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旗揚新聞解析2022.07.11(一)


中美外長巴厘島會晤五小時,雙方均認為此次交流坦誠高效
來源:環球時報2022-07-11 07:22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9日在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後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新加坡《聯合早報》10日稱,這是兩人去年10月在羅馬會晤後,再度舉行面對面會晤。《環球時報》記者從前方獨家了解到,中美都對此次會晤高度重視,雙方在會晤中的交流全面、深入、坦誠、高效,溝通非常充分。
中國外交部網站發布的消息顯示,中美雙方都認為,此次對話是實質性的,也具有建設性,有助於增進彼此相互了解,減少誤解誤判,並為兩國未來高層交往積累了條件。
王毅在會晤中說,當前,中美關係仍未走出上屆美政府製造的困境,甚至還在遭遇越來越多的挑戰。中美關係的歷史敘事被人為歪曲,現實狀況被所謂「政治正確」所綁架,發展方向面臨被進一步引向歧途的危險。根本原因是美方的對華認知出現了問題,由此制定的對華政策自然也偏離了正確軌道。美國對華政策中的一些自相矛盾和言行不一,從深層次反映出美方的世界觀、中國觀以及中美歷史觀、利益觀、競爭觀都出現了嚴重偏差。許多人由此認為美國正患上越來越嚴重的「中國恐懼症」。如果任由這種「威脅膨脹」發展下去,美國對華政策將是一條走不出去的死胡同。
----------------------
對於藍隊來說,也就是對於二戰霸主來說,他們的第一敵人不是中俄,而是盎撒勢力。因為我們仍然在堅定維護二戰秩序,在維護他們賴以統治世界的工具。這當然對我們有好處,同時我們也希望在現有的二戰體系內獲取更多的話語權。
而對於盎撒霸主來說,他們的第一敵人也不是中俄,而是資本集團,這一點特朗普很明確很公開的說過。
但是,中俄是這兩個霸主集團的第二威脅,所以在對付中俄問題上,他們的立場又是一致的。他們在爭奪(白隊)或維護(藍隊)國際控制權的同時,一起打壓第二對手中俄。
所以,我們要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進行分化瓦解,叫他們誰也吃不掉誰,讓他們在爭鬥當中互相消耗、衰弱下去。所以,誰下風,我們就支持誰一下。比如我們上次一下子宣布採購292架空客大飛機,但是波音一架也沒有,這在以前是很少見的。白宮想解除對華產品關稅,但是美國本土保守勢力(台面人物是戴琪)堅決不同意。那好,我們就叫你難堪一下,看美國波音和美國工人如何施壓。
日媒反思安倍遇刺安保漏洞
來源:環球時報2022-07-11 06:43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張杰楊晨環球時報記者劉揚】編者的話: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身亡,成為戰後日本第一位被暗殺的(在任或前任)首相。前海上自衛隊員山上徹也使用自製簡易槍械完成了這次刺殺。現場視頻曝光後,安倍這位日本前首相的安保工作引發廣泛質疑。中國專家認為,根據現場視頻和司法解剖報告,襲擊者能打中安倍要害,有一定巧合成分,但鬆懈的警衛仍然要負主要責任。
現場安保飽受質疑
安倍遇刺後,現場安保工作廣受批評。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9日報道,專家認為,日本選戰當中的安保難度較大,與其他國家相比,對槍支的警備仍有極大改善空間,警察當局也急需完善警備制度。
----------------------
日本很清楚,安倍被刺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一個巧合或許是巧合,多個巧合同時出現,那就不是巧合了。安倍到奈良是突然改變行程,那麼多安保人員擋不住一個殺手的刺殺,尤其是第一槍過後,安保人員居然沒有反應,讓殺手從容開第二槍。安倍中彈後,隨行人員當安倍是心梗發作了,還特碼進行胸部心肺復甦按壓,這都是誰教的?
但是,日本現在只能把這件事當做是意外,防止國內右翼民眾出現激烈反應,造成國內混亂。說兇手可能有「神經不正常」的地方,是孤狼作案。警察也來攬責,就是想把這件事當意外壓下去。
旗揚新聞解析2022.07.12(二)

