外,也在加快線下推廣。
 
「公司在春節期間推出了豬肉禮盒產品。」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產品使用的原材料均為牧原股份自繁自養並屠宰的豬肉,產品具有安全、美味、健康的特點,可以滿足春節期間消費者走親訪友、家庭聚餐的需求。

牧原豬肉禮盒。

從另一角度來看,根據業內普遍的生豬價格預測,春節前或為2022年上半年的生豬價格高點,春節後豬價將承壓。因此,為下游屠宰企業、食品加工企業以及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生豬相關產品,對生豬企業提升品牌形象,一季度取得良好業績以及打牢全年增長基礎均具有積極作用。

節後生豬需求走弱,「瞌睡虎」仍顯疲態

中信期貨生豬分析師李興彪表示,主導生豬價格走勢的核心因素在於節後的高供應、弱需求。首先,從基本面看,春節後需求逐步走弱,高供應持續,供大於求驅動價格繼續下行。其次,新冠疫情令生豬出欄遇阻後導致供應壓力後移,節後或仍有現貨踩踏出現。最後,疫情使得戶外餐飲消費下降。供大於求驅動豬價或仍有再次下行可能。

「目前,生豬市場仍處於去產能階段。春節前尚有旺季需求給予支撐,1月中下旬,宰量明顯增長,豬價也出現小幅上漲。伴隨備貨需求走弱,居民節前冰箱凍肉及醃臘庫存充足,節後需求面臨斷崖式下降,需求端或驅動盤面再度探底。」國泰君安期貨農產品首席研究員周小球表示,2021年四季度的養殖利潤回歸導致產能去化速度放緩,2022年一季度需要通過虧損帶動產能去化進程,否則虎年豬價也很難「虎虎生威」。

據周小球介紹,根據我國生豬市場運行規律,節前三至五天各大屠宰場就會進入停工階段,直至農曆初三到初四後才會陸續復產。春節期間由於家庭團聚,各家各戶會在年前進行一定的備貨,春節假期市場白條流通減少,活豬調運也相應減少,未停工屠宰場或進行少量地銷。節前部分圈存供應當地鮮銷,豬市成交少,市場整體或保持平穩。春節期間可調運車輛少,費用貴,且春節前適重豬只大多已出欄,留存的適重豬只在年後或存行情風險,春節期間養殖端所需注意的風險更多與疫情防控相關。

在春節期間現貨購銷基本停滯後,生豬再次進入季節性消費淡季。格林大華期貨生豬分析師張曉君表示,以2021年8月新生仔豬達到年內高點來推算,理論上2022年2月前後出欄量仍居高不下,供給寬鬆格局延續,豬價大概率繼續走弱。

虎年有虎氣,「瞌睡虎」或起身「狩獵」

虎年豬市有虎氣,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把生豬品種比作一隻老虎,那這頭懶洋洋的瞌睡虎,在長時間的養精蓄銳後將精神抖擻,聞風而動起身狩獵。周小球表示,2022年一季度,「瞌睡虎」持續打盹兒,整體仍顯疲態;二季度,「猛虎」略睜眼,尚未完全清醒;三季度,「猛虎」將起身,季度尾部或抬頭蓄勢待發;四季度,「奔跑虎」將上線,若二季度一致強預期導致仔豬補欄較強,四季度「猛虎」奔跑速度或有放緩。

展望2022年的豬價走勢,李興彪認為,周期不改,但不同豬周期下市場影響因素不同,決定每一輪周期難以複製。從過往周期看,能繁母豬存欄的去化幅度決定豬價反彈高度,而當前能繁母豬存欄環比雖有下滑,但絕對量仍處高位,且能繁存欄結構更新提高生產效率,且2021年四季度豬價的超預期上漲或致產能去化速度不及預期。

「從豬肉供應方面看,養殖利潤下滑驅動出欄均重下降,減少2022年單體豬肉供應。凍品進口在2022年或大幅下降。從政策角度看,短期收儲政策支撐豬價,玉米價格的抬升,決定觸發收儲的豬價重心提高。但從基礎設施及市場環境看,本輪豬周期背景下,豬舍等基礎設施充裕,仔豬、母豬供應相對充足,養殖行業不具備長時間獲得超額收益的環境。官方穩定產能信心強烈,保證生豬產能穩定及豬價平穩運行仍是核心。從資金端看,養殖企業確有資金壓力,但銀行端抽貸斷供壓力不大,外力驅動的產能去化目前仍未看到。」基於以上因素,李興彪表示,2022年將開啟新一輪豬周期,但新一輪豬周期的振幅或大幅收窄,常規波動區間或在11—18元/公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