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源 |小樹媽媽

ID |tree2050


不知道大家對「高考釘子戶」唐尚珺還有沒有印象?

今年 34 歲的唐尚珺,曾因為2萬塊而主動從985大學退學。

後來又被多所名校錄取,但因為目標是中科大,所以復讀了 13 年,參加過 14次高考。


之前咱們曾經分享過他的故事,很多讀者都在留言中關心唐尚珺的成績,希望他能早考上心儀的大學。

現在事情有了後續,唐尚珺已經順利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了。

8月8號,唐尚珺在自己的微博曬出了交大的錄取通知書。並配文「無所謂值與不值,這只是一種選擇,對應着的一個結果。」


之前還有網友發現在平果市衡水陽明高級中學的高考表彰大會上,唐尚珺和其他考生站在一起,而他手中的牌子也顯示,他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還得到了8萬元的獎勵。


這次唐尚珺雖然沒有考入理想的中科大,但上海交大綜合實力在這裡擺着,是全國響噹噹的好大學。

我身邊一個媽媽聽說唐尚珺考到交大後,甚至說:「我家孩子要是考到上海交大,我要請全村吃餃子。」

從微博的語氣看,唐尚珺這次應該會去上海交大報道,他的故事,暫時有了一個非常圓滿的結果。

現在回看講述唐尚珺經歷的紀錄片《高十》,還是讓人覺得很唏噓,有勵志的成分,也不有讓人感慨的橋段,這一路,他承受了太多。


01

為了「改命」

他參加了14次高考


唐尚珺出生在廣西公安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他上學比較晚,2009 年,他第一次參加高考,可當時連三本線都沒夠到。


父親送他到了南寧一所技工學校學手藝。

但唐尚珺不甘心人生止於技校,他瞞着父母偷偷退了學,拿着讀技校的學費,去了欽州市的高三補習。


2010 年,復讀一年的他,只考入了一個民辦三本學校,不甘心的唐尚珺,又留下來繼續復讀。

當時很多高三復讀不但不收費,還會按上一年的考試分數,補貼復讀生一些生活費。

唐尚珺平均每月能拿到 400 多,靠着這筆生活費和暑期打工的錢,他堅持補習了很多年。

2011 年,唐尚珺第三次高考,成績剛過三本線;

2012 年,第四次高考,成績剛過二本線;

2013 年,第五次高考,過了二本線,卻沒填好志願;

2014 年,第六次高考,唐尚珺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學,但因為不是理想的學校,他選擇繼續復讀;

2015 年,第七次高考,他考入吉林大學,依然選擇復讀;

2016 年,第八次參加高考,唐尚珺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在老師們勸說下,他終於去大學報到了。


可也就在這一年,他年邁的父親,查出了癌症。

當時有學校以 2 萬塊的獎金,招收高三補習生,唐尚珺又從中國政法大學退學,繼續回高三補習。


自此,他的人生,像陷入了一個怪圈,即便考上還不錯的大學,他也邁不出去。

2017 年,第九次高考,唐尚珺只考了 570 分;

2018 年,第十次高考,他考了 619 分,繼續復讀;

2019 年,第十一次高考,唐尚珺考入重慶大學,但他依舊繼續復讀;

2020 年,第十二次高考,成績不理想,他繼續復讀;

2021 年,唐尚珺參加了第十三次高考。

去年唐尚珺高考成績尚未可知,網傳是621分,但很快唐尚珺自己發微博闢謠:


他說自己不是621,也非文科生。

他說自己接觸到的東西太少,認知太狹隘。當初不知人生可以有很多的路。

他說以為自己可以,經歷之後,才發現有些事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唯一欣慰的是,自己拼過,即便不可以,也無遺憾!


也是在2021年,唐尚珺再次拒絕了廣西大學的錄取。繼續走上復讀的道路。

有記者採訪了他70多歲的母親,老人眼含熱淚,已經不期待兒子能出人頭地,只希望他能夠正常生活。

今年唐尚珺又參加了高考,並順利被上海交大錄取。網友們根據當地錄取分數線推測他考入的是上海交大護理專業,不過沒有經過他本人證實。

但上海交大本就是綜合實力非常強的大學,無論哪一個專業,都不會太弱。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替他遺憾,因為唐尚珺今年 34歲,大學畢業後,已經要奔四了。

