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的書,投資記錄,內部交流圈的內容,賺錢項目的靈感,一些奇技淫巧...做生意缺錢,不少人都會選擇借款,但又未能按期還上,於是拆東牆補西牆,最終就是窟窿越來越大。方法很簡單,人是活在想象中的動物,只要他們認為將債務折為股份 在未來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那他們就會去做。這些被迫成為股東的人,並不參與運營,最終的一切還是由自己把持。債轉股是相對正常的處理方式,還有許多非主流的處理手法。某人借錢開了個二手車公司,債主們認為這是個做實事的人,所以願意給他借錢。欠債人的態度很好,承認確實欠錢,只是現在是真的沒錢還…那麼,你去在店裡挑一輛車開走吧,雖然現金出了點問題,但是我這車多。最後幾百萬的外債也許一輛豪車就抵消了,憑空少還幾十萬…主流社會債主屬於弱勢群體,債主的想法很簡單,能保本就不錯了。再來個加強版的借錢不還,假如你放出風聲,讓人們覺得你快破產了,資不抵債,是不是會搶着要你的車?直接走司法,意味着拿到更少的錢,直接妥協,早早拿一輛二手車,還不算虧。有個搞建築的老弟,在當地搞了一塊地,建房子,然後用房子抵消債務。碰到借錢不還的人,不要抱有任何幻想,堅決走司法,這是挽回損失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許多人認為起訴費時費力,其實起訴成本很低,敗訴方支付律師費,如果不想請律師,自己多跑幾趟也能搞定。一機一碼壓縮工具,發布一些大資源,經常被別人搬運,用工具加密後,對方發機器碼給你,你發秘鑰給對方,才能解壓。在寫投資時,用過最高頻的一個詞「控制倉位, 分批買入」。許多時候,你以為的底並不是底,儘量不要一把梭,控制好倉位,即便輸了依舊有子彈,才有機會翻本。《富足》錨定效應:在做出決策時,太過於依賴某一方面的信息。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