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文|焦橙

當我們極不情願地進入夏天時,永遠在「超季」路上的時裝產業鏈早已切檔到秋冬模式,而路邊的風景卻還停留在春夏的時裝秀上。焦慮的當然還有消費者,心急的早已在衣櫥掛滿當季新款,只待時機成熟,隆重登場。暗暗醞釀的人正努力說服自己,無奈身上的脂肪似乎也有季節變換。討厭過季的服裝就拋棄它,討厭過季的身材就用另一個惡魔戰勝它——消費。

《一個購物狂的自白》劇照

雷蒙·威廉斯對「消費」(consume)這個「關鍵詞」進行了考證:14世紀起出現在英文中並帶有一定的消極含義,「摧毀、耗盡、浪費、用盡」。看看吧,它面具下的真實嘴臉,多麼強有力的手段:摧毀、耗盡、用盡!唯有「浪費」隱身在黑袍子的襯裡。

春夏之交,一場清倉不甩賣活動在家中進行,主題不是換季,不是衣櫥永遠少幾件衣服,而是「柜子太小」!少數精明的消費者已經發現,如今的市場上,同體積的冰箱甚至比不裝食物的其他柜子還便宜。但是,要不要買幾個冰箱裝衣服?清理完柜子,罪惡感強烈的是我這個非消費主體的大男人,至少要負責處理這些尚未「耗盡、用盡」的物品。

《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劇照

人人都扮演着消費主體的角色。當我清理茶櫃的時候,各種茶餅茶磚有三十來個,查看生產日期,最長的竟達11年之久,「小伙子,越陳越香」。好吧,讓它繼續陳下去。奇怪的是,罪惡感輕如鴻毛、微風拂面,只有一把茶壺、一壺開水發出鄙視的聲音:你們只能算一堆保存完好的樹葉或垃圾。

當人們還在使盡渾身解數搭乘各類交通工具奔赴作為「生產者」的路上,神奇地發現每一個站點都是「消費者」站,更令人驚奇的是,已經有人搭乘飛船從太空消費回來。好吧,經濟學家告訴你,歡迎來到「消費社會」,因為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工業發展、技術進步,生產已經相對過剩。聽起來像「為什麼沒有牛奶喝,因為牛奶生產得太多了」似的荒唐,「消費社會」就是這樣的矛盾體存在。假設我拎着彩色條紋編織袋,你挎着老花條紋LV帆布包,同穿「白領」走出同一個辦公樓隔間,我們絕不是同一類人。包袋的物性特徵已經幻化為符號價值,符號與意義,成為「消費社會」的顯著特徵之一。

《緋聞女孩》劇照

在《消費社會》中,鮑德里亞把「浪費」拎了出來。浪費「只是所提供的財產總量豐盛的多餘符號而已」。基於「人類在一般經濟和自然資源的開發中」的表現,「所有的道德家才與資源的浪費與侵吞展開了積極的鬥爭」,於是,「浪費始終被視為一種瘋狂、精神錯亂、本能的官能障礙」。不過,通過社會學分析來重新論述浪費這個道德觀,有了不同,「個人與社會一樣,在浪費出現盈餘或多餘的情況時,才會感到不僅是生存而且是生活」。

但還是要留一份清醒,豐盛可能只是一個神話,「庫存是缺乏的多餘,也是焦慮的標誌」,稀少之幽靈將隨時到來。至少,你應該保證「開銷在價值上先於積累和占有」。


排版:踢踢/審核:同同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生活圓桌」欄目讀者投稿文章。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三聯生活周刊》投稿郵箱

個人問題投稿
yourproblem@lifeweek.com.cn
微信公號投稿
zhuangao@lifeweek.com.cn;zhuangao2@lifeweek.com.cn
讀者來信投稿
letter@lifeweek.com.cn
生活圓桌投稿
roundtable@lifeweek.com.cn
頭條號「粉絲信箱」
toutiaoxinxiang@lifeweek.com.cn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讚、在看三連!轉載請聯繫後台。

大家都在看



▼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下單本期新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