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
執業證號:S0360518090001
聯繫人:張瑜(微信deany-zhang)
為什麼進行不對稱的調降?結合當下的金融數據我們發現,事實上各類短期貸款表現較為優異,而回落較為明顯的是中長期貸款,特別是居民個人住房貸款。因此相較於對標短期貸款的1年期LPR而言,調降5年期LPR更為迫切。
本輪調降什麼值得觀察的層面?當下的自律機製成員銀行將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考慮到當下十年期國債和1年期LPR利率均有所調降,我們提示未來存款利率或存在順勢下行5bp的可能。
未來還有沒有進一步降息的可能?——仍有可能
房地產層面,當下居民房價同比-1.7%,房貸利率理論最低值4.1%,理財收益率在2.0%~2.8%之間。結合我們前期報告《當買房跑不過買理財,15bpLPR夠嗎?2022.05.20》,堅持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假設對應一二線城市房價同比不超過5%),未來五年期LPR或仍需下降至少100bp以上。
工業企業層面,回顧歷史來看,當工業企業利潤同比為負的情境下,央行大概率會有降息操作。考慮到未來PPI同比回落(當下4.2%,四季度同比預計0.7%),工增難以明顯改善(結合《經濟差貨幣寬,股債偏向「長久期」,2022.08.16》,當下工增的差或與地產有直接關係)的背景下,如果三四季度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再度為負的話,政策利率或仍有調降的必要性。
居民消費層面,未來一段時間居民消費或將持續偏弱。首先根據央行針對城鎮儲戶的問卷調查來看,今年二季度傾向更多儲蓄的居民占比達到了58.3%,較疫情前的最高點抬升了10.7%,較2021年的最高點抬升了6.4%。其次8月以來多地疫情的反覆或將邊際壓制未來社零同比的修復狀況。
財政政策層面,年內財政發力已經較為明顯,未來再大幅加碼的概率不大。貨幣政策或有必要走向前台接力財政政策。
未來貨幣政策展望——降准降息值得期待
結合我們前期報告《如果MLF不調降,LPR還有調降空間嗎?2022.06.18》的測算,當下通過銀行單邊讓利支持貸款利率下降已略有困難。本次央行通過降息的方式推動推動LPR下行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由此觀察,如果未來想進一步推動房貸利率或實體貸款利率下降,仍需要央行總量貨幣政策的實施。
其次,海外加息周期+CPI有破三壓力的背景下,央行進行降息操作或表明政策已做出了選擇——內外之中,更關注「內」;需求和通脹之中,更關注需求。結合我們前期報告《當買房跑不過買理財,15bpLPR夠嗎?2022.05.20》的測算,未來降息、降准等總量政策事實上值得更高的期待。
第三,當下資金脫實向虛的現象較為明顯,這或將激發央行的監管行為。結合我們前期報告《不是鬆緊的問題,是回歸的問題——2022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點評》,我們提示隨着財政發力逐步見頂,DR007或有緩步靠近逆回購7天利率的可能,DR007與政策利率或實現雙向奔赴。
風險提示:
貨幣政策超預期,房地產銷售超預期。
報告正文
關於LPR調降的理解
為什麼進行不對稱的調降?結合當下的金融數據我們發現,事實上各類短期貸款表現較為優異,而回落較為明顯的是中長期貸款,特別是居民個人住房貸款。因此相較於對標短期貸款的1年期LPR而言,調降5年期LPR更為迫切。
本輪調降什麼值得觀察的層面?值得觀察的是1年期的LPR調降,結合2022年一季度央行貨政報告專欄3《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來看,當下的自律機製成員銀行將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考慮到當下十年期國債和1年期LPR利率均有所調降,我們提示未來存款利率或存在順勢下行5bp的可能。

未來還有沒有進一步降息的必要?
