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興 劉雅麗@來源:李迅雷金融與投資
(轉載請註明出處:微信公眾號lixunlei0722)
今年前十個月財政收入增速與目標差距較大,但支出強度得以保持。那麼,財政平衡在今年如何得到維持?明年財政支出又能否支撐基建投資繼續高增長?本報告對此進行展開分析。
概要
財政資金,缺口以何彌補?今年前10個月預算收入增速顯著放緩,而支出完成相對較好。收入增速較目標相去甚遠,主要原因在於二季度以來疫情態勢的趨嚴,需要財政政策來支持受衝擊的經濟主體,退稅、減稅和緩稅措施的相繼部署,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財政收入的籌集。在通過稅收讓利扶持主體的背景下,非稅收入增長較快,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稅收收入的下滑。以今年前10個月的廣義財政預算和實際收支來看,資金缺口新增約2萬億元。而補充缺口的資金,則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部分財政資金的提前下達使用;二是政策性銀行的發力;三是部署利用5000億元專項債結存限額。
拉動效應延續,明年基建仍可高增。財政資金的「接續發力」,支撐了基建投資在年內的高速增長。特別是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設立,以「投貸聯動」的方式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為專項債資金「搭橋」。截至10月末,兩批金融工具已投放7400億元,各銀行為金融工具支持的項目累計授信額度已超3.5萬億元。實際投放上以市政產業園及交通基礎設施居多,區域上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樑。從實際的撬動資金來看,槓桿倍數約在12-15倍,據此計算,74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預計拉動總投資9-10萬億元左右,如果按照項目施工周期平均3年來衡量,對應拉動明年基建投資增速在8-9個百分點。
設備更新改造,哪些領域受益?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大部分已經發行完畢,不過經濟增長的疲弱態勢仍需要財政政策給予支持。目前主要發力在兩個方面:一是設備更新改造的財政貼息貸款及相應的央行再貸款,同時配合減稅支持;二是提前下達部分2023年預算資金和2023年提前批政府債務限額,並於明年1月啟動地方債發行。設備更新改造貸款使得部分公司貸款實際成本很低,甚至接近於零。而從其投放的領域來看,以醫療、教育、文旅體育居多。我們整理的數據表明,貼息貸款全國所有省份均有落地,而披露設備更新改造貸款貼息的公司主要來自醫療器械、計算機設備(軟件信息服務)、通信設備(儀器儀表製造)行業;還有部分化學原料、專業工程行業的公司,主要是公司實施的節能降碳項目符合要求。
專項債提前下達,額度顯著增長。財政部近期提前下達了多項2023年預算資金,其中絕大部分屬於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資金,而地方政府專項債提前批額度下達更早,今年是額度提前下達授權的最後一年。11月初,監管部門已向地方下達了提前批專項債和一般債額度,並要求提前批額度明年1月啟動發行。目前福建公布了提前批新增專項債額度增長約35%。據此估算,2023年專項債提前批額度或在1.9萬億元,而全年新增專項債額度或為4.75萬億,較今年增加6000億元。考慮到這部分也會對基建投資構成支撐,整體來看,明年基建投資增速或有望維持在雙位數以上。
財政資金,缺口以何彌補?