加拿大決定將「北溪-1」渦輪機歸還德國,烏克蘭召見加使館臨時代辦
來源:環球網2022-07-12 08:14
【環球網報道記者張江平】加拿大決定歸還德國「北溪-1」天然氣管道部件渦輪機一事持續引發關注。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地時間11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發帖稱,加方的決定是對俄制裁施壓方面「不可接受的特例」。
報道稱,澤連斯基當天在Telegram發布的視頻中稱,「對於對俄制裁方面完全不可接受的特例,(烏克蘭)外交部不得不召見加拿大駐烏代表」。他還在視頻的配文中稱,加拿大的決定會引發許多其他問題,加方仍可改變這一決定。
據烏克蘭獨立通訊社報道,烏外交部11日發布聲明稱,當天召見了加拿大駐烏克蘭使館臨時代辦,呼籲加方重審作出的決定。
---------------------
俄羅斯對北溪1的檢修是例行檢修,但是不排除作為藉口想對德國施壓。正好加拿大把這個渦輪機作為籌碼,不想給俄羅斯。那很好啊,我檢修期間你還不給我,那我以後說不定就沒辦法繼續供氣了。實際上,給了,俄羅斯也不一定按時恢復供氣,但是這下有了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那麼,在當前德國儲備冬季用氣的重要時刻,本來北溪1已經在減少供氣量,以後要是不能按時足量供氣,那德國今年的冬天就太難過了。加拿大扣住渦輪機不還,卡的不是俄羅斯的脖子,而是德國的脖子。所以只好認慫,先把渦輪機還給德國,德國再送給俄羅斯。

普京簽總統令允許烏克蘭人獲俄國籍烏方稱侵犯烏主權
來源:海外網2022-07-12 14:09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7月11日報道,根據俄羅斯總統普京11日簽署的一項總統令,任何烏克蘭公民現在都可以依據一項簡化的安排申請俄羅斯國籍。這項措施也適用於長期生活在烏克蘭的無國籍人士,以及早些時候得到俄羅斯承認獨立的頓巴斯地區兩個共和國的公民。
報道稱,烏克蘭公民現在可以在無需滿足已在俄羅斯生活5年、擁有收入來源或通過俄語考試等條件——通常外國人在申請加入俄羅斯國籍前需要滿足這些條件——的情況下提出入籍申請。
報道指出,這項總統令修改了此前專門提供給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公民以及在俄烏衝突開始以來幾乎一直由俄軍控制的烏克蘭南部兩個地區居民的入籍程序。
---------------------
普京的這個做法是非常得人心的,但是在烏克蘭政府看來,或者反俄國家看來,這是非常歹毒的一招。一方面是把烏克蘭親俄人士都拉到俄羅斯這邊保護起來,另一方面是讓烏克蘭兵源來源進一步枯竭。如果烏克蘭境內親西方公民都逃到歐洲去了,親俄人士都加入俄羅斯籍了,那烏克蘭還有人嗎?西方說一直打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真是要變成現實了——不是向西逃難了,就是向東加入俄羅斯了,剩下的都被打死了。
現在,烏克蘭從網吧、夜總會、海灘、街頭到處抓壯丁,只要不超過60歲,都被抓去當兵送往戰場,號稱百萬大軍。繼續這麼下去,烏克蘭真的國將不國。
旗揚新聞解析2022.07.13(三)
葬禮過後,各界複雜評說安倍:留下什麼遺產,是否應該國葬
來源:環球時報2022-07-13 06:30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派記者岳林煒環球時報記者邢曉婧】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葬禮12日下午在東京舉行。在哀悼的同時,日本各界對這位政治強人的評價呈現出複雜化。安倍當天的葬禮為家族私人葬禮,而非國葬。「是否應該為安倍舉行國葬」引發爭議。據日本《朝日新聞》12日報道,自民黨內最大派閥「安倍派」代理會長下村博文要求為安倍舉行國葬,並警告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如果在安倍去世後輕視、疏遠「安倍派」,他將失去自民黨核心保守層的支持。但不少日本網民認為,安倍生前留下多起未解的政治醜聞,為這樣的政治家舉行國葬不合適。香港「亞洲時報」網站12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當安倍的遺產被冷靜地評價時,他最突出的貢獻可能就是草率地扭轉和平主義的日本,將其拖回到軍國主義的過去。」
--------------------
站在日本角度看,安倍晉三是可以享受國葬的。但是,安倍被刺是有其他原因的,所以日本想把事情就此了結,連降半旗都沒有,免得刺激遠方的黑手。在日本「國家正常化」大業未成之時,在安葬安倍問題上還是低調好。
我估計,等日本目的達成,給安倍補一個國葬不是難事。

