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法治日報刊登
🔽
十年間
全市刑事案件總量下降50%
2021年
全市八類嚴重暴力案件、
盜竊案件、電信詐騙案件
發案數實現「三下降」
刑事案件、侵財案件、電信詐騙案件
破案率實現「三上升」
社會治安滿意度和公安隊伍滿意度
均列全省第一
群眾安全感達99.19%
……
南京市公安局始終把滿足人民需要作為平安建設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辦大案,嚴懲暴力犯罪,又注重辦小案,回應民生,為平安南京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連續5年蟬聯全省公安綜合績效第一。
系統實施現代警務戰略
偵查破案能力顯著提高
「新型案件尤其是電信詐騙案件等網絡犯罪案件,已經成為刑事犯罪的主要形態。」說起十年來的變化,幹了27年的老刑警、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紀聖智感慨萬千。
據了解,南京市今年在打擊電詐案件上確立了「三個1000」目標,即100人以上犯罪團伙要打10個、50人以上團伙要打20個、20人以上打50個。「目前任務已經超額完成。」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張蔚說,截至今年8月,全市不僅抓獲犯罪嫌疑人3500多人,而且成功攔截即將打款的潛在受害人近萬人,避免直接損失5000餘萬元。目前已經有10家商業銀行及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實體化入駐反詐中心,築牢了守護群眾「錢袋子」的第一道防線。
十年間,南京刑偵破案打擊的責任主體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刑警支隊對全市偵查破案總牽頭、負總責,刑事打擊任務一律由專業偵查隊伍承擔,不得與派出所捆綁掛鈎。隨之,破案打擊的工作成效也發生顯著變化,目標鎖定在了「命案必破、大案快破、小案多破」。目前,命案平均用時大幅縮短,小案破案率顯著提升。
南京市1000多萬常住人口,十年前全市刑事案件有10萬餘起,去年已經降到5萬餘起。與此同時,犯罪職業化、智能化、跨境跨區域特點越來越明顯,破案打擊已經不局限於本地犯罪,刑偵部門參與到社會治理、危機應對的領域越來越寬、參與度越來越深。
「在刑事案件發案持續下降的背景下,打擊處理的犯罪嫌疑人數量卻比五六年前較大幅度增加了,說明我們打擊質效有了顯著提升。尤其是在打擊跨區域侵財犯罪方面,相關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全省前列。」紀聖智介紹,其中有不少案件都是從「小案」進行串並破案,順藤摸瓜破獲團伙犯罪大案。
情指行一體化合成作戰
八類案件始終保持全破
「當前大量案件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刑偵的機制、理念、打法隨之變革,現在已經形成了情指行一體化合成作戰模式,科技支撐的效果更加凸顯。」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刑警大隊大隊長韓霆說。如今,江寧公安刑警大隊已經建成2500平方米的技術樓,並被公安部評為全國示範刑事科學技術室。
據悉,今年以來南京公安累計破獲各類案件1.5萬餘起,抓獲刑事作案成員1.72萬人,同比分別上升49.6%、52.3%;
刑事發案同比下降6.9%,尋釁滋事、非法拘禁、聚眾鬥毆等案件下降至近5年最低值。
2022年公安部、省公安廳部署開展「百日行動」以來,全市刑事、治安警情總數環比下降6.3%,尋釁滋事警情環比下降23.8%。
不斷提升整體警務效能
守護轄區平安保障民生
南京公安已經
將社會治理理念
融入平安建設各項工作中
地處南京主城區北部的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邁皋橋派出所,轄區實有人口超19萬人,其中僅邁皋橋地鐵站廣場區域,日均人流量就達10萬以上,治安環境紛繁複雜。今年年初至8月31日,該所累計接警總量9909起,由案件延伸的社會治理工作面臨着長期挑戰。
該所在抽調警力加強巡邏防控、打擊犯罪的同時,動員社會力量組織平安守望、組織優秀民警作為「社區講師」定期開展社區宣防,轄區幾乎所有物業、店主、城管、環衛人員都成了「石城百姓」治安志願者。
「要讓每位民警都樹立『認真辦好群眾小事、主動服務保障民生、全力守護轄區平安』的自覺意識,千方百計將破小案工作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邁皋橋派出所所長甄現凱介紹,截至9月14日,該所今年刑事、治安案件發案量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12.3%,其中民生小案刑事案件下降18.7%,破案率提升至50.75%。
目前,南京近90%的社區警務室與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合署辦公,813個「警格」與「網格」無縫對接;
市局層面成立兩個情指中心,14個警種和各板塊建立情報指揮室,全市所有派出所組建綜合指揮室;
法制垂管改革全面到位,刑事案件實現「兩統一」,實質審核率達100%;
加強指揮、通信和力量合成,一般、較大敏感、重大緊急警情到場時間分別提速43%、60%、53%。
內容來源丨法治日報
圖片來源丨南京警方、汪春
編輯|巢宸舒
責編 |錢奕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