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谷聲熊|來源

gushengxiong666|ID

unsplash | 圖源


「熊啊,我父母因為我男朋友是外地人就反對我和他在一起,我該怎麼辦……」

前幾天,熊在後台收到了一位女生的傾訴。

順着話題與她聊了兩句,然後發現,這其實不是她父母第一次「插手」她的生活了。

當初高考報志願時她想學醫,可父母一定讓她學金融;

畢業後她想留在大城市發展,但父母一定讓她回老家;

她想去面試一家很有發展潛力的大企業,但父母一定讓她考進體制內……

上面這一切她最終都聽從了父母的安排,但唯獨男朋友這件事,她猶豫了。

「因為我真的很愛他,如果就這樣和他分開,我會很痛苦……熊,你覺得我應該怎麼做啊……」

事實上,關於女生當下面臨的困境,熊的答案是:

如果真的愛他,那就去勇敢愛吧。

父母之命固然難違,但人生終歸是屬於自己的。

只要真心去愛過,那麼無論結果如何就都不會後悔。


不過,在這件事之外,熊倒是覺得,女生更應該去思考另外一個問題:

一直以來,自己是不是有些,太唯唯諾諾了?

不只是這位女生,我們很多人、熊都一樣,常常按照別人的期望去生活。

這不僅包括父母對我們的期望;

還包括,同事對我們把最難的那部分工作承擔掉的期望,朋友對我們能去那場其實我們並不想去的聚會的期望……

我們唯唯諾諾地一一應下,為了取悅對方而逃避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但,人生最遺憾的事情就莫過於,我們努力活成了別人期待的模樣,卻沒能活成自己;

我們成了他人劇本中的演員,卻忽略了,自己本該是創造自己生命劇本的導演。

所以,是時候停止唯唯諾諾,去與真實的自己建立連接了。

「要成為自己的嚮導,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去往哪裡,然後安靜而篤定地走下去。」

上面這句話,就出自熊今天想要為大家分享的書:《悅己的力量:擺脫焦慮內耗,活出自我肯定力的8個方法》。

作者克里斯蒂娜·哈雷特,是美國知名心理學家、暢銷書作家、TED演說家、全球演講嘉賓、教授和心理治療教練。

在這樣的工作經歷里,她見過非常多,在生活中唯唯諾諾的人。

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們幾乎可以在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通過GPS衛星得到定位和指引,但我們卻失去了自己內心的導航。」

而能夠給予我們「內心的導航」的,其實就是我們本身。

所以,在這本書中,她就向我們分享了6個方法,幫助我們成為自己的精神嚮導;

熊也將這6種方法通通整理了出來,分享給所有唯唯諾諾的夥伴,並且強烈建議大家去認真踐行一遍。

希望大家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後變成真正快樂的人。

不必總是擔心給別人添麻煩

一直以來,我們都覺得自己已經筋疲力盡了。

那些永遠都做不完的工作緊逼着我們,即便耗盡了能量,也還是得不到機會喘息。

為什麼不請求別人的幫助呢?

「開什麼玩笑。」
「讓別人幫忙?這根本不是一個選擇。」
「那會給別人添麻煩的。」

我們總是這樣,會努力去獨自面對一切事情,會為他人提供協助,卻從來不會要求別人協助自己。

作者說,我們的能量,就是這樣慢慢被耗盡的。


因此,作者告訴我們,若是想要增強自己的能量、讓自己重新精力充沛的話,就去尋求他人的協助吧。

把那些「應該」由自己做、必須要獨自做到「完美」的念頭通通拋掉;

然後把精力花在最重要的、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上來。

熊也覺得,有時候,請求別人的幫助其實並不會為對方帶去那麼大的麻煩,對方或許也很樂意能承擔一些重要的任務。

所以,就放下內心的顧慮和負擔吧,尋求幫助也是一種成功,因為這能讓我們變得更有效率,也更快樂。

給自己多留點時間

我們腦海里常常迴蕩着這樣一種聲音:

「你做得還不夠。你還有這個,這個,那個要完成。」

於是,我們會去滿足各種職業上、家庭上的需要,去不斷地答應別人的要求;

卻無視自己到底有多麼累,到底有多麼渴望休息的時間。

在作者看來,這種情況也必須做出改變了。

「你必須多做一些能讓你休息、放鬆和充電的事情。你必須給自己多留點時間。」


是啊,照顧好自己,應當永遠被我們放在生活的第一位。

去無所事事;
去享受朋友們的微笑和擁抱;
去讓思想漫遊;
去專注地享受一頓晚餐……

只有當我們能夠經常地和及時地照顧好自己時,我們才會有更多精力,我們在生活中的每一步也才更有力量。

記住「這不是你的問題」

熊猜,很多夥伴大概都在高中的時候擔心過長青春痘吧?

那個痘痘會讓我們覺得自己的一切社交生活都完蛋了,覺得別人一定會因為那顆醜陋的痘痘而嘲笑自己。

又或者,大家也有過推開門進入一間房間時,房間裡的人突然全部停止說話的經歷?

