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今,網絡化已經全面滲透進工作、學習、生活,網絡平台成為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主戰場」。從去年開始,以微博、B站等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的網絡社區,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發布本國外交政策和相關言論等的重要平台。
2月22日「烏克蘭在微博發聲明」的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第一,認知戰已經在我國的網絡空間打響。面對踏着信息時代鼓點而來的網絡認知戰,人們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網絡認知戰早已在視聽之中,說陌生是源於對網絡戰的廬山真面並非完全認知。
那什麼是網絡認知戰呢?
假如有認知A、B和C,A即為真相,B是你的想法認知,C是此認知下帶來的一切行為或情緒影響力。網絡認知戰的核心其實就是逐漸的替代我們本有的認知,弱化隔絕部分不利於自身A的真相存在,以被篩選出來的有利A的真相來強化我們的認知,帶來給我們C的影響。
雖然網絡認知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我們所理解的戰爭,但其目的和意義絲毫不亞於真刀真槍。
在這樣一個爆炸性新聞的時代,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被迫成為網絡上的「偵探」和「法官」,但我們又真的有權利成為一個審判者嗎?
各位財友,你們如何看待網絡認知戰?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