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6日,美國和歐盟、英國及加拿大發表聯合聲明,宣布禁止俄羅斯的幾家主要銀行使用SWIFT。
3月2日,歐盟發布公報,將主要的7家俄羅斯銀行排除在SWIFT系統之外。
這個制裁手段號稱「金融核彈」。
SWIFT到底是啥來頭?有這麼厲害嗎?
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
很早以前,大家做生意,使用實物貨幣,崇尚的是面對面交易。
但是生意越做越大,特別是要和外國人做跨境生意的時候,帶着實物貨幣總不是很方便。
而且當面交割費時費力,效率很低,
不利於業務開展。
這可真是個頭疼的問題。
但是隨着科技的進步,19世紀電報被發明出來。
於是乎,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結算方式。
這樣就完成了跨境結算,效率提高了不少。
這種結算方式主要分2步:
這極大地促進了跨境交易的發展,但還是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
因此,這套方式也不是長久之計。
好在計算機技術進一步發展,
1973年6家來自歐洲的銀行靈機一動,發起成立了一個組織,
這個組織就是SWIFT,全稱是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
中文名叫做「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
當時共有15個國家的239家銀行參與創立,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加入SWIFT的每個成員會獲得一個獨立的代碼作為身份標示,也就是SWIFT代碼,你可以理解為你聊微信時候的賬號。
SWIFT其實就是一個為成員之間提供信息傳遞服務的通訊系統,將全球原本互不往來的金融機構串聯起來。
有了SWIFT,跨境結算會怎麼做呢?
過程還是包括2步。
/1/ 信息流
首先需要做一定的準備工作,
兩家銀行會找一家清算機構,預存一定的資金。
開始跨境交易了,成員就在SWIFT系統中進行各種匯兌信息的傳遞。
可見,在這個過程中,SWIFT只是提供信息傳遞服務,並不涉及資金劃轉。
/2/ 資金流
下面就要進行資金的實際劃轉,
包括資金的清算和結算。
這一階段實際是由各個國家的相應清結算系統來完成。
清算就是用系統處理支付指令,通過預存在清算行的資金驗證支付能力,從而計算出各個銀行賬戶的增減金額。
各種貨幣用的清算系統不一樣。比如,美元清算一般用的是CHIPS(紐約銀行間清算系統),人民幣清算用的是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下一步是結算,就是進行劃撥資金。
美元結算一般用的是Fedwire(美元大額支付系統),人民幣結算用的是CNAPS(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
當然實際情況會比這個複雜,也有多種模式,我們就不展開說了。
我們簡單總結下跨境結算的基本步驟:
通過SWIFT,提高了銀行互相通信的效率,降低了複雜程度,而且SWIFT定義了很多標準,統一了銀行間的通訊格式。
這時候,大家都按照同一個「語境」傳遞信息,消除理解上的歧義。
正是由於SWIFT便捷、安全、高效,推出以後成員數量不斷增加,幾乎壟斷了跨境匯款市場。
目前SWIFT的成員已經超過11000家。
SWIFT在國際金融信息傳輸領域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掌握了全球資金流向信息。
「9·11」事件之後,美國政府藉助反恐的名義,強迫SWIFT接受美國財政部和FBI的指令,要求將會員信息提供給美國,並將一些機構踢出SWIFT。
由於SWIFT有數據中心建在美國,受制於美國法律;而且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美國的清結算系統對SWIFT來說舉足輕重,SWIFT只能配合美國。
美國相當於把SWIFT控制在自己手裡,成為對其他國家經濟制裁的重要武器。
比如在2012年,美國聯合歐洲升級對伊朗的金融制裁,將伊朗4家重要銀行從SWIFT中剔除,導致伊朗減少了快一半的石油出口收入,損失慘重。
美國依託於SWIFT的制裁,威力巨大,再加上一系列配套打擊,造成的後果很嚴重,因此被人形容為「金融核彈」。
而這次的目標是俄羅斯。
所以這次制裁,
可能會對俄羅斯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換成其他聊天工具當然也是可以的,但全世界都在使用SWIFT,其他渠道沒有SWIFT覆蓋面廣。
一旦形成了某種共識,就捆綁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想要馬上改變很難。
其實在2014年俄羅斯就意識到需要自己搞一套系統,用於替代SWIFT的功能,這個系統叫做SPFS。
可是俄羅斯貨幣在國際貿易中占比很小,該系統現在主要還是俄羅斯自己的銀行在用。
有些東西,
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今天就說到這吧。
日前,貓科動物國際聯合會
宣布制裁俄羅斯境內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