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蹭熱點提供什麼價值?
//如何蹭熱點?
是否可以寫?有沒有東西可以寫?
這幾乎是追熱點的時候,拿到熱點話題首要發問的。
本質上這就是由於這類熱點事件與我們公眾號的調性是否相符合,要蹭熱點,一定是要找與自己公眾號的調性相貼合、相關聯的才行。
其次就是判斷是否會觸及底線?
公眾號積累一定流量後,相應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公共責任,每一個觀點都能形成一定影響力,同時也應當運用這樣的影響力做有益社會的事。
②內容觀點與獨特
一篇內容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並且抓住人心,一般是由於滿足了兩大要素:觀點與獨特。
「觀點」在每一篇追熱點的文章中,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是靈魂了,同一樣事情各個號都在寫大家憑什麼要關注你?靠的就是你的觀點足夠「獨特」。
至於怎麼算獨特呢——「要比別人高半點」,也就是說你要在大部分人都認同的一個觀點基礎上去深挖一些讓人耳目一新的點,而不是說去「標新立異」。
換言之,這裡的獨特需要基於一定的內容深度。
內容深度是需要醞釀而不是隨意借鑑甚至抄襲的東西,具有感染力與影響力的內容,可以有趣,可以套路,並不是單單指內容要煽情,而是要經得起大眾對於產品價值的觀念思考。
找到觀點之後,就是對觀點的不斷論證加強,尋找案例加以佐證。
③內容形式
有時,熱點過于敏感,不宜於直接寫觀點文,這時我們可以選擇在形式上創新對強硬的觀點進行軟化。
從相較客觀角度去描述事實,或是隱晦地借物喻人。當然有時免不了被「意外刪除」,該跪咱還是得跪。
對於某些年度性熱點,觀點大都老套沒有心意,再繼續套用用戶反而會產生排斥心理,這是可以反向思維。
比如保研季,大多數內容生產者會站在保研者的角度去講述如何保研,如何努力。這時,如果我們選擇站在未保研人的角度上考慮,提出「朋友圈沒保研的都在幹什麼」,反而會得到不錯的反響。
④標題
標題對於公眾號這個平台來說,幾乎可以算是一篇文章的「門面」了。(當然還有封面的質量)
蹭熱點的推文,標題務必要提到熱點的相關內容,同時還可以添加一些「敏感詞」,也就是一些能夠引發讀者好奇或者其他情緒的字詞。
有時候,即便推文本身內容主題與熱點無關,也可以在標題上選擇添加一些可以聯想到的熱點詞彙,在文章開頭加以解釋,小蹭幾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