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明明債券研究團隊
核心觀點
10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較9月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的高基數因素。然而,隨着近期國內疫情散發多發,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四季度工業企業利潤或將出現今年的第三次探底。但隨着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工業企業利潤從上游向下游轉移的節奏加快,中下遊行業利潤大幅回暖,利潤結構持續改善。
事項: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9768.2億元,同比下降3.0%。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6%,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分行業看,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1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2個行業下降。
今年三輪衝擊對應工業利潤三度探底。第一輪衝擊是3月份的大規模疫情衝擊,4月工業企業利潤由正轉負,6月份再度回正。第二輪是7-8月的疫情擾動疊加高溫限電,7-8月工業企業利潤再度大幅下滑,9月降幅顯著收窄,10月若剔除基數因素利潤表現也差強人意。第三輪大規模疫情衝擊將發生在10月下旬以來,或將持續壓制四季度企業利潤表現。
10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有所回落,降幅有所擴大。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0%,降幅較1-9月份擴大0.7pcts。根據我們的估算,10月當月的利潤同比降幅為8.4%,比9月擴大4.6pcts。10月的利潤下滑主要受高基數因素影響,但隨着近期國內疫情散發多發,其高度不確定性對未來經濟仍有持續干擾的風險,疊加出口有所回落,工業企業效益修復面臨較大壓力。整體而言,11月-12月份由於去年同期的利潤基數大幅下降,對於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的讀數可能會有一定支撐,但實際情況難言樂觀。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從行業層面尋找一些機會。
從行業的維度看,10月利潤上下游結構繼續改善:
採礦業利潤增速開始顯著回落。1-10月份,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0.4%,較1-9月增速回落15.6pcts,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2%,較1-9月增速回落26.8pcts。
消費品製造業利潤短期仍偏弱運行,需持續關注拐點。1-10月,酒飲料茶、煙草、食品製造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1.5%、8.4%、11.5%,保持較快增長。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和家具製造行業利潤增速有所放緩,環比分別下降2.1pcts和1pct。儘管11月以來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優化,但此輪疫情形勢嚴峻,中高風險地區數量增加,不確定性較高,預計短期消費品製造業利潤仍將偏弱運行,但不排除今年底明年初增量政策發力提振消費需求的可能性。
裝備製造業利潤回升明顯,行業利潤結構不斷改善。1-10月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2%,增速環比上升2.6pcts,連續6個月回升,10月單月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5.9%,實現快速增長。行業利潤結構持續改善,1-10月裝備製造業利潤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2.2%,較年初提高7.1pcts,且全部8個大類行業利潤均較1-9月份改善。供給端,產業鏈供應鏈加快修復,新能源產業躍升發展;需求端,減免車購稅等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裝備製造業效益狀況改善明顯。其中,電氣機械、鐵路船舶運輸設備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29.0%和13.7%,環比增速上升3.7pcts和4.2pcts。汽車製造業利潤同比上升0.8%,環比上升2.7pcts,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有降轉增。
建築、地產相關產業鏈利潤仍然承壓,持續關注邊際改善拐點。受房地產市場下行影響,建築行業景氣度疲軟導致其上游的鋼鐵、水泥行業需求和利潤繼續承壓。1-10月黑色金屬冶煉加工行業利潤同比下降92.7%,降幅環比擴大1.3pcts。非金屬製造業、有色冶煉等行業利潤增速進一步下降。11月,在前期保交樓和紓困政策逐步落實的基礎上,進一步出台了地產「第二支箭」和「十六條措施」,加大對地產行業的支持。關注建築、建材行業利潤見底反彈的可能性。
外資和中小企業利潤改善,疫情衝擊的非對稱性有所緩解。不同類型和規模的企業利潤進一步分化,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利潤保持增長,同比增長1.1%;股份制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1%;私營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利潤同比下降7.6%,同比降幅較1-9月份收窄1.7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改善。
存貨周轉變慢。截至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8%,同比上升0.2pcts;營收利潤率為6.24%,同比下降0.68pcts,環比上升0.01pct,企業成本依舊偏高;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8.2天,同比增加0.9天,環比增加0.2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54.6天,同比增加3.1天,環比增加0.6天。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6%,仍保持較快增長。
債市策略:10月經濟數據、工業企業利潤以及高頻數據均顯示在散點多發的疫情下,經濟活動修復斜率放緩。對於債市而言,近期降准落地後,將補充一定流動性水位,但考慮到年底資金面有較強的收緊壓力,後續預計政策層面將呈現更多寬信用的空間,短期利率債或將繼續偏弱運行。隨着防疫優化措施的逐步落實,中期視角上預計基本面仍會曲折回升,長端利率或仍面臨弱勢震盪格局。
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團隊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drbanana.ml/img/68747470733a2f2f6d6d62697a2e717069632e636e2f737a5f6d6d62697a5f706e672f69616643304931363255583377353971477a514f7446566e63516474554c436d4b7830366a5259724b63794856714f455a6748514856396742464e7a46686d7474595469637952724a46484b6b744636314f644575436f772f3634303f77785f666d743d706e67.webp)
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2年11月27日發布《2022年10月工業企業利潤點評及債市分析—企業利潤修復邊際放緩》,具體分析內容(包括相關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
本資料所載的證券市場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的研究部編寫。中信證券研究部定位為面向專業機構投資者的賣方研究團隊。通過微信形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行為。中信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公眾號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中信證券的客戶。若您並非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應首先聯繫中信證券機構銷售服務部門或經紀業務系統的客戶經理,完成投資者適當性匹配,並充分了解該項服務的性質、特點、使用的注意事項以及若不當使用可能會帶來的風險或損失,在此之前,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問,敬請發送郵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聲明:
本資料定位為「投資信息參考服務」,而非具體的「投資決策服務」,並不涉及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需特別關注的是(1)本資料的接收者應當仔細閱讀所附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周期,並準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2)本資料所載的信息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證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同時其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能會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後續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會因為使用不同的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而與中信證券其它業務部門、單位或附屬機構在製作類似的其他材料時所給出的意見不同或者相反。(3)投資者在進行具體投資決策前,還須結合自身風險偏好、資金特點等具體情況並配合包括「選股」、「擇時」分析在內的各種其它輔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決策。為避免對本資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資評級、目標價格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在必要時應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4)上述列示的風險事項並未囊括不當使用本資料所涉及的全部風險。投資者不應單純依靠所接收的相關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須充分了解各類投資風險,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本訂閱號中的所有資料版權均屬中信證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複製本訂閱號中的內容。除經中信證券認可的情況外,其他一切轉載行為均屬違法。版權所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