那瞬間我們會覺得他們一定是在偷偷議論自己,然後會在接下來的一整天裡因為感到被孤立而抬不起頭。

但,事實真的如我們所想的這樣嗎?

並非如此,作者希望我們明白:很多問題的來源其實都不是你。


要知道,或許其他人的確會注意到我們的那顆痘痘,但這絕不是那天他們腦子裡最重要的事情,更不會花太多心思去取笑;

而進入房間時的鴉雀無聲,大概率也只是個巧合,或是自己的突然進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僅此而已。

所以啊,不要再活在別人的眼睛裡,也不要再不停地懷疑是不是自己出了什麼問題了。

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別人如何看待我們,而是我們如何看待我們自己;

保持自信和坦然,真誠地去熱愛生活,我們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當我們最好的朋友身陷艱難的處境,正在苦苦掙扎或很沮喪時,我們會如何對待她們呢?

我們會同情她的感受,並提醒她所有關於她的非凡的、美妙的、令人驚嘆的長處;

我們會做她的啦啦隊長,不停地告訴她她就是最棒的。

但,當我們自己身處艱難的境地時,我們又會怎麼對待自己呢?

我們會對自己說話嚴厲,不能容忍自己任何一點小的過失;

我們會對自己很苛刻、挑剔甚至殘忍,從每件事中都看到自己的錯誤,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對此,作者提醒我們:

「如果你可以成為別人最好的朋友,那麼你也有能力成為世界上對你最重要的人——自己最好的朋友。」

而這意味着,要學會愛自己,傾聽自己的內心,重視自己的價值,給予自己耐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承認自己是個很棒的人,這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的精力和熱情。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在書中,作者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她自己的故事。

30多歲的時候,她愛上了一輛看起來很陽光的亮黃色汽車,並且很認真地考慮過是否要把它買下來。

但當她向身邊人提起這件事時,得到的反饋大多都是帶着困惑和笑意的一句:

「亮黃色的車?你是認真的嗎?」

這讓作者開始懷疑自己的眼光是不是真的很蠢,也打消了買這部車的念頭。

但每當她在街上看到類似顏色的車時,都會感到一陣遺憾和惆悵。


大家應該也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吧?

自己很想去做某件事,但只消別人一句反對的話,就會瞬間對自己產生懷疑,進而打起退堂鼓。

這或許的確不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巨大的影響,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會留下揮不去的遺憾。

所以,作者建議我們,與其讓別人告訴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不如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思考,自己真正想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吧。

差點忘了告訴大家,18年後,作者還是買了一輛亮黃色的汽車,每當她開着它在路上行駛時,她都會感到無與倫比的快樂。

「最重要的是,我快樂是因為買那輛車是我的選擇,而我最後選擇了聽從自己的意見,我正在真實地活着。」

找到自己內心的熱情

在人生的當下階段,大家的目標是什麼呢?

千萬別回答「要讓父母驕傲」、「要把手頭項目完美做成」、「要成為一個為身邊人帶去快樂的人」之類的。

作者說,我們內心的目標不一定是一份工作(而且通常不是),也不一定是什麼宏大的使命;

但它是你被召喚去做的事,被召喚意味着你帶着使命感和從容去做一件事,而當你開始後,即使連續做幾個小時都不會厭倦。


不過,想要順利找到自己內心的目標和熱情卻並不簡單。

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先從自己的遺願清單上有什麼開始想起。

這一生我們想嘗試做什麼?
哪些事情如果不做一定會後悔?
哪些事做了,才能讓自己坦然地說出「我曾經活過」?

無論這個時候出現在自己腦海里的是什麼,大到環球旅行、寫一本書也好,小到放肆淋一場雨、去海邊裸泳也罷;

都去做,或積極地為實現它去做準備吧。

不用去顧及別人會怎麼想,也不用擔心這樣做是對還是錯;

只要當我們做這些能充實自己的靈魂、帶給自己快樂的事情時,我們的靈魂就已經開始閃耀光芒啦。


有句話,熊一直都很喜歡,在文章的最後想要把它分享給大家:

「你是一朵特別的花,想怎麼長就怎麼長,不一定非要長成玫瑰。就算全世界都在期盼你長成玫瑰,我還是希望你可以做自己。」

希望大家可以
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去愛自己想要愛的人

滾燙人生大概就是如此吧
要保持清醒和堅定
生命幾許
遵從自己

- The End -

他人的期待沒那重要,自己的妥協也並非無足輕重。當取悅他人成為習慣,人會漸漸找不到真實的自己,仿佛被束縛在框架之中。

生命幾許,應活得熱烈與自在。如果你也總忍不住去取悅他人,在社交中無法真實地做自己,可以來壹心理App的人際關係互助館。

這是一個致力於用心理學知識解決人際煩惱的溫暖小屋,大家互訴煩惱、互幫互助,希望你能在這尋到解決問題的鑰匙,擁抱快樂的人生。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谷聲熊,全網百萬女生都在關注的成長治癒系讀書號。如果你沒空看書,點擊上方按鈕關注谷聲熊。

新冠歧視|愛情3大坑|戀舊情結
喪偶式育兒|親子義氣|慢半拍的人
兩性禁忌|隱性霸凌|長期抑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