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塵4x / 圖)

全文共1569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現在有了互聯網法院,和一系列工具,訴訟從固定證據到起訴、審理,都可以在線上進行,大大降低了訴訟成本。如果網友認為自己權利被侵犯,可以去起訴索賠。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文|辛省志

責任編輯|陳愷辰

近日,一則「游泳世界冠軍在酒店游泳遭工作人員暴力威脅」的消息上了熱搜。沒有想到,不少網友卻紛紛譴責「被威脅的」游泳冠軍,原因在於,她此前曾在酒店泳池直播,衝突的起因正是工作人員要告知其不可這麼做。

游泳時,人們只穿着泳衣,比較暴露,一般來說不會希望自己的形象傳播出去,暴露於網絡眾目睽睽之下。因此,泳池通常都不允許拍照錄像,更不用說直播了。如果一定要播,應該事先徵得泳池管理者和在場游泳者的同意才行,否則就侵犯了其他游泳者的隱私權。正因此,網友更多批評指向在公共泳池搞直播的世界冠軍。

在「全民直播」的時代,這種無視他人權益、隨意直播的現象比比皆是。有播主直播街頭搭訕異性,在遭到拒絕後仍緊追不捨,評頭論足,甚至出言不遜。有消費者在理髮店被4台手機直播剪髮過程,制止時還被理髮師嘲笑:「又不是明星,普通老百姓怕啥?」甚至還有醫生直播病人治病的過程。

普通老百姓的隱私權和肖像權難道就不需要保護了嗎?民法典規定,任何自然人都享有隱私權和肖像權。除非法律規定的例外情形,或者徵得權利人同意,否則,公開他人的隱私和肖像都是侵權行為。民法典規定,為了實施新聞報道或者展示特定公共環境,不可避免地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可以不經過同意。但除此之外,人們置身於公共場所,一般不會同意自己的行蹤和形象隨時被直播到網絡上。

公共場所隨意直播和拍攝,還可能擾亂公共秩序和公序良俗。上海警方近日通報,一名女子在上海地鐵車廂內只穿內衣供人拍照,引起圍觀,查明是某內衣品牌的經銷商為了宣傳產品而製造噱頭。還有廣告公司為了拍攝視頻,派幾輛車在高速公路上並排占據所有車道,緩慢行駛,為前方的拍攝車輛清場。

直播亂象背後的本質是對權利邊界的逾越。播主直播的權利是有邊界的,就是不能侵犯其他人的權利。在直播中如果拍到其他人,應該徵得他人的同意。然而,不少人把直播當成賺錢的捷徑,他們往往不會顧及別人的權利,甚至為了流量而不斷試探底線,故意去拍攝他人的形象,甚至故意去激怒別人。與此同時,公眾權利意識覺醒,這種肆意的直播必然遭到越來越多的反對,引發越來越多的衝突。

解決直播亂象,需要直播者自律,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侵犯他人權利。被侵權者也可以通過協商、訴訟等渠道獲得賠償。現在有了互聯網法院,和一系列工具,訴訟從固定證據到起訴、審理,都可以在線上進行,大大降低了訴訟成本。如果網友認為自己權利被侵犯,可以去起訴索賠。

街頭搭訕等侵權直播的泛濫,根源於激烈的流量競爭。為了更高的流量以及背後更多的利益,播主們不斷追逐熱點事件、追求在形式上標新立異,以吸引網友的眼球。如果一種新的直播形式引起了用戶的興趣,觀看者多,就會被平台算法推薦給更多用戶,得到更大的流量,帶來更多收益。但這種直播形式會很快被其他播主複製,形成同質化的競爭。這迫使播主不斷尋求新的形式,甚至不惜試探底線。

解決這一亂象,直播平台應該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平台需要建立機制,切斷侵權直播者的利益鏈條,讓侵權者不能從侵權行為中獲得任何收益。比如,平台可以建立快速的投訴處理機制,一旦有用戶投訴某個視頻或者直播侵權,迅速受理並核實,該下架就下架,該停播就停播。如果侵權達到一定次數,可以封掉播主的賬號,禁止其使用平台。在與直播者的平台使用協議中作出這樣的約定,直播平台可以對直播者有很強的約束力。

網絡直播成為風口,有不少人氣主播收入頗豐,直播平台也受益於直播帶來的巨大流量。但追求流量時,有些底線始終不能突破,那就是必須尊重他人的權利,遵守公序良俗。

其他人都在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