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aniel Vassallo[1] 是我最近一年都在關注的一個推特用戶,我幾乎看了他發的所有 Twitter 和文章。

這位程序員在亞馬遜幹了 8 年,不斷獲得晉升、薪酬、表彰和表揚,薪水從 7.5w 刀一路漲到 50w 刀,但他沒有足夠的動力再干一年。

終於,他在去年離開了亞馬遜,開始單幹。

至於為什麼離開亞馬遜,他寫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來解釋:只有內在動力才能持續[2].

主要原因是隨着級別的提高,工作的自由度減少了,得平衡各方利益,說服其他人來完成特定的目標。

這很正常,在大公司工作有很多固有的限制,關於如何做工作,做什麼工作,設定什麼目標,以及什麼業務值得追求等等。很多時候會迫使我們去做不想做的事情,而想做的可能也無法施展。

總之,在公司賺錢肯定是比較穩定,收入也不錯。只是時間、精神上談不上自由。 為大公司工作是一種穩定的狀態,就像是圍城一樣。

如何站着把錢掙了?

完全靠自己得有動力,而且是持久動力才能堅持下來。

什麼是持久動力

動力分為外部動力和內部動力:

外部動力可以稱之為棒子或者蘿蔔。舉例來說,繳稅是棒子,雖然我們不想做,但是必須得完成。為了買一輛豪車,努力加班加點賺錢,這就是蘿蔔。兩者都是外在因素迫使我們不斷地有『動力』去執行。

內部動力是持久動力,就是自己心甘情願去做,並且樂於其中。這位程序員的興趣在於寫代碼,賣自己的作品。而互聯網時代就是最好的舞台,個人可以專注於自己專業領域,完成自己的作品,並獲取關注和收入。

當然最重要的是作品的質量,以及推銷的手法。

找到自己的切入點

通過自己的作品來賺錢,聽起來很簡單,但實現起來難度其實是巨大的。

辭職後開始做的一個項目叫做 Userbase[3], 為靜態網站增加持久化存儲。

另外開始和朋友做的是一本電子書:The Good Parts of AWS[4]。售價25美金一份。10個月總共花費 3w 多美金推廣,收入 25w 美金。

這本電子書包含一些經驗性的東西,對基於 AWS 做技術架構的人挺有用的。對於在 AWS 上工作了10多年的人寫出這樣一本小冊子肯定是不難的,但是難的是如何做推廣。

這也是作者做得挺好的一點,在 Twitter 上經營固定的讀者。他每天都會發一些作為 Indie 的一些感想,關於工作、生活、經濟、創業方面的。14 個月時間從 150 的 follower 漲到了 49000 多。

他經常會把一些自己項目的數據貼出來給大家分享,這樣顯得特別真實、真誠。

這種推廣套路營造出一種類似《楚門的世界》的觀感效果,讀者看着他從第一天辭職,然後不斷經營自己的項目,就會有動力一直去關注後面的進展。

然後作者把自己最近一年左右的 Twitter 推廣實踐經驗又錄成了視頻:Everyone Can Build a Twitter Audience[5], 售價 50 美金。這一連貫手法真是越來越溜了。這是他今天才發的 2021 年收入情況:

當然,除了營銷外之外能力是最重要的,這位老哥的寫作能力一流,可以從第一篇辭職撰文可以看出,用詞、表達清晰有據。

總結

有人可能認為,這賺得看起來還沒他自己上班多啊!

但是,為自己工作的自由度、成就感、安全感是完全不同的,而且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很多人丟掉了自己的全職工作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打造自己的另外一份收入,陷入等米下鍋的狀態。

總結起來都是很簡單的道理,只是做到的人很少:

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向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改變
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優勢,尋找自己能滿足的實際需求
相信複利效應,做有積累的事情
不可否認英文環境的付費意識相對來說會更好一些
營銷太重要了,社交營銷是現在非常重要的一種營銷能力
寫作太重要了,電子書、營銷都離不開
參考資料
[1]

Daniel Vassallo:https://twitter.com/dvassallo

[2]

只有內在動力才能持續:https://danielvassallo.com/only-intrinsic-motivation-lasts/

[3]

Userbase:https://userbase.com/

[4]

The Good Parts of AWS:https://gumroad.com/l/aws-good-parts/dv

[5]

Everyone Can Build a Twitter Audience:https://gumroad.com/l/twitter-audience/d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