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醫學·

服用萬艾可與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顯著降低相關

「萬艾可」藥片。(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Audrey disse,License:CC-BY-SA 3.0)

阿爾茨海默病困擾着全球數億人,目前尚無有效的醫治方法。《自然·衰老》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服用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萬艾可」的主要成分西地那非,與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顯著降低相關。

根據已有的發現,研究人員猜想,針對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的相互作用的藥物,可能比只靶向其中一種蛋白質的藥物效果更好。他們設計了一種計算方法,基於「內表型模塊」和蛋白質互作網絡,對1600種已獲美國FDA批准的藥物進行了篩選,發現西地那非是結果最優的藥物之一。

隨後,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逾700萬人的保險理賠數據,發現服用西地那非與隨訪6年後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降低69%顯著相關。他們還使用來自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誘導多能幹細胞構建了腦部神經元模型,發現西地那非可以促進腦細胞生長,並減少tau蛋白的超磷酸化,這可能是西地那非的作用機理。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只建立了相關關係,未來還需要進行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以確定西地那非與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之間是否有因果關係。

·航天·

國際空間站為躲避太空垃圾緊急變軌

太空垃圾(圖片來源:歐洲航天局)

數十年來,宇宙空間中積累了各式各樣的太空垃圾,包括失效航天器、火箭殘骸、遊蕩的螺栓和油漆碎片等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在太空中高速運動,能損壞或摧毀附近的其他物體。因此,對於在空間飛行的航天器而言,如何躲避太空垃圾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據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報道,當地時間12月3日,國際空間站緊急調整軌道,以躲避美國火箭碎片,該碎片是美國在1994年發射的「飛馬座」(Pegasus)運載火箭的殘骸。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對國際空間站進行了一整天的全程監控,最終決定改變國際空間站的運行軌道。利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進步MS-18」(Progress MS-18)貨運飛船的推進器,使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在160.9秒內降低了約310米,以提供足夠的空間來避免與火箭碎片發生碰撞。專家表示將繼續觀察變軌後的國際空間站。

·機器人·

可以像鳥一樣棲息在枝頭的仿生機器人

這種仿生機器人模仿了鳥類降落的動作,從而可以平穩地停留在樹枝上。(圖片來源:原論文)

飛行時,小鳥可以隨意選擇枝頭落下,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其實很難實現:每一個樹枝的形狀、材質都不同,要穩定地降落在枝頭上需要很強的協調性和反應速度。近日,研究者根據鳥類降落的機制,研發出了一種仿生機器人。它不僅能像鳥一樣隨意降落在複雜的表面,還能接住人拋出的不規則物體。相關研究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科學·機器人學》上。

此項研究中,研究者根據以往對鳥類飛行的研究,開發了一款自然啟發空中抓取器(stereotyped nature-inspired aerial grasper, SNAG)。SNAG「雙腿」的「骨骼」是一種3D打印結構,腿上的「肌肉」是馬達,用於驅動雙腿前後移動或是抓握。同時,該機器人還模仿鳥類腳踝附近肌腱的機制,可以為緩衝着陸時的衝擊力,並將其轉換為抓握力。一旦抓住樹枝,SNAG的「腳踝」就會鎖定,並觸發平衡算法來保持穩定。研究者表示,這種機器人可以廣泛應用於環境研究、天氣模式監測等領域,如果配備太陽能等能源,這種機器人就可以棲息在樹上進行充電,從而維持更長時間的活動。

·天文學·

日球層可能是「牛角包」狀的

日球層的「牛角包」狀模型。(圖片來源:Merav Opher, et. al)


日球層是一個從太陽發出並包圍太陽系的保護性磁場,它保護地球和其他太陽系行星免受銀河系宇宙線的影響。日球層與宇宙線的相互作用方式取決於日球層的形狀,然而天文學家一直沒能確定日球層的形狀和結構。近日,一項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模擬了日球層的形成過程,發現來自太陽系外的中性氫粒子很可能對日球層結構有決定性影響。

