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077字,閱讀需7分鐘,文末有社群福利限50人,先到先得
我是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過去我沒有認為這是我的一種優勢。甚至還覺得我因為行動力強在職場被人當槍使,做了很多勞心費力的事,覺得自己太傻,工作太累。
直到最近離開職場後,進入自己給自己打工狀態後,才發現行動力結合我的其他優勢組合:行動力+目標力+內驅力+學習力,簡直發揮出了驚人的效果,做起事來目光如炬充滿勁頭。
在別人還在猶豫要不要做的時候,還在想的時候,我把「個人價值訓練營」的八節大課程+4節加餐小課都寫完了,出版社《用戶體驗進化》專業書也快寫完了;接下來我還要繼續籌備「認知思維學習成長」的課程,還有第二本書的計劃。
在別人還在等時機到來的時候,我公眾號寫了十幾篇優質文章,閱讀量幾w+,新手起號期小紅書出了10w+閱讀量的小爆款內容,邊實踐邊總結學習,總結寫了幾w字的方法和心得。
在別人還沒開始行動,就折在路上的時候,我已經看完了十幾本書,直播了二十多場,優化了一輪又一輪方向,最近還加入了柿子姐的視頻號的訓練營準備開始口播輸出。
現在,我才深深發現干大於想是多麼重要!
1個月前,社群有幾個朋友誠懇說要一起探索職場外的方向,結果一半人都退出了,可能現在還停在我該做什麼?我該怎麼辦?這能不能做的階段?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倒在行動路上呢?我覺得有這麼幾點原因:
1、人性本能就會選擇容易的
放棄容易,堅持難;下坡容易,上坡難。這是人的本能選擇!
有個成語叫知難而退,具體解釋這這樣:選擇退出,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但我現在對自己要做的事的理解是:已經有很多設計師打造個人IP實踐成功了,說明這是一條可行方向和路線。
難點在於自己沒有摸到正確方法而已。這點困難不是知難而退,而是逆風而行。因為方向正確、目標清晰,這些風雨阻擾的困難不算什麼!
2、害怕做不好,無法面對失敗
其實,我現在遲遲不敢視頻口播,也有一些害怕的原因,我害怕播出去被之前同事、朋友、同學看到後會笑話。
我想大多數人也是有這方面的顧慮,害怕自己做不好,無法面對失敗的後果。
現在也是逐步打消了這些顧慮,覺得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專注沉澱自己的內容輸出就好了,當自己做着做着慢慢上道後,就不由自主覺得:哎呀!圖文形式的確不如視頻口播表現力好!那個不服輸的勁頭就上來了,就不信做不出視頻內容,邁不出這一步!
3、想太多,想一步到位
還有一種現象是,有的人想法特別多,總是想>干。總覺得自己要憋一個大招,一步到位來一個爆款。
有好幾個公眾號粉絲加我直接問我爆款的秘訣是什麼?我說我其實是一步一步實踐出來的。在小紅書爆款前,我直播了二十多場,每天都在調整定位方向。個人簡介不知道改了多少版。
4、等時機到位
還有一種現象是,有的人想法特別多,總是想>干。總覺得自己要憋一個大招,一步到位一個爆款。
有好幾個公眾號粉絲加我直接問我爆款的秘訣是什麼?我說我其實是一步一步實踐出來的。在小紅書爆款前,我直播了二十多場,每天都在調整定位方向。個人簡介不知道改了多少版
5、目標太多,不知道開始哪個?
還有的人是因為目標太多,不知道幹啥!目標太多了就意味着我們方向還不夠確定,那我們肯定是要做一些取捨了,最好的辦法呢,就是做一些排除法。先從自己喜歡的去做,然後再回到最核心的價值目標去做。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那一點,如果目標那麼多,一定要先回到我們的主線的目標。看主線的目標到底是符不符合未來的成長規劃。
解決行動力差的5個思路
1、MVP迭代法
MVP對於互聯網公司的來說應該是不陌生,它是《精益創業》裡面提出的一個方法。簡單來說,是在團隊裡通過實現最小可行的產品上線,通過後續的市場驗證、用戶反饋等快速優化糾正方向。
這個方法其實是可以結合個人的成長來去做,怎麼去做呢?
