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投資條條大路通羅馬,長期有效的方法、策略很多,只不過每個市場階段被曝光和聚焦的基金不同。
本文共1100字,預估閱讀時長3分鐘
以三年左右的時間看,獲得曝光度最高的基金,大致與當時市場上強勢風格、優勢行業相契合。風口來了,不怎麼需要努力,排名也就上去了;風口消失了,均值回歸,跑輸基準指數的現象也就出現了。此時,往往會出現抱怨基金經理走下神壇,抱怨基金經理過氣不行了的現象。
分析優勢基金,一定不要忘記特定時代的貝塔力量。
13-15年的創業板、TMT行業風格基金,16-20年底持續優勝的「茅指數」(消費、醫療等行業主導)風格基金,20-21年優勢明顯的「寧組合」基金、「新半軍」基金……不同的市場階段,受熱捧的基金風格、投資策略差異顯著。
追漲並不能解決公募基金收益率統計賺錢,投資者整體不太賺錢的問題。因為追漲代表着對超額收益時段的大幅度錯過,代表着基金背後資產的估值變貴與景氣度周期改變。
基金投資的回報並不是線性的,突變性是投資的一大魅力。關鍵性的某一年有沒有完整重倉參與,關鍵性的兩三個季度我們在不在場,將極大地影響我們的投資回報。
既然代表主動投資平均數水平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長期回報令人滿意,既然以超過5年為周期,多種投資策略、方法都能表現出有效性,我們都會對完整的區間統計收益率滿意。那麼普通投資者何不嘗試一下「耕耘-等待-收穫」的基金配置模式呢?
實踐有效性的分散投資(行業分散、市值分散、投資方法論分散),關鍵在於找到有代表性的基金。昨天我拍腦門提到了10個具有鮮明特點的基金,我今天也拍腦門列舉了出來。

10個特點鮮明的基金拍腦門列舉(不構成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