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路不通、燈不亮、樓不高,到杭派民居白牆黛瓦,靈動山水韻味悠然……這是餘杭村莊十年蛻變的真實寫照。

十年來,生態環境保護、美麗鄉村建設、集體經濟壯大,餘杭的鄉村紛紛「起舞」。



▲徑山鎮茶園

▲苕溪營地


「晴空仰見浮海蜃,落日下數投林鳶。」千年前文豪蘇軾途經徑山村留下優美的詩句,而千年後的徑山村依舊綠水環繞、禪意悠遠。

得益於十餘年來美麗鄉村建設與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徑山村通過村企合作等形式大力發展以「茶」為核心的產業生態,將歷史底蘊融入農文旅中,以人才為引擎,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鄉村振興之路,讓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描繪共同富裕新模式。




▲俯瞰「禹上稻鄉」共富體

▲「禹上稻鄉」宋韻國風秀


從苕溪上空俯瞰「禹上稻鄉」共富體,南擁南湖,倚靠未來科技城,北部8個村,包攬了3萬畝永久性基本農田。

這裡從「稻」出發、以「創」為核,依託規模流轉、集成創新、數字化改革等多元路徑,打造苕溪以北八村聯合體,聚力發展農文旅、飛地聯建新業態,加速苕溪南北同頻共振。金秋時節,田間飄起稻香,顆顆飽滿的稻田一片金黃。這份豐收的喜悅,惠及北部8村、71.8平方公里的家家戶戶。




▲傍晚的夢想小鎮

▲葛巷未來社區24小時圖書館


傍晚的夢想小鎮共富帶,村民們三三兩兩或健身鍛煉,或聽戲唱歌。

在這份閒適和幸福的背後,離不開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盤活集體資產,讓曾經的糧倉變為良倉,百姓的口袋鼓起來,精神富裕也緊隨其後,幸福生活的夢想被無限放大。




▲和睦水鄉濕地

▲水上婚禮


北有水鄉,中有集鎮,南有山區。閒林和睦水鄉共富帶由民豐村、聯榮村和西溪源村組成,由北至南串聯起了水鄉、集鎮和山區,讓單打獨鬥變成抱團發展,各村整合自然景觀、特色美食和配套設施,建設水鄉振興聯合體,打造「享自然景觀住舒適農居」為一體的風光旅遊新路徑——這是未來可期的探索。











這十年,在土生土長的餘杭人心中,曾經荒地上的雜草漸漸被拔除,水面上的泥淖被清理,逐漸顯現出一幅豐收的模樣。餘杭從山水田園裡邁出的每一步,都是邁向共富的一次探索和突破。我們日復一日觀賞着、感受着、翻閱着眼前的天然大書,對它在每個瞬間裡的細微變化深感痴迷,對它未來的圖景甚為憧憬。


●杭州第三大交通門戶!杭州西站今天正式投運!
●138秒,帶你從杭州西站出發!
●實用!杭州西站「交通導引」來了!快收藏!

來源 | 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吳一靜

攝影 |應召平等

編輯 | 周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