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21日說,日本政府將全力應對眼下的生活成本危機,讓經濟重回增長軌道。早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通貨膨脹率連續多月上漲,10月漲幅創40年來新高。
鈴木向國會提交2022財政年度第二次補充預算案時說,俄烏衝突升級推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日元大幅貶值導致進口商品漲價等因素加速通脹,讓日本經濟遭遇逆風。「日本經濟所處環境正變得愈發嚴峻,」鈴木說,「我們需要通過支持國民生計和商業活動來渡過這一困難時期,並讓經濟走上可持續且更快增長的軌道。」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領導的內閣面對民意支持率不斷下滑,決定推出總額29.1萬億日元(約合2067億美元)的綜合經濟救助計劃,以抑制物價上漲、提振經濟,相關支出編入第二次補充預算案,希望在秋季臨時國會12月上旬閉幕前獲得通過。
日本總務省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10月去除生鮮食品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3.6%,漲幅為1982年2月以來最高。內閤府15日發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今年三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1.2%,私人消費增長放緩是原因之一。
據共同社11月15日報道,隨着進口額激增和私人消費疲軟,日本經濟今年三季度意外出現萎縮,這是四個季度來首次萎縮。內閤府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經通脹調整後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總價值——環比下降0.3%,折合成年率下降1.2%。
共同社的一項調查顯示,平均而言,市場人士預測當季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會增長1.2%。
這些數據對首相岸田文雄的政府來說不是什麼好兆頭。岸田文雄政府最近起草了一攬子經濟計劃,旨在緩解日本家庭因通脹加速上行而遭受的痛苦。
日本三季度進口增長了5.2%,增速快於出口的1.9%。
得益於抗疫限制措施被取消,日本國內需求相對穩定。
隨着人們增加了外出就餐和其他服務的開支,占經濟總量一半以上的私人消費增長0.3%。
隨着企業尋求提高產能和建設生產半導體等產品的工廠,作為國內需求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資本投資增長1.5%。
經濟學家預計,隨着需求持續增長,日本經濟將得到提振。
入境游預計也會復甦,政府認為,這將是日元疲軟帶來的明顯好處。
不過,隨着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等主要央行積極實行貨幣緊縮政策引得人們擔憂全球經濟會放緩,日本經濟前景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據日本NHK電視台21日報道,隨着日本總務大臣寺田稔因政治資金問題被撤換,日本僅一個月時間內有3名內閣官員辭任。日媒最新輿論調查顯示,日本內閣支持率跌至30.5%,再創新低。
寺田稔20日晚間稱,為避免給國會造成惡劣影響提出辭職。日本政府已接受,並稱有意起用日本原外務大臣松本剛明為其繼任者。
日媒此前報道稱,3年以來,寺田稔後援會政治資金收支報告的署名會計實際已經死亡。寺田稔還被曝涉嫌在2021年眾議院選舉中向地方議員違法支付報酬。他是日本內閣不到一個月內辭職的第3名內閣官員。前經濟再生擔當大臣山際大志郎10月下旬因與統一教存在關聯而辭職。前法務大臣葉梨康弘本月11日因稱法務大臣一職「只是給死刑蓋個章」而辭職。
日本自民黨內部認為,對寺田稔的處理工作因和早前的葉梨放在同一時間進行,「處理得這麼晚,讓兩名辭職內閣官員引發兩波波瀾,或動搖內閣根基。」日本朝日電視台21日公布最新輿論調查表示,日本內閣支持率已跌至30.5%,再創新低。「這些事態給日本政府蒙上新的陰影。」
《每日新聞》20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岸田文雄內閣支持率為31%。當被問及希望岸田擔任首相到什麼時候,43%的受訪者「希望早日請辭」,31%的受訪者認為,應擔任到2024年9月岸田自民黨總裁任期屆滿。
隨着岸田內閣不斷曝出爭議事件,《朝日新聞》透露,自民黨內部已開始討論下屆黨魁人選,數字擔當大臣河野太郎、自民黨幹事長茂木敏充、外務大臣林芳正等均被視為有力人選。
據報道,為了提升支持率,岸田文雄可能在今年年底前進行自2021年10月上任以來的第二次內閣改組。在2022年8月,岸田文雄就曾改組內閣以扭轉公眾支持率,內閣中14個崗位被調整。眼下距離8月內閣改組不到四月,岸田文雄或被迫做出進一步的改變。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之用。如來源標註有誤請告知,我們及時予以更正/刪除。合作聯繫yangyaoyu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