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歡迎關注凱萊英藥聞

2022年9月9日,賽元生物(「CellOrigin」)宣布與齊魯製藥已達成一項全球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製造和商業化一種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衍生的嵌合抗原受體巨噬細胞 (CAR-iMAC),用於癌症免疫治療。此次合作將充分發揮雙方優勢,整合互補的技術和專長,結合行業領先的研發、製造和營銷能力。雙方將在新藥開發和商業化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推動CAR-iMAC管線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關於賽元生物

賽元生物長期專注於 iPSC 衍生的先天免疫細胞及其在新型癌症免疫細胞中的應用。公司擁有 iPSC 衍生的 CAR-Macrophage 的專有技術,以充分釋放 iPSC 衍生免疫細胞的潛力。這些細胞具有高度可編輯性、可擴展性和克隆性。針對影響巨噬細胞(MAC)體內功能有效性的因素——吞噬、極化、趨化,賽元生物採用技術模塊逐個探究的方式,進行了深入研究與技術優化,現已累積針對不同功能提升的系列產品,為後續產品管線升級及臨床轉化奠定了紮實基礎,使其更好的應用於腫瘤免疫治療。

據官網資料顯示,目前賽元生物已針對血液瘤和實體瘤建立起6條研發管線,均處於臨床前階段。2022年7月,公司宣布獲得崑崙資本新一輪投資,用於開發其目前的 iPSC 衍生的先天免疫細胞,如 iPSC-CAR-Macrophage。此前,賽元生物還獲得了舒蘭健康和Nest的生物風險投資。

關於CAR-iMAC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是免疫抑制細胞和細胞因子網絡的核心,在腫瘤免疫逃避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巨噬細胞分為兩個主要亞群,即M1和M2巨噬細胞。M1巨噬細胞是抵抗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線,M1巨噬細胞還保持強大的抗原呈遞能力,誘導強烈的Th1反應。相反,M2巨噬細胞在限制免疫反應、誘導血管生成和組織修複方面起着關鍵作用。因此M2型巨噬細胞的存在與促腫瘤活性相關,而M1型巨噬細胞的存在與抗腫瘤活性相關。

比起T細胞和NK細胞等免疫細胞,巨噬細胞可能在免疫抑制性微環境中更容易浸潤腫瘤,為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的機會。

2016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專家發表研究性論文,採用靶向HER2的CAR對巨噬細胞進行改造,並使用小鼠模型驗證了CAR- iMAC(CAR-M)細胞對腫瘤的良好殺傷效果,並發現HER2-CAR-M能夠將M2巨噬細胞轉化為M1巨噬細胞,誘導炎症性腫瘤微環境,增強T細胞的抗腫瘤細胞毒性。

2020年,浙江大學的專家首次報道了CAR-iMAC在抗腫瘤免疫細胞治療中的應用:表達CAR的iPSCs能分化為巨噬細胞樣細胞,在無抗原的情況下,CAR-iMAC更接近M2極化狀態;在存在特異性抗原的情況下,CAR介導的信號促進了CAR-iMAC的吞噬作用,並導致CAR-iMAC向促炎的M1型的轉化。證明iPSC來源的巨噬細胞可能成為髓系腫瘤免疫治療的重要細胞來源。

相較於CAR-T,CAR-iMAC的優點包括:

CAR-iMAC能降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比例,影響MAC的細胞表型,對腫瘤的治療有積極作用。

CAR-iMAC除了具有吞噬腫瘤細胞的作用外,還具有促進抗原提呈能力和增強T細胞殺傷的作用。

與CAR-T相比,CAR-iMAC的循環時間有限,非腫瘤靶向毒性較小。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13款在研的CAR-iMAC,其中兩種CAR-iMAC的臨床試驗已經獲得FDA的批准,分別是CARISMA的CT-0508,目前正開發用於復發/難治性HER2過度表達的實體瘤患者;另一個是MaxCyte的MCY-M11,目前正開發用於復發/難治性腹膜間皮瘤、卵巢癌等適應症。

感謝關注、轉發,轉載授權、加行業交流群,請加管理員微信號「hxsjjf1618"。

參考資料

1、公司官網

2、Klichinsky M, Ruella M, Shestova O, et al. Human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acrophag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20, 38(8): 947-953.

3、Zhang L, Tian L, Dai X, et al.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macrophage cells with antigen-dependent anti-cancer cell functions[J].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0, 13(1): 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