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立即訂閱▲收聽音頻

父母在孩子名字上的糾結,核心原因是認為名字對人或多或少是有作用的。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公安部已經連續第四年發布姓名報告。


當我們把這四年新生兒名字使用最多的前十個字都排列出來,會發現一些尷尬現象:

◎ 2021年:澤、梓、子、宇、沐、一、宸、涵、辰、奕。

◎ 2020年:梓、子、宇、辰、一、宸、澤、嘉、欣、佳。

◎ 2019年:梓、子、宇、澤、涵、晨、佳、一、欣、雨。

◎ 2018年:梓、宇、子、涵、澤、雨、佳、浩、欣、軒。

首先,重複率高。

其次讀音、意象大同小異,比如梓與子、宸與辰,而澤、沐、涵、雨都與水密切相關。

果不其然,一位新生兒父親林克經常去杭州西湖區某社區醫院,總是能看到以上述「網紅字」組成的名字,包括宇、涵、欣、宸等。

為了避開網紅字及名字,新晉的90後父母可謂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藉助這個切入點,也可以觀察到新一代父母對兒女的態度變化。

姿勢各異,都有點囧

小巴找身邊的一些新生兒父母了解了一些具體的情況,他們對於起名這件事,大概可以分為三種態度:

◎ 有「被迫投降」派的:

第一次陪妻子產檢的時候,小巴的同事李洋就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女孩。私立醫院沒有經過他們同意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們。可是,直到2月17日,李洋女兒預產期,女兒的名字還沒定。

李洋自稱「懶」。但關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取名太「內卷」了。「怕取重了以後落入俗套、隨大流」,他跟小巴說。

人們一般藉助網上搜索、翻閱文史資料等方法,加上很多父母的想法可能也大差不離,即便是有意避免,但結果也可能落入俗套的窠臼,文章開頭現象即可作為佐證。

最後還是李洋妻子做主,計劃孩子出生以後,確定了「生辰八字」,花幾百塊錢把「難題」交給他們熟悉的一個懂「八字」的老師,請對方選幾個吉利的字再重組。

◎ 當然還有「糾結」派的:

「起名挺煩惱的,後面找人起了很多個名字,我們最終決定讓小孩自己抓鬮。」一位新生兒爸爸如此說道,顯得有點狼狽。

開頭提到的林克有兩個朋友的經歷令人忍俊不禁:一個為此起名花了6000塊錢取了一個極符合八字、五行的名字,但最後還是不喜歡,不過錢已經退不了了;還有一個鄭姓的朋友想給兒子起名「鄭錢」,最後遭到全家反對,遂作罷。

◎ 並不是所有新生兒父母都因為這件事焦慮,還有可以叫作「躺平」派的:

李鵬有一兒一女,兒女雙全的喜悅氣氛充滿他的朋友圈。但他跟小巴說:「起名我老家請人起的,有專門幫人取名字的人,八字報過去就可以了,給個紅包就行了,我給了800塊錢。」完全不需要操心的這種類型,是取名父母里的極少數派。

父母在孩子名字上的糾結,核心原因是認為名字對人或多或少是有作用的。

林克不認為名字跟孩子的命運有關係。但他認為,名字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性格。「比如我叫王狗蛋,都不好意思跟人說,還有什麼發財、有財,或者婷、偉、俊之類爛大街的也不好。」

一位有兩個兒子的80後爸爸對小巴說:

一個人的名字就是一個人的符號,無論是寫這個名字還是被人呼叫這個名字,都不斷地在有意無意提醒名字的主人,這幾個漢字的含義和TA之間是有關聯的。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心理,心理又會影響行為。

名字可能是人生各種因素中影響力最小的一個因素。比如故鄉、親人、朋友這些因素對人的影響明顯大得多。人們願意在名字上盡力,恐怕只因為一個現實:它可能是最可控的。

有了更多自由,但也有了更多擔心

在起名方面,這無疑是一個空前「自由」的時代。

可以發現,在起名方面,越年輕的父母禁忌越少。比如易烊千璽、秦牛正威等四字名就不出自傳統的複姓,甚至近期出現王冰墩墩之類的有點兒隨心所欲的名字。

據了解,公安機關在辦理戶口登記時,在起名長度方面是沒有限制的。

多位新生兒父母告訴小巴,在起名方面,長輩幾乎沒有干涉他們。比如,李洋表示,雙方父母已經和他們達成共識,孩子的事情由他們子女來做主。

當然,自由也意味着需要承擔更多當家做主的責任。

王可起名字就有些大膽和獨斷,他的孩子已經一周歲了。他認為,名字將影響孩子的前途與命運。他跟小巴回憶起自己獨特的「生肖取名法」。「孩子是屬牛的,那麼牛是要吃草的,所以名字中應該有一個禾字旁,我們選中了黎明的黎字。如果是女孩,那就在一諾千金中取一個字;如果是男孩,那就在陽光燦爛中取一個字。一諾千金和陽光燦爛,相當於我們對他們的希望。」他說。