【註:日本昨天宣布,秋後為安倍舉行國葬。九月份日本修憲。】

極不尋常!外媒:美前國家安全顧問承認自己「曾幫助策劃外國政變」
來源:環球網2022-07-13 10:43
【環球網報道】近期,美國就2021年1月6日國會山騷亂事件舉行聽證會。綜合美國《國會山報》、英國路透社12日報道,曾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擔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博爾頓當天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說,精心策劃政變「不是特朗普行事的方式」,他為特朗普開脫時還「現身說法」,承認自己曾幫助策劃其他國家的政變。路透社稱,美國官員公開承認他們參與煽動外國動亂是「極不尋常」的。
據《國會山報》報道,博爾頓當地時間12日接受CNN採訪時說,他不同意特朗普企圖發動政變這一「前提」,該行動需要精心策劃,而「這不是特朗普行事的方式」。
博爾頓稱:「作為一個曾經幫助策劃政變的人——不是在這裡(美國),而是在其他地方——(我知道)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而他(特朗普)沒有這麼做。」
據路透社報道,當CNN主持人問「幫助策劃政變」具體是指什麼時,博爾頓稱「不打算談具體細節」。但他之後在採訪中提到了委內瑞拉,「結果證明並不成功。並不是說我們與政變有多大關係,但我看到反對派推翻非法選舉的總統時需要做什麼,他們失敗了。」
----------------------
博爾頓這麼說,只是讓自己為特朗普解脫罪名更有說服力。
這也印證了我之前對委內瑞拉之亂的內幕判斷,那就是:委內瑞拉之亂是美國本土盎撒勢力支持的,不是華爾街支持的。因為,委內瑞拉之亂發生後,藍隊的媒體就不斷曝瓜伊多的黑幕。對於委內瑞拉超市貨架空空的傳言,美國資本媒體親自去實地採訪闢謠。現在,瓜伊多去餐廳吃飯,都能被委內瑞拉民眾打出來,下場比較慘。不過馬杜羅算是比較寬容了,沒把他抓起來。
旗揚新聞解析2022.07.14(四)