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的日球層預測模型。模擬結果表明,穿過太陽系的中性氫粒子與日球層的碰撞引發了瑞利-泰勒不穩定性,中性氫粒子與來自太陽噴流和太陽風的離子之間產生了類似重力的效應,使太陽風和噴流不再穩定。日球層在此效應下發生彎曲,其中心軸擺動,分裂成羊角包狀。該模型首次解釋了日球層南北部形狀分裂的原因,加深了對銀河系宇宙線進入近地環境、影響宇航員或地球生命的過程的理解。


·生理學·

年輕血液為何能讓老年小鼠變年輕

隨着年齡的增加,肌肉有逐漸變弱、萎縮、修復能力減弱的趨勢,而將年輕個體的血液移植給老年小鼠卻能神奇地恢復衰老組織的活力。近日,一項發表在《自然·衰老》上的研究明確了年輕血液中的關鍵再生因子和血液置換抗衰老的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年輕血清能使肌肉損傷的衰老小鼠的肌肉再生能力顯著增強,而將血清中的細胞外囊泡去掉後,年輕血清則失去了這種作用。進一步分析發現,細胞外囊泡中包含一種長壽蛋白質Klotho的mRNA,當被運送到肌肉祖細胞時,能引導這種幹細胞合成Klotho蛋白質,促進細胞再生。年輕小鼠囊泡中的Klotho mRNA較多,而衰老小鼠細胞外囊泡的核酸類物質組成發生了改變,Klotho mRNA減少,這使得衰老個體的肌肉祖細胞缺乏指令,再生活動減少,進而表現為肌肉整體的損傷修復能力減弱。這一研究幫助理解了肌肉再生中重要的分子機制和細胞外囊泡的關鍵作用,或有助於相關抗衰老療法的開發。

·動物學·

候鳥羽毛顏色通常比其他鳥類更淺

圖片來源:PABLO F. PETRACCI

候鳥會隨着季節變化進行遠距離的遷徙,這是一項極度考驗耐力的任務。而最近,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認為,候鳥在長途飛行中保持涼爽的一個秘訣是淺色羽毛。

馬克斯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所領銜的研究團隊,為《世界鳥類手冊》中所有物種的羽毛顏色進行量化,然後與遷徙行為做對比,並控制其他影響因素。結果顯示,候鳥毛色往往比不遷徙的物種要淺。科學家認為,候鳥在自然選擇中獲得了淺色羽毛,是因為淺色表面比深色表面吸收的熱量少,在陽光下淺色羽毛可以降低身體過熱的風險——這對候鳥來說很重要,因長途飛行時很難有機會在陰涼處休息。

這支研究團隊長期探索氣候對鳥類(不限於候鳥)羽毛顏色的影響,他們的早期研究表明,在溫度高且遮陰少的地方找到的鳥類毛色較淺。因此團隊想到,減少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可能是鳥類保持涼爽的途徑,才進行了這次全面研究。結果顯示,留鳥比短途遷徙的候鳥毛色深,短途遷徙的候鳥也比長途遷徙的候鳥毛色深,各種不同類型的鳥類都符合這個規律。但科學家也強調,避免過熱只是鳥類毛色的影響因素之一,今後還會繼續研究遷徙物種調節體溫的更多策略。

·新冠疫情·

截至北京時間12月7日10時,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統計,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266 400 996例,死亡病例5 262 134例。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的消息,12月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9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34例(廣西13例,上海5例,四川5例,雲南5例,廣東3例,北京1例,山東1例,陝西1例),含7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四川5例,廣東1例,陝西1例);本土病例60例(內蒙古55例,均在呼倫貝爾市;黑龍江2例,均在哈爾濱市;雲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浙江1例,在寧波市),含2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均在內蒙古)。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4例,其中境外輸入10例,本土4例(浙江2例,均在寧波市;內蒙古1例,在呼倫貝爾市;雲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當日轉為確診病例9例(境外輸入7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21例(境外輸入18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471例(境外輸入404例)。

截至2021年12月5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55302.8萬劑次。

文:栗子、十米、二七、王怡博、孫琳鈺、韓佳桐
編輯:白德凡、clefab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