李洋則更加「民主自由」。他回憶起家裡長輩起名的歷史,主要是基於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他們自己的心情:爺爺給父親取名,想的是賺錢致富,父親給李洋取名,是因為孩子出生後的喜氣洋洋。但如今他不太願意讓自己的意志介入下一代。李洋擔心他對孩子的寄託並不是孩子喜歡的,更擔心他對孩子的寄託最後會落得個和父親對他的寄託一樣——「最後也沒有實現」。

所以,他坦然接受未來可能發生的結果:女兒可以基於對自己的人生期望改一個名字。

眼下,李洋認為名字的主要價值在於悅耳易記:「名字是一張名片,特別的名字會讓她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容易被人記住。」這也是他準備起的「暫用名」的思路。

90後寶媽張瑩則擔心「諧音梗」問題,比如與某個品牌的名字是同音的,或者讓人聯想到負面的事物,結果可能是被其他同學笑話,「出現校園霸凌」,她對小巴肯定地表示。「有一天我們突然想到幾個字,比如希、慕,結果組合成『安慕希』。」她舉了一個像冷笑話的例子。

除此之外,有起名「野心」的也不在少數。社區醫院大屏上,林克經常能看到大屏幕上孩子們的名字,他發現很多字已經太多人用了,比如宇、涵、欣、宸等。因此,他竭力避免這一情況,儘量去找有典故出處的。

一位2023年才有備孕計劃的女生鄭媛也持類似看法,她覺得網紅名字不大氣、缺內涵。「比如沐這個字,單獨拿出來一般就是洗澡,那父母是希望孩子多洗澡嗎?感覺這一屆小孩普遍五行缺水。」她調侃道。

一個「好名字」的誕生,卻靠靈感相助?

不妨對排名前列的「網紅字」試做分析:

◎ 梓,是一種喬木名,與桑組詞為桑梓,指故鄉。

◎ 子,作名詞為嬰兒、兒女等意思,作動詞為結果實。還有「盡兒女之道」的意思。

◎ 澤,一般意為「水聚匯處」。作名詞有恩德之意,作動詞有施恩德之意。

◎ 宇,一般意為屋檐,也可以作風度、胸襟之意。

……總體而言,這些網紅字的單字意思都算得上中正質樸,內涵豐富。但組成名字,就有一種青春文學、武俠小說角色的輕飄觀感,給人一種意象相似的疲倦感。

例如:2021年男性新生兒高頻名字前10如下:沐宸、浩宇、沐辰、茗澤、奕辰、宇澤、浩然、奕澤、宇軒、沐陽。

2021年女性新生兒高頻名字前10如下:若汐、一諾、藝涵、依諾、梓涵、苡沫、雨桐、欣怡、語桐、語汐。

如何另闢蹊徑,取到讓人滿意的名字?至少有三個人告訴小巴,似乎也只能依靠偶然間靈光乍現,猶如冥冥中自有約定,才能擺脫當下人們的思維定式以及可獲取素材的雷同。這樣的例子並不多見。

在妻子懷孕3個多月的時候,林克的家人就開始提給孩子起名的事情了。半年後的一天,林克翻了翻各種詩詞,看到一首詩中的地名,想到可以以地名作為起名切入口,而後又忽然想到了《詩經》的一句詩:「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當即決定起名為「杭之」,不再更改。「杭之」的原意為:渡過它。可比喻跨過困難。

這句詩出自《詩經·衛風·河廣》: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這首描寫僑居宋人思鄉之情的詩歌,還讓林克聯想到類似的起名模式:杭可以作為杭州的意思,那麼,根據他和其妻的故鄉和現居地,便可以發展出:越之、宣之、睦之等備選名字,清一色的「地名兼動詞」的組合模式。

據林克考證,這一起名模式最早源於魏晉時,著名的兩個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兩父子,大軍事家陳慶之等,都是這樣的模式。「據陳寅恪考證是跟當時的道教信仰有關。」他補充道。