拉動效應延續,明年基建仍可高增
支出強度維持,支撐基建高增。財政支出強度的維持,支撐了基建投資在年內的高速增長。今年前10個月,基建投資在三大類投資中增速領跑,創下2018年以來的增速新高。而從資金來源看,基建投資中有超10%的資金來自預算資金,且2020和2021年這兩年預算資金占比明顯抬升,達到接近20%。
今年資金對基建投資的支持,整體來看,呈現出「接續發力」的特徵。上半年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專項債的放量,三季度則是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接續,而10月又由專項債結存限額再度接力。
資本金不足是問題所在,新工具代替信貸補充項目資本金。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行資本金制度,不同的項目資本金比例要求有所不同,目前的最低資本金比例基本在20%以上。按照規定資本金必須是非債務性資金,這意味着信貸投放是無法成為資本金的。政策鼓勵依法依規籌措重大投資項目資本金,包括發行權益型、股權類金融工具,財政資金及符合規定的專項債資金。而上半年疫情衝擊經濟,財政減收明顯,對重大項目資本金籌集也形成制約。央行曾明確表示「項目資本金到位困難成為制約項目建設和貸款投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 你此單單調整政策性銀行的信貸額度是不夠的,所以出現了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以「投貸聯動」的方式支持重大項目建設。
設立基金完成注資,為專項債「搭橋」。國常會6月底部署,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通過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用於補充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在內的重大項目資本金、但不超過全部資本金的50%,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中央財政按實際股權投資額予以適當貼息,貼息期限2年。具體運作方式上,由政策性銀行出資成立相應的基礎設施基金有限公司(簡稱基金),基金以股權投資、股東借款等方式投入項目,用於補充項目資本金缺口,這在實踐中以股東借款的方式居多,使得近期社融中委託貸款同比明顯多增。
兩批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共完成投放7400億元。新工具部署不到一個月,農發基金和國開基金相繼成立,二者於成立後約一個月內完成了第一批3000億的投放,其中國開行額度2100億,農發行900億。國常會於8月24日追加第二批額度3000億以上,隨後表示可根據實際需要擴大規模。第二批引入進出口銀行完成基金投放任務,截至10月末,兩批金融工具已投放7400億元,各銀行為金融工具支持的項目累計授信額度已超3.5萬億元。
政策要求重點投向三類項目,實際以市政產業園及交通基礎設施居多。央行表示,政策性、開發性銀行運用金融工具,重點投向三類項目:一是中央財經委會議明確的五大基礎設施重點領域,分別為交通水利能源等網絡型基礎設施、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礎設施、高標準農田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國家安全基礎設施。二是重大科技創新等領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資的項目。具體落實情況來看,農發行支持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項目的數量和金額最多,其次是交通基礎設施;進出口行的投放額度中,交通基礎設施最多,占比近七成。

區域上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樑。國常會強調,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投放要強化激勵、不搞地方切塊,成熟項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支持越大。從結果看,農發行表示,向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和四川6個經濟大省投放基金1222億元、支持項目819個,占比分別為50%和49%。進出口銀行表示,基金資源注重向經濟大省、重點省市傾斜,助力相關省份挑起穩經濟大梁。
拉動基建效應持續,明年高增長仍可期。農發行表示,2459億的基金投放,支持基礎設施領域項目1677個,涉及項目總投資近3萬億元,倍數約12倍;進出口銀行表示,684億元基金投放,支持114個重大項目,帶動項目總投資近萬億元,倍數約14.6倍。據此計算,74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預計拉動總投資9-10萬億元左右,對應拉動明年基建投資增速8-9個百分點(以項目施工周期3年為例)。






百萬讀者都在讀
何佳:A 股為什麼是另類投資產品?
邱曉華內部演講:我們正迎來用資本市場代替房地產市場的時代
梁建章: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過度補課的難題
黃奇帆最新講話:能把豬吹起來的,往往不是正常的風
【悅享新年】FMBA奇妙書單(附鏈接)
2021,每個人都了不起
吳曉波:未來十年,我們所認為的能力將蕩然無存
中國宏觀展望:2021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正式落地
人間真實!北京,全國最早醒來的城市…
秦朔:創新何太急
這場病毒放大器
人最大的本事,就是靠譜
財政到底有多緊?
負利率時代的泡沫、掠奪和危機!
全球貨幣再寬鬆:一次無法降落的飛行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崛起 | 哈佛教授TED演講
中國最賺錢的公司,要開始去庫存了!
成年人的崩潰,都是靜悄悄:你能挺過多少坎,就能成多大事
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思想深度卻遠高於常人?
槓桿的輪迴,眾生的焦慮
50句驚艷世人的電影台詞:請原諒我戳痛了你所有記憶

由FMBA歷屆校友推薦的文章集錦,版權屬於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