先從我們的核心大目標拆分下來,然後再找到主線裡面最小可行的小目標。以這個為起點,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的迭代優化。
比如我最近幾個月做了很多的嘗試,直播了20多場,寫了10多篇文章,看了十幾本書,在這個過程里就是不斷實踐-驗證-優化-學習-調整-實踐-輸出看結果。
在這個過程里我把自己當成一個產品從不同方向在市場裡進行驗證,一點一點優化。
從MVP去自我優化迭代,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第一,抓主線
在個人成長中,我們在MVP的迭代優化中,要抓住最核心的路線。
舉個例子,一款電商產品,它的核心目標是讓用戶在APP下單買東西。他的核心流程就是:進入app—挑選商品—下單—付款—收貨。
在mvp中的迭代優化就是,如何通過其他的功能迭代優化增加用戶下單的價值?比如用戶的評論、打分、個性化、積分等這些都是在後期圍繞主線迭代去做的。脫離主線就是好好的一個電商產品不圍繞核心主線做電商,去做im系統了。
我的主線是個人成長,這就是我的核心主線,我現在的寫作、分享、訓練營都是在這個主線上的迭代優化,就類似於前面說的電商核心功能增加評論、積分功能。
第二,明確目標
我發現大多數人容易失去方向,容易迷茫的2個問題:
1個是目標太多,另一個是木有目標。
這兩種情況都不好,目標太多容易分散精力,一個抓不住。沒有目標,就會導致像只無頭蒼蠅亂撞。
所以,我們要做mvp迭代就要明確目標是什麼,自己要去到哪裡。這個目標就像大海航線的燈塔,一直指引我們前行方向。
2、知行合一法
所謂知行合一其實就是:行動、目標、內驅三者方向是一致的,這三者任何一方出現了偏差都會導致最終的效果不理想。
比如,有小夥伴說沒有動力去整簡歷作品,但是又想換工作。其實,這個問題的矛盾點就在於內驅出了問題,換工作和做簡歷作品這兩個事的方向沒有調整一致。
再拿健身來舉個例子,為什麼有的人能夠持續下去,有的人堅持不下去?是因為有的人把健身當做長期的目標,享受收益健康身體的意義,有着更強的內驅在運作着,所以,有的人能在健身中堅持下去。
我認為看行動能不能達到目標,應該重新審視設定的目標、內驅是否一致。
3、路線設置法
路線設置法,其實就是在我們找到自己大目標後,需要把它更細化的拆解為階段的目標。
例如3個月目標、1年目標等。我們在完成階段目標之後,我們要給自己有一個反饋,樹立一個階段里程碑。
比方我給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是終身成長,幫助他人。我從最初的寫作到現在的成長訓練營。我從寫作到、專欄作家和寫書的應該是算是一個階段的反饋。直到最近2022年幫助100人實現個人價值,找到人生、工作方向。現在我開始了2期訓練營,幫助了一些同學理清了自己方向。
專欄作家、寫書、幫助他人成長這些都是我的一個個階段里程碑。如果在行動中沒有一個階段反饋、里程碑激勵的話,這個過程會做的很枯燥、有的人可能會中途下車。
4、學以致用法
在我優勢組合里就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學習力。因為我發現在學習過程提升輸出比例,在輸出過程中就無形中加大了輸入的比例。
通過輸入—思考—輸出,就形成了一個學以致用的行動力的循環系統。
5、社群氛圍
最近在柿子姐的視頻號的社群里學習,真是感嘆社群的氛圍帶動太強大了。我每天看完社群內容後就立馬有衝動要錄個視頻內容。看到別人的產出讓我有着更強的行動。
通過社群的確是提升執行方法,找到一群相同興趣共同目標的人一起行動,這比一個人行動更有氛圍感,能帶動自己行動力。
2022目標
2022年幫助100人找到個人價值定位,破解危機,提升收入
關於我
我是專注個人終身成長、傳遞乾貨價值的詠姐Hellen。
35+,藝術碩士,12年職場經驗,前上市公司設計經理。
度過中年職場危機。目前是專欄作家,專注寫書、自媒體以及個人終身成長的探索。
近期相關閱讀
大齡職場打工的真相小紅書0 粉起號,10w+內容我做了什麼既然35歲會被裁,那深耕的意義是什麼?30歲時做什麼,決定35歲後如何破解職場危機?如何管理好30歲-45歲的職業階段
為什麼現在職場不願意要年齡大的?
35歲還有哪些可能?
掃碼加詠姐微信,圍觀朋友圈,回復【新手】領取免費新手指南資料,回復【社群】詠姐帶你在社群提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