林克認為,起名成功標誌在於,起一個小孩自己會覺得滿意的名字。「但只能說自己盡力,不能隨便,如果自己聽了都覺得不好,怎麼保證小孩以後覺得好呢?」他說。

一次在工位上敲鍵盤打稿件的時候,鄭媛也突然猶如神助一般,想到「李自蹊」這個名字,取自成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於是,又查了一下蹊本身的含義,10分鐘後就確定了這是她以後要生的孩子的名字。

她跟小巴分析了一番,原因大概有三點:

第一,她喜歡成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體現了中國人比較高的修養境界。

第二,富有中文美感。可以把「李自蹊」三個字視作一個整體,有一個完整的意思。

第三,寓意棒。自、蹊兩個字分別有「獨立、自主」和「在本沒有路的山野走出來的小路」的意思。可以引申為:獨立自主走出一條小路。

「除非有另一個好名字擺在我面前,我實在是喜歡這個名字。」她顯然十分滿意自己的創意。鄭媛認為名字應該「看起來很質樸但很有深意」——不過她承認「這名字還沒達到這境界」。

拜會一位「起名」的道長,揭秘方法論

在取名難的大背景下,或使得給人起名的行業經久不衰。「歷代都會打擊,但是它總是在發展。」三豐道長頗為自信道。

小巴拜訪了杭州一家專門以「起名」為主要業務和招牌的老牌企業,名字為「某某取名館」,其在杭州有十多年歷史,據說在城區已經擁有十多家實體店。由於城區門店還未開業上班,在杭州富陽,小巴見到了這位號為「三豐」的出身道家的負責人,地點是他所在的獨棟別墅里。


十年來,三豐道長給新生兒起名的價格一直是兩個檔次,一個是988,一個是1988。後者不僅提供起名服務,還幫助分析未來事業、婚姻等發展變化。主要業務則是企業業務。

他家一樓改造成了一個工作室,大門進入的左手邊是一個簡單搭建的道場,右手邊是一張大辦公桌。右邊牆壁上掛滿了道長的證書及合影照片,還有一張道士證。名片上寫着「畢業於浙江大學」。

三豐道長拎出了兩大摞、齊手機豎高的客戶資料,都是一張張手寫的黃色紙張別着兩張草稿紙,就像簡歷一般,左邊填滿了客戶的生辰八字、五行、干支、六爻、數理、格局等五花八門的「玄學」信息,右邊寫了可供客戶選擇的7—9個名字。他一邊介紹,一邊囑咐小巴,這些資料不能拍、不能帶走。

在三豐道長看來,起名是對新生兒各種信息進行綜合性分析的工作。而綜合分析背後的各項指標則是他對傳統經驗以及個人多年來的經驗的總結。甚至,還有來自日本的辦法。「格局法是日本傳過來的,打分用的,其實作用很小。」他解釋道。其中,還包括新生兒的未來生活範圍。

三豐道長認為,很多父母以起一個悅耳動聽或者寓意美好的名字的取名方法「太片面了」。說着,他操起三四張寫滿計算的草稿紙——像高中生考完數學考試後留下的草稿紙——對小巴說道:「很多(名字)都是我手工計算出來的。」據悉,起一個名字,要花掉他3—4個小時。

他認為,人的命運就像天有陰晴月有圓缺,「名字起到了一個彌補作用,像人生發展的導火索」。顯然,很多人是相信他的「理論」的。

但是,小巴轉念一想,我們的父輩和爺爺輩,因為特殊年代強調破除「封建迷信」的原因,所取的名字很少與「玄學」掛鈎。比如建國後出現的建國、秀英等重名度高的名字,比如改革開放前後,名字中用得較多的是勇、麗、偉、靜等字。

這些名字可能聽起來平平無奇,但因為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使得這幾代人中的多數人可能是中國近百年歷史中人生成就最大的一批人——一個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和經濟發展奇蹟的建設者和參與者。在如今,無論如何絞盡腦汁起名字,忽略了歷史進程的因素,效果恐怕不明顯。

當然,並不是所有新生兒父母都對兒女在人生成就方面有所寄託,就像李洋所說,父母對他的寄託「最後也沒有實現」,所以沒必要重複在下一代身上寄託自己的期望。

從初心出發,張瑩認為,起名是「父母出於愛意對孩子的人生祝福」。她也是偶然一天靈光乍現想到一個名字,很滿意就定了,取的寓意是:光明、希望。

* 註:文中林克、李洋、李鵬、張瑩、鄭媛,均為化名。

作者|林波|當值編輯|范程遠

責任編輯|何夢飛|主編|鄭媛眉|圖源|VCG


今晚20:00,來吳曉波頻道視頻號直播間,一起聽吳老師和中植基金聯席董事長周斌老師是如何看待2022金融資產配置的。


長按掃碼▼立即預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