一夜風雲!美通脹數據再「爆表」 ,拜登緊急發聲!將加息100個基點?
來源:央視財經2022-07-14 09:11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即CPI的同比增幅升至9.1%,顯著超出市場預期並創下近41年來的峰值。這份數據迅速推升了市場對於美聯儲本月激進加息至少75個基點的預期,紐約股市三大股指承壓下跌。截至收盤,道指跌0.67%,標普500指數跌0.45%,納指跌0.15%。從行業來看,航空股周三齊跌。達美航空公布的財報顯示,雖然公司二季度營收高於預期但盈利不佳,且燃料價格和運營成本高企持續擠壓利潤空間。
美國6月CPI同比增長9.1%市場關注美聯儲激進加息100個基點可能性
美國勞工部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CPI環比增長1.3%,同比增長9.1%,同比增幅創近41年來新高。其中,汽油、住房和食品價格漲幅最大。這份「火熱」的通脹數據公布後,市場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預期迅速升溫。根據互換合約市場表現,美聯儲本月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已被投資者完全消化,而加息100個基點的概率已上升至75%。
美國總統拜登於當地時間7月13日對高通脹報告置評,稱這數據令人無法接受,同時辯解稱,本月油價出現下降,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也應該相應降低。
美聯儲褐皮書:消費者需求放緩跡象增加
美聯儲周三發布反映美國經濟運行狀況的褐皮書。這份報告顯示,自5月中旬以來,美國經濟活動整體保持溫和擴張,所有地區都出現物價大幅上漲的情況。部分地區的報告顯示,消費者需求放緩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其中5個地區擔心經濟衰退的風險增加。這種對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的擔憂情緒也體現在債市,兩年期與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周三繼續保持倒掛,且倒掛程度加劇。兩者息差一度擴大至近22個基點,創2000年以來之最。
------------------------
雖然沒到我說的兩位數,9.1也夠嚇人了。美聯儲兩次加息都沒能把通脹指數壓下來,原因我已經說過多次。當然,不能說加息就沒用,如果不加息,通脹可能再就兩位數了。但是,美國這次通脹不是單一因為貨幣超發而引發經濟過熱發生的,那是多種因素疊加造成的。光加息不能完全把通脹壓下去。現在,白宮政府在按另外兩個葫蘆,一個是國際油價,一個是糧食食品價格。
很多人認為美聯儲會繼續激進加息,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一旦其他兩個葫蘆壓不下去,美國經濟肯定走向衰退,甚至走向通縮,再次發生經濟大蕭條。也就是,美國的物價高,但是就業崗位少,收入低,老百姓無錢無力消費,又會出現產品生產過剩,然後開始倒牛奶。
挑戰美元霸權?印度出了一個大招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2-07-14 07:20
當地時間11日,印度央行推出了一套以印度盧比進行國際貿易結算的新機制,並宣布立即生效。
印度這一「大膽」做法引發外界關注,背後動機更是引人深思。這一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為何突然推出國際貿易盧比結算機制?是對「美元霸權」的挑戰,還是在效仿俄羅斯「盧布結算令」?
印度為何推盧比結算機制?
根據印度央行官網消息,在國際貿易盧比結算的條件下,所有進出口貿易都可以用盧比結算和開具發票。
通過這一機制,印度進口商可以用盧比向海外賣方付款,而出口貨物和服務的印度出口商,將能從夥伴國代理銀行指定的特別賬戶中以盧比取得收益。
根據印度央行的說法,推出這一機制是為了促進全球貿易增長,提高全球貿易界對印度盧比的興趣,促進印度出口。
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主席也表示,在許多國家面臨外匯短缺之際,印度這一舉動「將對我們的進出口商有幫助」,是「對印度盧比作為國際貨幣地位的認可」。
挑戰美元霸權?
還是為了石油和匯率?
目前國際貿易中流通最廣的貨幣是美元。在不少人看來,印度此舉頗有挑戰「美元霸權」之意。
但不少媒體和專家認為,該機制實際上是印度穩定盧比匯率的最新舉措。
近期由於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上漲,印度貿易逆差不斷擴大,外匯儲備被迅速消耗,盧比兌美元匯率持續承受着壓力。2022年以來,盧比兌美元匯率跌幅已超過6.4%。
----------------------
說挑戰美元有點過,但是客觀上挑釁了美元霸權地位,這沒錯,這種事美國以前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印度這麼做,我想不應該是為了盧比國際化,印度經濟體量太小了,盧比的使用量更小。但是他現在這麼做,我估計目的是為了防止外匯流失、匯率崩盤,因為印度也是一個高負債國家。他現在有一個掙外匯的渠道,那就是可以從盧比從俄羅斯買到低價石油,然後提煉成成品油賣給以美元西方發達國家,即賺錢又創匯。那俄羅斯得到印度的大批盧比,就得去購買印度產品,一箭雙鵰。
