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鄭敏芳編輯:松壑

1006天的等待終於還是以被否而告終。

3月23日晚間,據深交所官網,電旗股份(832853.NQ)的創業板IPO未獲通過。

對於電旗股份此次IPO遭否的原因,上市委給出的理由主要是集中在勞務供應商和業績下滑的問題。

一方面,作為一家從事移動網絡優化及規劃的公司,電旗股份的勞務採購費金額較大且占營業成本的比重較高,其中多個勞務供應商甚至出現了輪番註銷的情形,此舉也被質疑存在其他利益安排。(詳細報道請見《「釘子戶」電旗股份創業板IPO千餘天終迎沖關:曾「躺槍」多家機構 供應商關係謎團仍存》)

另一方面,電旗股份業績連續兩年都出現了下滑,其預計2021年全年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10億元-5.20億元、0.42億元-0.47億元,二者同比變動率約為-5.95%至-4.11%、-22.13%至-12.86%。

關聯交易非關聯化的風險以及業績表現不佳都成為了壓垮電旗股份IPO最後的稻草。

實際上,電旗股份如今失敗的IPO之旅仍然經歷了諸多曲折,從自身業績承壓再到接連遭遇中介機構被查的連坐,讓其成為了業內眼中的「最倒霉項目」之一。

01

三度「踩雷」中介機構

從事移動網絡優化及規劃業務的電旗股份卻出現了勞務採購成本占比極高的情形,而這一情形的背後是電旗股份與多家勞務供應商保持着「曖昧」的關係。

比如,在2018年年報中,電旗股份曾將同屬於董靜傑控制的肇東市飛科信息技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飛科信息)、肇東市億科信息技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億科信息)和安達市翰林信息技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按照單個供應商進行披露。

這一情況在遭到問詢後,電旗股份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披露時未識別飛科信息及其關聯方的實際控制人為董靜傑,按照單個供應商進行披露」。

但是信風(ID:TradeWind01)後來在調查中發現,飛科信息、億科信息的工商信息手機號均為同一個號碼。

電話一致的情況下,電旗股份竟不知二者之間關係的說辭也顯得有點蒼白無力。

在上會現場,上市委也直接要求電旗股份解釋這一情況。

「說明發行人新三板掛牌期間2018年度定期報告將3家供應商作為單獨供應商披露的原因,發行人與肇東億科及其關聯方、董靜傑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或者其他利益安排。

請保薦人發表明確意見。」上市委指出。

而從此次被否來看,上市委對於電旗股份的解釋並未採信。

在長達1006天排隊的時間裡,電旗股份的IPO曾多次因中介機構的原因而不得不中止審查。

從2019年6月向證監會遞交招股書之時開始,電旗股份先是因為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瑞華)執行康得新審計業務中涉嫌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不得不申請中止審查。

此後,由於瑞華各分所分崩離析,彼時負責電旗股份IPO的審計團隊也全部離職。2020年12月電旗股份終於將瑞華更換為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信永中和),再次進入正常的IPO審核。

但是恢復正常審核僅僅3日,「踩雷」了會計師事務所的電旗股份又因為保薦機構——國融證券在退市富控(富控互動,600634.SH)併購重組業務涉嫌違法違規之案,不得不再次被中止審查。

本以為國融證券被查一事完結,其IPO便可以再次進入正常流程。

但是好景不長的是,信永中和因為樂視事件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電旗股份的IPO進程又再次停擺。

據信風(ID:TradeWind01)統計,電旗股份先後因為瑞華、國融證券和信永中和事件,其IPO進程被拖延了將近8個月的時間。

02

項目「跟人走」內情

「踩雷」多家中介機構的背後,信風(ID:TradeWind01)從接近此次IPO項目人士處獲悉,其數次更換中介機構背後還有一些「小插曲」。

早在2011年底,電旗股份便在中信建投(601066.SH)的保薦下向證監會遞交創業板IPO招股書,但由於2012年業績下滑等各種原因再度撤回了首發申請。

此後,電旗股份改道掛牌新三板,而在2017年準備重啟IPO時,電旗股份並未再次聘請中信建投,而是改聘東興證券(601198.SH)作為上市輔導機構。

「原因是電旗股份的老闆非常看好原東興證券的保代李民,也很放心把IPO項目交給他來做」。接近此次IPO項目的投行人士透露。

而在李民2018年11月15日跳槽至國融證券後,其也將電旗股份的IPO項目帶到了新公司。

這也意味着,電旗股份將重走IPO輔導之路。

公告顯示,2018年11月14日電旗股份終止了與東興證券的輔導上市協議後,其「火速」在2019年1月11日接受國融證券的上市輔導。

這一時間線也剛好與李民的跳槽時間吻合。

一位中字開頭的投行人士對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一般來說企業的上市輔導機構也會是之後的保薦機構,但是不排除此後更換的可能性,比如這個保代和企業老闆關係非常好,如果這個保代跳槽,那這家公司的IPO項目也有可能跟着他走了,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

「李民剛去國融證券的時候,團隊只有他一個保代,所以就讓其他人簽的字。後來他的團隊有人保代考試通過了,他為了讓自己帶的人能夠簽字,就臨時把那個保代換了。」接近此次IPO項目的投行人士透露。

信風(ID:TradeWind01)翻閱兩版招股書時也發現,項目組成員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第一版招股書中,電旗股份的保薦代表人是李民和朱志遠,彼時項目的協辦人是楊健。

(第一版招股書)

但是在上會版的招股書中,朱志遠已被更換,而原本是項目協辦人的楊健則與李民一起成為了保薦代表人。

(上會版招股書)

「很難說這次電旗股份的IPO失敗和保薦機構沒有關係,如果當時沒有更換保薦機構,或許電旗股份的整個IPO進程不會被拉的那麼長。」一位廣東的投行人士指出。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企業本身就存在供應商不規範等各種問題,不管是誰來做這個項目都可能會失敗。電旗股份第一次衝刺IPO時聘請的是頭部機構中信建投,但最後也是以撤回材料告終的。保薦機構只能是起輔助作用,真正能不能成功還是要看公司本身的質量」。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