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讀者留言問我:「菜頭叔~寫的文字想被更多人看到,卻因思考的質量不高,視角不新穎而不具有被看到的機會,那該如何提升思考的質量?」

本來我的想法是直接回答一句:你不忙思考,先學會句子得有個主語好嗎?但是考慮到最近類似的問題有好幾個,都是在問思想性和寫作之間的關係,我決定還是專門寫一篇文字談談個人看法。

首先我認為在這個很短的句子裡,存在着多處錯誤。什麼叫「寫的文字想被更多人看到」?這是在說寫作的目的,也可以說是寫作的出發點。那我認為這個目的不怎麼樣,因為它指向了他人---想要更多人能夠看到。沒有很多人看到怎麼辦?寫,還是不寫?

這些年作家流行一些取悅大眾的說法:為什麼寫作?我為了錢而寫作。掌聲如雷。為什麼寫作?我為了不準點上班而寫作。掌聲如雷。那是為了娛樂效果,未見得是實話或者真心話。我的想法比較陳舊,我就認為在一開始一個人最好是為了自己而寫作。也就是說無論有沒有人看,自己都會寫,寫作只關於自身,和旁人沒關係。這樣如果寫出來有讀者喜歡看,那當然很好,但是如果沒人欣賞,也不至於立即沮喪和放棄。寄望於身外,那就不免失望。

然後提問里又建立了一套邏輯:因為思考質量不高,視角不夠新穎,因此不具有被看到的機會。哎呀,實在是忍不了了,這裡打斷一下---

不是什麼「寫的文字想被更多人看到」,而是「想讓更多人看到我寫的文字」;也不是什麼「因思考的質量不高,視角不新穎而不具有被看到的機會」,而是「因為思考質量不高,視角不夠新穎而無人注目」。被看到,具有......的機會,這是哪一國的語法?為什麼表達方式要那麼曲折呢?

---回來繼續,誰說的這話,哪裡來的邏輯?為什麼有沒有人看和思考質量,視角新穎之間有因果關係?我訂閱了一個公眾號叫「上海書評」,內容很有思想性,思考質量也很高,看問題的視角也很新穎,為什麼它的閱讀數比不上任何一個營銷號?每篇文章只有1000多?我還訂閱了一個公眾號叫「保守主義評論」,思考更深刻,角度更新穎,而且目前江湖上到處是行走着的保守主義者,為什麼它的每篇文章閱讀不過萬?是不是說明當下的新保守主義者不思考,沒視角?一個猜測,不一定對。

為什麼要建立這種因果關係,把不相關的事情強行聯繫起來?我認為就是出發點的問題,一開始把目標定義為更多人看到,這本身就是個妄念。妄念無法得到滿足,接下來內心就開始造作,非要給沒人看捏造出個理由來。思考何其無辜,視角何其無辜?莫名其妙就要對沒人看負起責來。最後,無人欣賞的問題成功轉化為如何提升思考質量,這是什麼馬戲?

在最初的最初,一個人開始寫作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視角。你還在刀耕火種,想什麼無人機撒農藥呢?所有的寫作教科書都有一樣的建議:先寫你身邊的事,先寫你熟悉的事。不是說忽略你的思考深度和視角多寡,而是說此時文字在你手裡還是一件陌生的工具,用都很困難,更別說是準確表達好深刻表達。

所以從身邊事開始,從熟悉的事開始,一則不缺乏寫作的素材,二則不缺乏深刻的認知。於是即便手生,也可以先耍起來,不大會受到文字的束縛,表達欲能夠克服文字上的生疏。能耍起來之後,而且耍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後,才應該接着考慮下一個問題:我和別人耍得有什麼不同。

這點不同,可以是寫作方法上的不同,可以是個體經驗上的不同,可以是寫作角度上的不同。一個人總是能找到一點不同出來,要麼提供了額外的信息量,要麼提供了特別的觀察視角,要麼提供了純粹個人的感受,這樣的寫作就對他人有了閱讀意義。我去香格里拉的時候,香格里拉沒多少人知道,那我寫香格里拉的生活就好,總有人好奇。我做航空氣象預報的時候,這個專業領域非常小眾,那我寫如何關閉機場就好,我寫夏季如何選擇航班時刻就好,總有人想了解。

需要什麼思想嗎?需要什麼視角嗎?我不認為是這樣。朋友圈裡曬娃我沒興趣看,因為家家都有。但是,陌生人寫自己如何同尿片做鬥爭,這個我看得津津有味。普通人即便文筆再糟糕,思想再淺薄,視角再狹窄,也可以寫他們自己的生活,而且是獨特的生活經歷。文筆糟糕別抒情就好,思想淺薄別評論就好,視角狹窄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就好,沒人會在意為什麼你整天只盯着自家小嬰兒的小屁屁看。記敘文總是可以寫的,寫自己印象深刻的生活小事,也總有人會同樣感興趣。

所以不是什麼沒思想,也不是什麼沒視角,而是單純的妄念在打攪一個人的創作欲。因為希望別人看,一個人就有了選取和分別。這件事沒價值,別人不愛看,那件事沒意思,別人沒興趣。全都是妄想,基於這種妄想好容易構造出一篇文字來,以為別人會來看,結果就落入了更深的失望。

單純為自己寫作,最低最低限度上也能記錄自己的生活。前幾天我要寫自己玩跳一跳的往事,但是具體數據根本想不起來。於是我翻我自己先前寫的文章,發現當初我記錄得很細緻:第一周400分,此後每周上升100分,達到800分之後陷於停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突然分數躍升,最後達到了1232分。除了我全世界沒有一個人看過這篇文章又怎樣?這段經歷對我有意義就行。

題圖攝影:Andrew Svk

圖片授權基於:www.unsplash.com相關授權協議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信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類似這樣的文章還是要少寫。一則顯得傲慢,什麼水平就給人上寫作課?二則難逃說教的嫌疑,別人總感覺是在打擊自己;三則是寫這種文章傷文運,教育別人越多,自己寫出來的就越差,因為根本就是兩套思考方式。為什麼文學評論家寫不了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