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菜市場
有着新鮮蔬果各類服務
口袋公園
裝着可親的日常生活
……
步行15分鐘
遇見撲面的人間煙火氣

今天

人民日報刊登

《南京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

這個「圈」
究竟有多便民?
跟着胖布一起來看看

近年來
江蘇省南京市着力打造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生活圈中

診所、學校、藥店、健身點、

市場、幼兒園等應有盡有

顧樹榮 攝

便民服務圈

美食廣場、家政維修、新農貿市場……

多種服務提供便利

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五老村社區的「科巷新市集」,2020年通過升級改造,為周邊居民提供一站式生活解決方案,成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巷新市集分兩層,共8000多平方米。一層門廳布置着時尚藝術畫,進門處是眾多潮牌連鎖店,再往裡走,左側是美食廣場,右側是便民服務區,不僅提供月嫂、保姆、保潔等家政服務,家電、水衛器具等維修服務,還有供應各種日用品的百貨超市,處處展現出城市的煙火氣……

如今逛菜場就像逛商場

一逛就是大半天


共治共管圈

物業公司、專業人士、社區居民……

有事一塊商量解決

今年6月,鼓樓區回龍橋社區引入「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社區規劃師」項目。
「就是在這個會議室,我們商量了一次又一次。」在社區二樓的一間會議室,居民孫明芳指着當時開會的圓桌說,區商務局、社區、社區規劃師與居民代表經過討論,提出分時段、分人群,提高整個社區複合利用的空間價值。例如,增加流動餐車,檔口狹小、人流密集的店鋪根據供應內容早中晚錯時經營等等。
「我們根據協商結果,優化片區總體業態:充分挖潛鄰里中心前的小廣場,將其整合為多功能場地。許多沿街店鋪也開始嘗試「一店多能」,居民購物、代收快遞兩不誤。」社區規劃師、南京市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主任鄭曉華介紹。

智能商業圈

購物少排隊、食品可溯源、商戶能打分……

信息賦能事事簡單

夜幕降臨,位於朝天宮街道的「網紅店」李記清真館門口排起了隊。家住評事街小區的居民楊宇卻直接走進門,兩分鐘後便拎着打包的晚餐——一份鍋貼、一份牛雜湯,輕鬆離開了。

店門口排起長隊,楊宇為什麼能快進快出?這是因為該店加入了朝天宮商戶自治協會,運用了信息化管理。

朝天宮街道挨着南京新街口,共有2760多家商戶,是小微商戶密集的商業街區。去年8月,朝天宮商戶自治協會成立,目前已有1000多家商戶入會,通過信息化手段賦能經營、加強管理。協會結合居民與商戶的實際需求,開發出「街坊」小程序,目前部分商戶正在進行試點。
在熙南里歷史文化休閒街區的雲中谷悅咖啡館,信息化已滲透到商戶自治的各方面,大多數在售商品除了商品碼外,還有「食品安全溯源碼」,用手機一掃,原產地、處理法、烘焙度等信息一目了然。

宜居生態圈

歷史街區、口袋公園、休閒空間……

添彩添綠處處美觀

建鄴區莫愁湖街道文體社區所在的南湖片區,是南京第一個集中居住式片區。去年9月,街道開啟「南湖記憶」城市更新計劃,對南湖東路沿線進行微改造。
如今,街區不僅有很多老字號商鋪,還吸引了不少網紅店入駐——街區營收增長了5倍以上,還成為沉浸式親子教育的互動場所。

據南京市商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志超介紹,多個街道、社區還利用閒置空地,建成一個個口袋公園。
比如:江北新區泰山街道大華社區擁有4.2萬居民,社區利用「金角銀邊」因地制宜建成了8個口袋公園,步行5到10分鐘可走到,社區綠化面積超過40%,居民們時常帶着帳篷在家門口露營……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範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未來
家門口的生活
將更加便利
期待ing

內容來源丨人民日報

編輯|巢宸舒

校對| 桂宇

責編 |錢奕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