(一)房地產層面:當買房跑不過買理財
從居民購房額外收益率來看,居民購房意願事實上是2016年以來的歷史最低值。5年期LPR調降15bp之後,首套房貸利率最低理論上可達4.1%,而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當月同比 -1.7%。全市場6個月理財收益率在2.0%~2.8%之間。結合我們前期報告《當買房跑不過買理財,15bpLPR夠嗎?》,堅持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假設對應一二線城市房價同比不超過5%),未來五年期LPR或仍需下降至少100bp以上。
從政府的視角觀測,政府也有房貸利率下行的訴求。回顧歷史來看,每當土地出讓收入同比為負的情境下,房貸利率大概率呈現明顯下行的態勢。
(二)工業企業層面:價格跌,量難升
回顧歷史來看,當工業企業利潤同比為負的情境下,央行降息的概率或明顯提升。
首先從價格的視角來看,未來PPI同比或呈現明顯的下行態勢。高基數的影響下,未來一段時間PPI同比或呈現逐步下行並穩定在低位的特點。我們預計四季度PPI同比均值約為0.7%,明年一季度為1%,二季度為-0.6%。7月PPI同比為4.2%。
其次從工增的視角來看,結合《經濟差貨幣寬,股債偏向「長久期」——7月經濟數據點評》,當下工增的差或與地產有直接關係。考慮到短期商品房銷售難以好轉,未來一段時間工增同比或難以得到邊際改善。
PPI回落,工增難以明顯改善的背景下,如果三四季度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再度為負的話,政策利率或仍有調降的必要性。
(三)居民消費層面:疫情反覆,儲蓄預防
對於居民消費而言,當下居民的儲蓄意願似有明顯抬升的態勢。根據央行針對城鎮儲戶的問卷調查來看,2010年到2019年的十年期間,傾向更多儲蓄的居民占比均值約為44%,其中最高的一次是2014年6月的47.6%,最低的一次是2010年12月的37.6%,整體波動相對較小。疫情以來,2020年這一比值最高是2020年3月的53%,2021年最高的是12月的51.8%,而到2022年6月這一數值達到了58.3%,較疫情前的最高點抬升了10.7%,較2021年的最高點抬升了6.4%。
除去儲蓄意願的抬升,當下居民面臨的第二大問題在於疫情對於居民消費場景的限制。2020年以來,剔除汽車以外的社零同比與新冠疫情的新增患者人數呈現明顯的反向關係。
(四)財政層面:財政進一步加碼的概率不大
未來貨幣政策的展望
其次,海外加息周期+CPI有破三壓力的背景下,央行進行降息操作或表明政策已做出了選擇——內外之中,更關注「內」;需求和通脹之中,更關注需求。結合我們前期報告《當買房跑不過買理財,15bpLPR夠嗎?2022.05.20》的測算,未來降息、降准等總量政策事實上值得更高的期待。
第三,當下資金脫實向虛的現象較為明顯,這或將激發央行的監管行為。結合我們前期報告《不是鬆緊的問題,是回歸的問題——2022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點評》,我們提示隨着財政發力逐步見頂,DR007或有靠近逆回購7天利率的可能,DR007與政策利率或實現雙向奔赴。
具體內容詳見華創證券研究所8月23日發布的報告《【華創宏觀】DR007與政策利率的「雙向」奔赴——2022年8月LPR利率調降點評》。
【首席大勢研判】
宏觀將進入「高能三月」,六大問題迎來答案匯率「強而不貴」護航貨幣寬鬆獨立性——基於一些定量的啟發
回顧2021——縣級賬本里的中國故事
穩增長的兩階段理解框架
七個預期差——17句話極簡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外匯準備金率調整表明政策開始糾偏匯率——再論匯率年度級別拐點正在形成寬社融需要走幾步?——8月金融數據點評
債在今年,愛在明年——財政基調的理解
財政看明年,貨幣話不多,減碳被糾偏——八句話極簡解讀政治局會議
中美利率會共振反彈嗎?
「大寬鬆」的夢需要醒一醒不是你以為的「松」——7月7日國常會點評外需變化是「表」,結構變化是「里」——從「里子」怎麼看出口?【「十四五」按圖索驥系列】
漲價的擴散之路
通脹「加速上升期」的三條追蹤線索
通脹的太陽即將升起
漲價的擴散之路
【「碳中和」系列】【大類資產配置框架系列】
從三因素框架看美債利率--大類資產配置系列一長纓縛蒼龍--中資美元債年度報告和大類資產配置系列二2019年外資行一致預期是什麼?--大類資產配置框架系列之三
3萬億外資青睞何處--大類資產配置系列之四2019年油價:「油」問必答?--大類資產配置框架系列之五
「金」非昔比--大類資產配置框架系列之六
【周報小專題系列】20210627—為什麼中游利潤率不降反升?
20210620—存款利率定價機制調整:改革意義大於調息意義
20210516—海外當下如何看商品及通脹?
20210509—上游價格屢創新高,下游消費「漲」聲四起
20210505—服務修復再進一程
20210425--土地溢價率緣何飆升?
20210418--金融視角看當下地產銷售的區域特徵
20210411--租賃住房建設可能帶來多少投資增量?
20210314--1.9萬億救濟計劃落地,錢會花在哪?
20210228--油價的全球預期「錨」在哪?
20210127--城市分化、糾偏不夠、出口仍強——春節的三個核心詞
20210125--再融資債變化的十個細節
20210117--國內疫情現狀及對經濟影響評估
20210110--近期內外資產變動的兩個核心
20210103--中日韓美德加入的區域貿易協議比較
【央行雙周志系列】疫情後美國貸款展期政策的使用與償還特徵——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8期
疫情如何影響居民超額儲蓄及疫後消費——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7期
IMF與WTO如何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與貿易增長?——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6期
實時預測美國通脹的模型——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5期
美國金融市場的風險、演化與溢出效應——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4期
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經濟如何評估?如何演化?——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3期
全球低利率時,各國是否應該增加債務?——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2期
【海外雙周報系列】就業市場修復前景初步驗證
海外疫情發展如何?歐美「群體免疫」或就在三季度
5月非農數據的兩個信號
Fed逆回購起量,Taper的信號?
復甦與通脹在路上
美聯儲政策的轉向:當下VS2013-2014年
歐美疫情的相對變化依然主導美元
全球加息周期已啟動
2月非農超預期,年內美聯儲仍有轉向風險
美元反彈能阻擋大宗上漲嗎?
美國PMI為何持續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