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解讀最新宏觀及政策、分析產業格局及動態,與君共同見證中國資本市場的壯闊奮進時代!——研訊社
「第一,固定式的石化能源替代(鈣鈦礦光伏+儲能);第二,移動式的能源替代(動力電池);第三,電動化+智能化創新。」分析:此前寧德時代於2020年就提出過類似戰略方向,結合公司2021年經營來看,公司正向目標穩步前進。具體來看,公司2021年全年動力電池、儲能等電池共出貨約139Gwh,合計在全球份額接近32%,比2020年增加約12個百分點,公司在新能源電池行業已是全球領導者。依託當前380萬輛車裝機的經驗,中游各環節大量的化學配方數據,鈉電池、材料積累及數字化研發平台等技術儲備,公司未來有望向更多相關方向拓展,以助於實現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三大戰略。要點二:電池技術發展格局觀點。「高鎳電池決定2030年電池份額,而2030年固態電池技術的發展決定2040年電池份額」。分析:公司提到的高鎳電池及固態電池的發展格局符合目前市場預期。在保證安全性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能量密度是動力電池必然的發展趨勢,而三元高鎳化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技術路線。高鎳三元由於其更高能量密度,可以提供更多的帶電量,實現輕量化的同時顯著提升新能源車續航里程。後續隨着高鎳三元的技術發展成熟穩定,會帶來更多的降本成效。公司的CTP技術用在三元上可以將能量密度提升至 200Wh。相關公司:容百科技、當升科技。公司的固態電池目前發展一般,這也是日後需要進一步投入研發力量的一環。對於固態電池來說,2022年-2025年是研發及應用期,該階段市場上將會逐漸出現搭載固態或半固態電池的車型及產品,不過由於其成本問題,預計屆時在高端車型中搭載的可能性更高,能量密度將達到300-500Wh。2026年-2040年固態電池市場將會迎來成熟期,該階段有望實現技術突破,能量密度突破到500Wh以上,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及量產成為可能。相關公司:國軒高科、杉杉股份。要點三:電池新技術探討紀要中提到鈉電池、M3P電池、CTP技術、AB電池。其中對於CTP,公司表示「下一代要進入 CTP 4.0版本,比 4680系統電量提升 13%,CTP 的的磷酸鐵鋰電池做到 160wh,體積做到 260wh/L」。分析:目前,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電池是動力電池領域兩大主流技術路線,但兩者價格最近不斷攀升,截至2022年2月16日,磷酸鐵鋰均價已達15萬元/噸,三元材料均價已達35萬元/噸,價格的持續上漲疊加供給不足,這也使得電池廠商嘗試探索更低成本、更高效可替代的技術路線。M3P電池:寧德時代在新體系方面,推出 M3P,準確來說不是磷酸錳鐵鋰,還含有其他金屬元素,公司稱之為磷酸鹽體系的三元,成本較三元下降,改善低溫,能量密度也好,屬於過渡階段的電池方向之一,最終還是要將磷酸錳鐵鋰電池推向能夠大規模市場化應用。磷酸錳鐵鋰相關公司為德方納米、華誼集團。AB電池:該電池可以實現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的集成混合共用,即可以將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按一定的比例和排列進行混搭,串聯、並聯集成通過BMS的精準算法進行不同電池體系的均衡控制。這樣既彌補了鈉離子電池在現階段的能量密度短板,也發揮出了它高功率、低溫性能的優勢,鋰-鈉電池系統能適配更多應用場景。CTP技術:2019年公司率先採用全新CTP技術的無模組電池包,CTP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高15%-20%,零部件數量減少40%,生產效率提升50%。磷酸鐵鋰的最大缺陷就是能量密度較低,想要在使用低成本的磷酸鐵鋰的同時保持高續航,就必然使用CTP技術,類似於比亞迪的刀片電池。CTP 方案帶來的最大增量是新型電池盒技術(FDS),電池盒單價將從1500上升到4000左右,相關公司如和勝股份。無論是哪種技術創新,目的都是為尋求更安全、更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以供下游新能源汽車、儲能等行業的高效發展,預期後續幾類技術將會共同研發開展,持續帶來電池BMS系統的一系列革新。注意:再好的邏輯,也得結合大盤漲跌趨勢來選擇介入跟退出的時機。以上內容僅是基於行業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靜態分析,非動態買賣指導。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操作請風險自擔。如果您喜歡研訊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價值的原創投研資訊,請點擊下面的名片加關註:世道艱難,支持研訊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