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期,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羅伊訴韋德案」形成的先例判決,標誌着美國女性的墮胎權於憲法層面失去了原有的保障。

這意味着一些保守州女性的生育自主權處於難以自決的不確定狀態,也進一步增大了貧困女性實施安全墮胎的成本。

例如,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愛達荷州共和黨大會上7月18日通過決議。該決議表明「墮胎是一種刑事犯罪,即使是在亂倫、強姦或者挽救孕婦生命等情況下,都不允許墮胎」。

這不僅是美國政黨政治深刻影響司法的產物,更體現出美國共識性價值觀的分離趨勢,女性主義運動任重道遠。

與此同時,在大洋的彼岸,我國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一審原告敗訴,法院駁回了當事人徐棗棗(化名)的全部訴訟請求。

該判決認為,原告作為單身女性,在本人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向醫院提出的凍卵服務要求並非基於醫療目的,也不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違反了國家相關部門和技術規範的規定。

但徐棗棗表示,自己不會放棄,並會堅持上訴。

這兩起案件發生在不同的國家,受司法傳統、社會觀念、醫療技術發展現狀以及經濟政策等因素影響,形成了當下的判決結果;但回溯到這兩起案件的訴訟請求本身,都涉及到了基於女性人格權的生育自主權、身體權。

儘管「單身凍卵第一案」一審敗訴,但這件事本身就具有更大的意義:

當事人在完成一系列訴訟程序的過程中,梳理了自己的訴求,向外傳遞了自己的主張,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單身女性的自我賦權;

單身女性的生育自主權被充分討論,女性作出凍卵這一選擇背後的原因被充分關注,她們的共情與理解將匯聚起來,推動呈現新的可能性。

Photo by Anastasiia Chepinska on Unsplash

本次無性戀之聲舉辦的線上交流會,將圍繞我國「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這一社會事件展開充分討論。

我們將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與獨特感受,理性探討相關延伸話題。這些話題包括但不局限於:


女性是否有權利自我決定自己的身體?這種「身體自決權」是否可以受到限制?

應如何看待女性生育自主權行使過程中,與其他價值存在的顯性或隱形衝突,如社會生育政策、現有醫療制度、公序良俗、胎兒的生命權等等。

醫療技術的更新與進步會如何影響與改變女性主體的人生選擇?

在當今現狀下,阻礙女性生育自主權實現的障礙是什麼?是否有途徑予以規避?

作為無性戀者,我們如何看待女性的生育自主權?是否可以為認識這一問題提供一種獨特視角,探索理解問題的多元可能性?


歡迎朋友們大膽發散思維,進行補充!

活動詳情

活動類型

線上交流會

活動主題

從「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一審敗訴

探究女性生育自主權實現限制與可能性

活動時間

2022年8月13日(周六)

19:00~21:00

報名名額

15人

(請報名的朋友按時參加)

活動形式

線上音視頻會議

(通過「騰訊會議」進行)

報名要求

無身份限制

但必須能在活動中開麥進行交流

活動設計

(屆時會視情況進行調整)

主持人簡要介紹「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相關背景信息,並從法律、政治政策、倫理學、醫學等角度作簡要導入。

參與朋友圍繞女性生育自主權等相關角度,延伸討論,進行觀點交流與碰撞。

在現有條件下,探索其它可能性,包括但不局限於:我們可以為保障女性生育權做什麼?我國在政策與立法上是否存在進步空間?我們應如何理解並實現身體自主權?

Photo by Christian Bowen on Unsplash

報名方式

有興趣報名活動的朋友,請您點擊下方小程序,或者是文末「閱讀原文」填寫報名表,稍後將有機構工作人員與您聯繫。

您如果有疑問需要諮詢,歡迎掃碼聯繫(使用微信即可)無性戀之聲小助手噢!

文案|YUE


END


我們的家族

歡迎點擊這裡加入小組






無性戀之聲





關於無性戀,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