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屆論壇下設9個專題論壇,13日下午,近50位高校教授、課標組專家、外指委專家、知名中小學校長、優秀教研員及一線教師在線上圍繞「服務國家整體戰略的課程改革實踐」「基礎外語教材編寫、使用及研究」「中小學英語閱讀教育理論與實踐」「基礎外語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新時代背景下的人才培養與評價」「新時代一線教師發展的困境與突破」「智能技術助推英語教育提質增效」「國際教育理論與實踐創新」「基礎外語教育教學課題研究與成果」九大專題,探討新時代基礎外語教育高質量發展和高素質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經驗。



專題論壇九


圍繞「基礎外語教育教學課題研究與成果」這一主題,基礎外語教育研究領域的五位專家從多個研究主題進行了專題分享。



鄭鴻穎: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研究


四川師範大學教授 鄭鴻穎


鄭鴻穎圍繞「思維品質是什麼、教什麼、如何教」這三個主要問題,提出運用思維可視化的教學工具,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把思維內容和過程顯性化。基於一項關於大中小學生英語課堂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現狀的調查,她指出初中生和高中生創造性思維的獨特性存在顯著差異,且高中生思維的獨特性呈下降趨勢。接着,她結合豐富的大中小學教學案例,介紹了思維的過程性、層次性、情境性及隱性特點,並簡要介紹了思維圖示和問題序列等思維可視化工具。最後,她以外研版《英語》(新標準)高中修訂版教材第一冊第二課Exploring English 為例,闡述了思維可視化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實施步驟:確定單元大問題;明確每一個語篇的定位,確定語篇中問題;梳理語篇中的思維路徑,確定篇內小問題;明晰句間關係。



何安平:「基於語料庫智能學習平台的讀寫能力培養研究」課題成果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何安平


何安平分享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基於語料庫智能學習平台的讀寫能力培養研究——以英語學科為例」的研究成果。她首先介紹了通過課題項目構建的高校學者、中學教師和出版社三方合作的教研共同體,以及通過組織教研互動、論文撰寫和案例選編等活動,推進學術科研、教學實踐和平台資源深度融合與貫通的項目實施過程。隨後,她展示了國內外多個語料庫智能平台在中學英語詞彙、語法和語篇讀寫等教學中的應用優勢,介紹了課題組老師運用語料庫智能平台進行英語教學創新改革的實踐探索。她表示,課題組老師通過自建語料庫、申請相關課題及參加相關比賽,不僅提升了信息化素養和教學能力,也進一步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徐繼田:基於語篇分析的語篇解構與建構研究


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學院高中英語教研員 徐繼田


徐繼田主持了本場專題論壇,並做了以語篇分析理論為指導,探究指向發展學生語篇理解力與表達力的語篇解構與建構路徑及策略的報告。首先,他指出在核心素養時代背景下,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課程觀、語言觀、教學觀、學習觀和評價觀。接下來,他介紹了語篇解構的路徑——語篇意義的理解、語篇人際關係的理解及語篇謀篇方式的理解,以及與此相對應的解構策略,如情景語境分析、語篇類型分析、語篇模式分析、詞彙語法銜接分析、詞彙鏈分析、及物性分析、主位推進模式分析、修辭結構分析等。此外,他提出語篇建構的實然路徑是讀寫循環,讀與寫的主題和語類統一,其策略為建立語篇模式、建構話題詞彙語義網、關注信息展開方式等。最後,他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闡述了語篇解構和建構的路徑及策略促進了教師的深度教學和學生的深度學習。



楊麗:「多主體共育背景下新媒體工具應用於英語教學」課題選題及研究設計


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 楊麗


楊麗匯報了運用新媒體工具進行外語能力的多主體共育的研究現狀,分析了這一主題下的子課題研究方向,並探討了如何針對該主題進行研究設計。她首先簡要介紹了研究的選題背景,指出在「雙減」以及「智慧教育」的背景下,針對中國中小學生不同學段,通過運用點讀筆、查詞翻譯筆等新媒體工具進行外語能力的多主體共育研究非常有價值,但在目前已發表的研究中還是空白。然後她分享了如何進行子課題研究的選題及研究設計。她重點分享了三個選題方向:新媒體工具對中國中小學生外語能力發展影響的研究、新媒體工具應用於中國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及智能環境下新媒體工具支持的多主體共育模式研究。同時她結合多個研究案例,講解了每個方向應如何進行課題研究設計,包括研究方法的選擇、研究問題的提出和研究過程的設計等。最後,她探討了一線教師在教學科研中選題及研究設計方面的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朱蓉:區域性課題研究項目實施經驗與成果分享


武漢市小學英語教研員 朱蓉


朱蓉分享了組織武漢市實驗區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研究」的項目經驗。她介紹,自2020年起,武漢市教科院小學英語教研室組織全市近百所小學參與課題,結合學校教學特色和實際情況,聚焦有針對性的研究問題,開展了「應用智能點讀技術提升中小學生英語學科思維品質素養的實踐研究」。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實驗區通過專家指導、課題研討、課例展示、優質課評選等活動,帶動各實驗校落實研究方案,引領教師以研促教,實現了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雙向提升。她指出,本課題聚焦於教育信息化研究的重點問題,引發了點讀技術支持下的教學變革,參與課題在培養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最後,她展示了部分課題實驗校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本場專題論壇緊密圍繞基礎外語教育學術科研這一議題,分享了基礎外語教育教學研究領域關于思維品質、語篇分析、教育信息化等熱點話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前景,加深了廣大中小學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和思考,從而有助於推動中小學教師立足教學實踐開展教學研究,實現以研促教、教學相長。







精彩回顧



2022全國基礎外語教育改革與發展高端論壇成功舉辦














不負韶華|來年再見














外研社K12

重基礎 有未來

微信號:fltrp_k12

面向教師|服務教學|分享資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