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癤(jiē)俗稱「火癤子」,喜歡長在人的臉、脖子、背部和屁股上。

它最開始只是一顆紅腫的小硬結,但會逐漸變大,也會越來越疼。一般長到兩到三天後,硬結會變軟,摸上去有波動感,硬結的中心會出現黃白色小膿栓,如果膿破了就會排出膿液,炎症才會有所緩解。

那既然是顆討人嫌的「痘痘」,為什麼不能擠?

因為癤是由細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皮膚毛囊所導致的。癤本身感染的部位比較局限,如果突然擠壓,就可能導致細菌感染擴散,進而引發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

例如長在鼻子周圍的癤如果被擠壓,則有可能導致顱內感染。因為鼻子及周圍區域屬於「危險三角區」,這塊區域下有很豐富的血管,這些血管可以通往顱內。

從兩個嘴角到眉心連線的區域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如果擠壓這個區域導致細菌擴散,由破口侵入血管,就可能引起顱內感染髮炎,人會出現寒顫、高熱、頭痛、嘔吐、昏迷等病症,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的話,可能會危及生命。

這種情況雖然不是說擠了就一定會發生,不過一旦發生後果就會很嚴重,因此再遇到火癤子,就不要再用手擠啦。

長了火癤子怎麼處理好得最快?

如何預防火癤子的發生?

火癤子長在屁股上該怎麼辦?

癤可用的外用藥膏有哪些?

試試在丁香醫生 App 搜索「癤」

獲得更多癤的相關知識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前往 App 查詢

👇👇


百科作者


丁香醫生健康百科團隊


審核專家


林萍萍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皮膚科



策劃製作


策劃:Terry | 監製:BruceLi

排版:栗子

封面圖來源:丁香醫生內容團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