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掃碼▲預約直播
作者:捲髮胖大星
來源:格隆匯IPO研究院

還記得,2021年資本市場的「醫美風」嗎?
上游原材料龍頭愛美客自2020年9月上市以來,股價一路飆漲,不到1年的時間,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次龍頭華熙生物表現也不遜色,2021年上半年其股價漲逾90%。中游醫美服務機構更甚如此,朗姿股份、瑞麗醫美股價翻了3倍有餘,市場熱情不言而喻。
只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2021年6月國家開始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這一系列整治無疑給了醫美行業當頭一棒。
直至今日,醫美熱潮已然褪去,就連上市似乎都變得困難許多。
日前,國內私立醫療美容機構北京伊美爾醫療科技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伊美爾」)衝擊港股市場被「擱淺」,其2021年8月遞交的上市申請已顯示「失效」狀態。此前,公司曾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但不到半年卻摘牌退市。
伊美爾IPO折戟的背後,究竟透露出什麼信號?
圖片來源:港交所
打造「中國第一人造美女」
說起伊美爾,大家可能會想到「中國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
2003年,伊美爾開啟「人造美女」營銷活動,將女孩郝璐璐的整容手術全過程公開,整個過程歷經近200天,耗資30餘萬元,在其全身多方面進行整形,不僅包括面部的割雙眼皮、隆鼻這些常見的整形,還包括隆胸、隆臀、吸脂、嫩膚等等。
這場活動一經曝光,引起了國內外軒然大波,「中國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順勢進入娛樂圈的同時,也帶火了伊美爾。據悉,為郝璐璐做手術的北京伊美爾健翔醫院,從剛開張時一個月十幾萬元營業額,一躍到每天十幾萬元的營業額,勢頭不減。
(來源:網絡)
而策劃這場活動的背後,不得不提及其創始人汪永安。
憑藉着記者、投資人、操盤者的敏感嗅覺,汪永安在職業環境的薰陶下,擇機進入醫美行業,從最早將「光子嫩膚治療儀」引入國內,到成立各地醫院,再到利用網絡平台及營銷方式打造「中國第一人造美女」,無不將伊美爾一步步推向台前。
目前,伊美爾在中國北部5個城市擁有並經營9家醫療美容機構,其中5家在北京,其餘4家分布在天津、青島、濟南、西安。截至2021年3月底,公司有157名醫師,包括6名主任醫師、19名副主任醫師。
持續經營業務的活躍客戶由2018年的70467人增加至2020年的86629人,新客戶人數也從38928人上升至44386人,截至2021年Q1,新客戶人數增加至14050人。
走紅的伊美爾,也由此吸引了不少投資方介入。
IPO前夕,汪永安、汪牧遠父子為伊美爾最大的股東,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合計持股58.43%;華平投資、鼎暉投資、華泰證券通過間接持股方式,分別持有公司22.29%、4.62%、3.82%的股權。
業績表現不佳
新時代下,當人們變美的訴求發生變化,意味着顏值經濟已經到來。
除了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之外,中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近年來持續增長,由2016年的77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435億元,而相比於其他發達國家,中國醫療美容服務的滲透率2019年只有2.5%,遠低於韓國12.7%、美國6.5%,反映出這個市場較大的發展潛力,預計2025年將進一步增長至2781億元。
行業高景氣之下,持續走紅的伊美爾收益不斷增長。2018年-2020年,公司實現收入由6.61億元增長至8.1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0.78%。毛利率水平也一直維持在50%以上。
不過,以整形成名的伊美爾,其手術服務貢獻收入卻不到30%,且收入占比持續下滑,由2018年的27%下降至2021年Q1的19.9%。相反,像注射美容診療、能量美容診療等非手術服務占比逐年增長,至2021年Q1達76.7%。
相教於醫療美容手術診療,非手術診療通常安全性較高,見效快,同時具有一定成癮性,如肉毒素、玻尿酸的維持期通常只有半年左右,半年後藥物就被分解代謝而失效,由此客戶粘性也比較高。
這也難怪伊美爾着重於非手術服務的發展。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2020年,公司在中國五大私立醫療美容機構中醫療美容非手術服務收益占比排名第一。
雖然說身處於醫美行業中游的伊美爾毛利率不低,但碰上高額的銷售及運營開支,也同樣招架不住。
伊美爾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虧損,金額分別1億元、1.18億元。2020年依靠剝離兒科、植髮板塊之後才勉強扭虧為盈,實現829萬元的淨利潤。在此期間,除了西安醫院2019年5月剛投入運營所需要的運營成本較高之外,更多的成本消耗在於銷售及營銷開支上。
2018年-2020年,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1.99億元、2.19億元、2.88億元,占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30.1%、29.7%、23.1%。截至2021年3月底,銷售營銷人員多達736名,團隊中大多為了營銷獲客而存在的。
而想要憑藉自主口碑、擺脫營銷來獲客的方式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能還難以改變。
這是因為,當前醫美機構的進入門檻較低,艾瑞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000家,以致於市場格局分散且競爭激烈,包括伊美爾在內的小有名氣的醫美機構仍需通過大量的營銷推廣才可增強其影響力。
與此同時,國內不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黑機構超過8萬家,是正規醫美機構數量的6倍,占醫美機構總數的比例高達86%。而在1.3萬家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當中,依然有14%的機構存在違規經營現象。
如此一來,伊美爾想要提高利潤空間恐怕難上加難。
小結
不可否認,伊美爾所處的醫美賽道仍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不過中游企業除去平台利潤抽成和銷售營銷費用後,單個企業利潤率不及上游企業,加上行業亂象頻頻,短期內伊美爾的業績增長恐怕也不會很好看。
而當前針對醫美的大整治已經在路上,對於此前過熱的醫美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場降溫,無論是湧入醫美板塊的資本更加謹慎,還是醫美企業上市門檻提高,可以說好日子一去不復返。
畢竟,擠泡沫的過程必然痛苦。
熱門新股
*搶瘋了!資本狂砸6億,投出「雞蛋界的LV」
*單筆融資10億元!MCU賽道又衝出一匹黑馬
*一年蒸發2500億!健身界的「蘋果」扛不住了* 瑞幸重生記:甩掉陸正耀,押中谷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