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跌,滬指跌0.25%,深證成指跌0.61%,創業板指跌1.13%。兩市合計成交10294億元,北向資金淨買入12.36億元。
盤面上看,建築、醫療保健、醫藥、半導體等板塊走強,釀酒、石油、旅遊等板塊上揚;電池、光伏、汽車、鋰電、煤炭、化工、鋼鐵、券商等板塊走弱;元宇宙、智能交通、新冠藥等題材表現活躍。
一段時間以來,支持汽車消費的政策密集出台。
5月23日召開的國常會提出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6月22日召開的國常會又提出加大汽車消費系列支持政策,預計全年增加汽車及相關消費大約2000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汽車保有量為3.10億輛,位居全球第一。
大家要知道,汽車保有量到達一定程度後,二手車市場就會開始放量,這是國際上汽車消費的普遍規律。
然而,當前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遠低於國際成熟汽車市場水平。據統計,2021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為1759萬輛,不到汽車保有總量的6%。
對此,有政策出台,稱8月1日起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全面取消限遷政策以後,二手車將進一步實現全國自由流通,極大豐富汽車產品供給,提升供需適配性。
此外,在3.1億的保有量里,其中新能源汽車僅1000萬輛。
雖然新能源車在乘用車市場占比仍然較低,但比較明顯的是,在新冠疫情衝擊和汽車消費下行的大背景下,受到政策等多因素的支撐,新能源汽車銷售走出獨立行情。
特別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市場競爭力快速提升,今年1-5月,國內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消費占比已經超過了80%。
在這樣的強消費下,工信部還提出要做好汽車芯片和上游原材料保供穩價工作,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甚至購稅優惠還會延續。
汽車逐漸智能化,它的相關細分產業也在不斷向更高端發展,像智能的汽車傳感器、車載軟件、座艙電子、核心零部件等都是屬於這個部分。
(一)、再往下細分,汽車傳感器又分為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MEMS傳感器等。
1.攝像頭要涉及圖像處理器、光學鏡頭、CIS這些上游構成。
富瀚微、全志科技、威創都是布局這類企業。
其中富瀚微之前主要是做安防的,現在是打開新「視界」,發展到汽車,專注於高性能視頻編解碼SoC芯片、圖像信號處理器ISP芯片以及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
2.激光雷達需要激光器、信號處理系統、光電探測器、濾光片、微控馬達的細分構成。
在光源方面,需要VCSEL激光器,布局的公司包括:II-VI 、Lumentum,長光華芯(A股上市公司)、縱慧芯光、華芯半導體、瑞識科技、博升光電等。
如果要涉及到超窄線寬激光器,國內供應商主要以初創公司為主,包括微源光子、靈芯光電等。
光電探測器則是使用APD、SPAD、SiPM(硅光電倍增管)、CMOS圖像傳感器等,目前仍主要掌握在國外巨頭手中,包括First Sensor、安森美、濱松等,此外中國SPAD出現部分初創企業包括宇稱電子、芯視界、靈明光子、飛芯電子等。光束操縱元件和整機方面,眾多廠商均採用自研商業模式,這裡有禾賽科技、一徑科技、Blickfeld、AEye等激光雷達廠商。
蘿蔔君認為,在這些廠商的競爭下,激光雷達在朝着更低成本、更長使用壽命、更高集成度、更低功耗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有自研能力的企業在這時會有很大的優勢。摩爾芯光、洛微科技、國科光芯、力策科技等都可以看下。
3.毫米波雷達較激光雷達有差別,它需要的是MMIC和高頻的PCB。
高頻的PCB是天線的材料,毫米波雷達需要介電常數穩定、耗損特性低等高性能的高頻PCB基材,目前國外主流高頻PCB基材廠商有:Rogers、Taconic。受益於國內5G產業發展,國內生益科技、滬電股份等已實現毫米波雷達用高頻PCB產品的技術突破。
這還涉及前端收發組件,目前大多數毫米波雷達前端收發組件主要採用基於硅基的單片微波集成電路(MMIC)集成方式。目前該技術主要由國外半導體公司主導,如IInfineon、NXP、TI,國內廠商主要包括廈門意行、加特蘭、南京米勒、清能華波、矽傑微電子等。
數字信號處理器也是需要的,目前這種產品的製造商主要以海外廠商為主,國內占比很小,紫光國微、安路科技、復旦微等會有涉及到。
總結下,目前整體看還產業上游等環節均由海外企業把控,但隨着國產替代進程逐步推進,部分國內雷達廠商已經憑藉高性價比產品打入前裝市場,國產替代潛力較大。
4.超聲波雷達則是有專業的超聲波傳感器器件。
5.MEMS傳感器則大多需要晶圓代工廠和封測廠商去支持生產。
(二)、座艙電子產業鏈上游主要是OLED的顯示面板、液晶儀表、中控系統、汽車平視顯示器(HUD)等,這些其實我給大家都講過。
例如OLED顯示面板,這形成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是將有機發光材料的化工原材料合成中間體,再將中間體加工成前端材料,最後對前端材料進行多次升華提純得到終端材料,直接用於OLED面板的生產。
由於終端材料對純度要求很高,因此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和專利壁壘。
奧來德,擁有2300kg/年的終端材料產能,成為了國內最大的OLED終端材料生產商之一。
德賽西威、華陽集團這些也是涉及到智能座艙的龍頭股,像華陽集團就是涉及汽車平視顯示器(HUD)的。
(三)、車載軟件方面,涉及車聯網、ADAS、電子地圖、語音軟件、操作系統、自動駕駛系統。
車聯網領域,蘿蔔君看了下,全溢科技、天邁科技、高新興、新寧物流、協創數據、北緯科技這些概念標的今天都上漲。
自動駕駛我之前給大家講過禾多科技,該公司已成長為國內極少數擁有全棧自動駕駛研發能力的科技創新公司之一,具備從人工智能算法到嵌入式系統,從大數據閉環到系統迭代進化的完整布局。
以行車和泊車兩大場景作為切入點,公司已推出HoloPilot行車自動駕駛系統和HoloParking智能泊車系統兩大系統,逐步打通「高速公路駕駛+泊車最後一公里+複雜城區道路」的自動駕駛完整閉環。
此外,蘿蔔君還給大家盤點了整車和核心零部件的標的們,在下表。
寫在最後,現在的汽車板塊這麼熱,粉絲們也在紛紛討論,對此,蘿蔔君給大家準備了一篇文章《底部爆拉超60%!汽車板塊為何這麼牛?》,大家點讚後,戳下方「閱讀原文」即可查看!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對歷史數據的客觀分析,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對用戶依據本文做出的任何決策承擔責任
獲取更多深度邏輯,以及更多高確定性的成長型公司,請點擊最上方藍字,關注Datayes投研公眾號!(賬號:robotouyan)
「扭虧為盈」大盤點!龍頭三連板!
再度 突破 萬億!
再度衝擊港股IPO!
大漲大跌!泄露內幕?遭問詢!
集采落地!腰斬再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