旗揚新聞解析2022.07.15(五)
美議員想方設法強推芯片法案,加速推進「競爭法案」
來源:環球時報2022-07-15 06:21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國會醞釀超過一年時間的「競爭法案」正在加速推進。據路透社13日報道,為儘快通過這一法案,美國議員嘗試削減法案中關於半導體製造補貼的內容。
據美媒報道,當地時間13日,包括商務部長雷蒙多在內的白宮官員前往國會山向全體參議員進行了一場非公開簡報會,說明技術和創新產業的全球競爭現狀,並呼籲國會儘速通過法案,為美國半導體研發製造提供資金,以解決迫在眉睫的芯片短缺問題。據美媒報道,雷蒙多在會後對媒體表示,「這(法案)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美國必須在這些技術領域,特別是半導體芯片方面處於領導地位。」雷蒙多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稱,最好的結果是能在8月4日國會休會前通過法案,「如果不能在國會休會前完成這項工作,將對美國經濟和軍事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
2021年6月,美國參議院通過「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授權撥款約1900億美元,用以提升美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基礎和先進技術實力,並將撥款520億美元專門用於增加半導體生產。今年2月,美國眾議院通過「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內容同樣包括為半導體製造以及汽車和電腦用關鍵部件的研究提供資金支持。過去一段時間,美國參眾兩院以及民主、共和兩黨一直在推動兩部法案的整合,以得出一份可以被兩院批准、供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的正式法案,但遲遲未能達成一致。
----------------------
也不要競爭,馬上芯片產能將進入過剩階段。
中國是芯片使用量最大的國家,世界上一半的芯片都被中國使用了,那是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國家。芯片卡我們脖子,實際上到最後是卡他們自己的脖子,因為現在很多商品都需要用到芯片。他們能卡的就是高精芯片,我們暫時不能生產。其他的我們都能生產,只不過一下子產能上不來而已。通過這兩年努力,中國大部分芯片可以自給了,那發達國家生產的芯片就放在家裡煮着吃蒸着吃都可以。
歐洲多國因熱浪襲擊發生火災,部分地區最高溫超過40攝氏度
來源:澎湃新聞2022-07-15 12:39
日前,熱浪襲擊了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和克羅地亞等歐洲多國,並在當地引發了山林大火。部分地區的最高氣溫超過了40攝氏度。
據路透社7月14日報道,過去幾周內,歐洲南部的國家遭受了幾個月內的第二次熱浪襲擊,包括葡萄牙中部的萊里亞地區在內的多地因此出現了大火。葡萄牙總理科斯塔表示:「這(7月13日)是非常艱難的一天。未來幾天,我們可能將面臨最高風險,因為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嚴重火災。現在最重要的,是避免發生新的火災。儘管消防員正在盡力控制局面,但火災讓他們和其他所有人都感到疲憊不堪。」
西班牙埃斯特雷馬杜拉自治區當局表示,截至7月14日,該大區受到火災影響的土地面積達到2800公頃。此外,本次火災還蔓延到了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的薩拉曼卡省,目前已有約4000公頃土地受損。49名兒童被迫從當地一個夏令營撤出。西班牙國家氣象局(AEMET)稱,7月14日,該地氣溫達到了本次熱浪的天氣頂峰,約為44攝氏度。
---------------------
氣候異常年份,極寒極熱天氣就會出現。歐洲現在出現極熱天氣,可以預計,今年冬天歐洲也會出現極寒天氣。到時候,歐洲的天然氣在哪裡?
想想很有意思,現在俄羅斯沒有完全掐斷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一方面是吧天然氣供應作為鬥爭手段,二是現在還需要想歐洲出口天然賺錢。第三,如果前兩個月直接對歐洲斷氣,歐洲就會緊急想辦法儲備。而現在,似斷非斷,歐洲還想今年能混過去。呵呵,等過了夏季歐洲天然氣儲備季節需要使用天然氣了,俄羅斯一下子給他們斷氣,會是什麼情況?

-----------------------
做個廣告

貴州民族酒業集團產品:

「赤誠名醬」 紅茅

醬香型白酒,53度,500ml/瓶,六瓶一箱,599元/箱,包郵。

「赤誠名醬」藍茅

醬香型白酒,53度,500ml/瓶,六瓶一箱,980元/箱,包郵。


旗揚商城二維碼

本人微信二維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