這幾年的就業形勢也比較嚴峻,很多公司都在裁員,他未來的路,可能還會面臨一些挑戰和落差。如果他能早點進入其他大學,現在應該會有更穩定的工作。

02

執念太深

是因為背負了太多東西


其實,論資質,唐尚珺不算差;論努力,他也足夠踏實;論結果,上海交大足夠好。

但是這段旅程還是太過艱辛,代價也太過沉重,他本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卻被執念困得太久。


一,執着於名校改變命運

唐尚珺出身在一個貧寒的農村家庭里。

紀錄片《高十》拍攝時,他的母親已經 67 歲,父親 66 歲,卻還依然出賣力氣,靠種甘蔗維持家用,給唐尚珺交學費。


家裡幾間 96 年蓋的房子,至今因為經濟壓力大,還沒做過排水,一下雨,就泥濘不堪。

在這種環境裡長大的唐尚珺,深知家庭困境,他認定知識改變命運。

這種想法本沒有錯。可唐尚珺卻用實際行動,把「知識改變命運」改寫成了「中科大改變命運」。

他眼裡只看得見中科大,認為只有這所學校,才能改變命運。

在一次醉酒中,他開始深深懷疑自己:我都懷疑那句話,知識改變命運是不是真的……


唐尚珺不明白的是,任何一場考試,任何一所大學,都不會承諾人一輩子幸福。

而高考只是手段,大學也只是人生的啟程門票。如今他順利被上海交大錄取,但人生更大的挑戰,也許是入學後、甚至畢業後才開始。

二,人生的成就,來自於知識+認知的疊加

其實,高考這 14 年,唐尚珺也曾考取過好幾次不錯的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雖然不是 211,也不是 985,但它的法學專業,在中國排名都很靠前。

吉林大學,重慶大學也都是很棒的綜合類雙一流大學。

無論哪一次,只要唐尚珺勇敢邁開步向前走,人生大概率都錯不了。

《認知覺醒》一書中說:知識和認知,是兩個體系,認知影響選擇,選擇改變命運。成長的本質,不光是學習知識,還要有清醒的認知。

反觀《高十》這部紀錄片的作者何漢立,他是唐尚珺的初中同學。


當初他畢業於廣西師範學院(現在的南寧師範大學),一所並不是很突出的大學。

但畢業後他主動抓住機會,進了廣西電視台,在那裡,他什麼都做:文字記者、攝像記者、後期責編、後期圖編等……


後來,他自費拍攝了代表作《高十》,慢慢在行業內有了名氣。

一個人,知識可以從書本中學到,但認知的提升,還要到生活中去悟。

三、看不到「沉沒成本」

其實,唐尚珺也有過短暫的「醒悟」:

他第八次參加高考後,父親被查出了肺癌,他拿着印有「喜」字的中國政法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給家人看。

可當時家人都很平靜,已經沒了喜悅。那一刻,唐尚珺意識到,這麼多年執着的復讀,好像錯了。


就像紀錄片導演何漢立說的:

父親得了癌症,將不久於人世,要是父母不在了,賺那麼多錢又有什麼意義?所以他感悟了,親情至上,名利乃身外之物,趁着雙親還在,能孝敬就孝敬。

唐尚珺悟到了這點,但他的決策,又被狹隘的認知給束縛了。

當時唐尚珺已經去讀了中國政法大學,面對父親治病,他的第一選擇,是再去復讀,以賺取 2 萬塊的獎金。

一年後父親去世,唐尚珺又重新陷入了復讀的泥潭……


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沉沒成本」,說的是人們做一件事情,只為看到結果,忽略了投入的那些不可回的金錢、時間、精力、感情等等。

理性的決策者,會計算回報是否成正比時,忘掉沉沒成本,從零開始。

唐尚珺的遺憾就在於,他的家庭、經歷給到的他認知太有限,只懂一味付出努力,卻看不到沉沒成本,導致他耽誤了最寶貴的青春時光。


03


值得欣慰的是,這兩年,在紀錄片導演的幫助下,唐尚珺開始走出原來的生活。

他會在寒暑假,幫忙拍攝、剪輯視頻,接觸一些新東西。現在他的微博,也經常會曬出自己拍攝的照片,透着積極和樂觀:



今年如果不出意外,他很快就要去上海交大報道了。希望他日後一切都順利,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也希望唐尚珺的故事對父母們有所啟發,明白孩子的培養,知識、眼界、認知,一個都不能少。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小樹媽媽,最受爸媽歡迎的育兒類公眾號,這裡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你所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微信號:tree20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