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期銀行業財務表現與信用風險有哪些特點?

金控行業信用風險怎樣識別?

融資租賃企業資產質量幾何?

今天,我們甄選了

金融行業熱門信用研究集錦

為您一一解惑

點擊標題/圖片即可查看全文

1

構築物租賃業務受限下,金租公司業務開展及資金投放影響分析


摘要:


2021年底央行發布《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限制融資租賃公司異地展業。同時,監管部門持續向各地以窗口指導或通知等形式限制金融租賃公司的構築物租賃業務,以及15號文要求融資租賃公司不得違規向城投融資,構築物租賃業務越來越受到監管嚴格限制。從構築物融資租賃業務近年發展表現來看,其與城投公司融資活動關係密切,隨着構築物融資租賃業務規模的加速擴張,虛構租賃物、租賃物低值高賣、違約後租賃物無法實質處置等相關業務風險逐步暴露,同時增加了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控制難度。

此類嚴格限制構築物融資租賃要求的目的是倒逼金融租賃公司轉型,促進行業高質量穩健發展。同時,隨着租賃行業各項監管政策持續落地,各地區監管導向趨於統一,各省金租公司構築物融資租賃相關業務的開展將明顯受限,各省城投平台非標融資也將再受打擊。

具體來看,金租公司資金投放行業影響方面,政策約束將推動金融租賃公司構築物租賃業務持續「控增量、壓存量」,金租公司轉型發展壓力增加。在追求差異化發展的背景下,尾部金租主體業務拓展或將乏力,信用風險將進一步抬升。金租公司資金投放區域影響方面,區域資金投放規模將受區域原有融資租賃業務模式、城投融資需求及監管政策執行程度等多重因素影響,需關注融資租賃存續規模較高,債務接續壓力大的地區,同時關注區域融資環境對融資租賃業務風險的影響。租賃行業轉型影響方面,需持續關注行業分化背景下,不同資質租賃公司轉型風險。

2

首批金融控股公司獲批成立,金控行業速覽


摘要:


2022年3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了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籌)(以下簡稱「中信金控」)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金控」)的金融控股公司設立許可,上述兩家公司成為2020年9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來首批獲批設立的金融控股公司。截至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共受理了包括中信金控、北京金控在內的5家金控公司的成立申請,涵蓋中央系、地方系、民營系等多種金融控股公司類型。與此同時,廣州金控等大型金控公司亦在籌劃申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相關事宜。

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立申請及批准成立預示着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工作的持續開展,預計未來金融控股行業發展將逐步規範化,對降低金控公司經營風險也將產生一定有利影響。在此背景下,文章從信用風險評價及投資選擇視角對金融控股公司進行簡評分析。

3

市場首發——穿透產業與承租人,還原融資 租賃資產質量


摘要:


隨着監管進一步趨嚴,融資租賃行業面臨異地展業的限制以及平台類業務轉型等較大挑戰,行業整體資產質量也呈現分化。基於公開信息披露較少等因素,過往自上而下分析融資租賃企業的方式很難真正還原其資產質量的好壞,這也是市場長期關注的焦點之一。在當前個體企業信用分化加大的背景下,文章開創性採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以風險承租人為分析突破點,首次採用市場獨家數據—4000餘家風險承租人企業樣本涉及的融資租賃餘額及逾期數據作為分析基礎,計算融資租賃風險承租人業務占比以及行業加權風險資產滲透率,並以此預測行業內各租賃企業投放資產質量的分化情況,以期從融資租賃風險暴露視角為中觀行業和微觀租賃企業信用分層提供支撐,同時為融資租賃企業風險量化測算提供新視角。

4

銀行業2021年報面面觀


摘要:


文章圍繞4月中旬完成年報披露的41家商業銀行主體2021年財務表現展開分析,並對銀行業信用風險進行回顧及展望。財務表現來看,資產端方面,樣本銀行持續擴表,總資產增速雖普遍下滑但整體保持穩定;貸款端投放全面發力,信貸資產占比普遍上升,金融投資配置普遍增加,同業資產配置減增互現,資產質量整體表現向好,撥備覆蓋充足。其中大型及股份制銀行仍保持較好資產水平,但近年來城商行負面輿情不斷,從包商破產到部分城商行不良激增等,城商行對於地方經濟依賴度較高且風險管控水平參差,導致持續分化。負債端方面,與資產端變化保持同步但個體表現分化明顯,農商行主體整體增速繼續保持領先,股份制銀行增速下滑較快;在流動性較為寬鬆的市場環境下,國有大型銀行及股份制銀行加大主動負債力度,城商行及農商行在繼續獲得央行政策性工具支持的同時,積極提升債券市場融資規模,但流動性分層情況仍較為明顯。經營效益方面,樣本銀行營收較快增長,增速水平有所修復。國有大型銀行營收規模同比增長最多,農商行淨利潤增速最高,但受部分銀行拖累影響,城商行平均淨利潤規模同比收縮。城商行一方面跨區經營受限,另一方面難以與大型銀行獲得比較競爭優勢,需積極探索特色化經營進行盈利破局。資本充足程度方面,樣本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小幅提升,僅城商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有所下降,整體來看資本補充壓力得到一定緩解,資本充足率均符合監管要求,差異不明顯。

5

TLAC監管框架及非資本債投資價值分析


摘要:


2022年4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發行總損失吸收能力非資本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共10條,涵蓋總損失吸收能力非資本債券(以下簡稱「TLAC非資本債券」)的定義、監督管理機構、受償順序、減記或轉股相關條款、信息披露、信用評級、市場定價、登記託管結算等多個方面,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發行非資本債券補充總損失吸收能力提供了政策依據。文章通過梳理國內總損失吸收能力(以下簡稱「TLAC」)監管框架,TLAC非資本債券條款內容,與商業銀行其他信用債品種條款進行了對比。鑑於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違約風險極低,TLAC非資本債預期發行規模很大,建議重點從TLAC非資本債的條款設置上考察溢價水平及相對投資價值。



持中守正

秉真而立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