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年,青年作家楊瀟帶着一份沉甸甸的誠意之作《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以下簡稱《重走》)驚艷了整個傳媒圈。

《重走》一經面市,就收穫了無數讀者的喜愛與感動,短短一年時間便加印了8次,並在豆瓣獲得9.0的高分及2021年度讀書榜單中國文學非小說類第一名。今年夏天,楊瀟又憑藉此作品獲得「第十屆春風悅讀盛典·春風新人獎」。

歷史學家、作家羅新評價說,「楊瀟通過重訪過去,把過去從遺忘的雲霧中邀請到今天,參與我們對未來的想象、選擇與行動。」

《重走》的故事要從2018年講起,那一年處在人生轉折點的楊瀟,開啟了一場以徒步為主,重走西南聯大西遷路的旅程,去追隨 1938 年那群穿越湘、黔、滇三省進入大後方的年輕人。他從自我的困境出發,回到歷史現場,體會當年那群年輕人的心境。

一路上,他不停查閱散落於檔案、口述、地方文史和民國報刊中的相關史料,走訪聯大二代、三代以及沿途湘黔滇線上那些不知名的老人們。歷史與現實交織、互文、碰撞,組成雙線敘事,構成當代知識分子的跨時空對話。

面對如此大量厚重的史料,寫起來很容易失控,好在多年的特稿寫作經歷,讓他對於素材的處理,結構的搭建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寫作起來事半功倍。

楊瀟多次強調,提前搭建結構,寫作才不會丟盔棄甲、丟三落四。「我曾在《南方人物周刊》寫了7年特稿,寫到第3年時,我感覺自己開竅了——我獲得了某種『自覺性』,這種自覺性主要來自對結構的理解,我覺得我開始比較有力地控制那些材料,而不是被它們牽着鼻子跑。」

楊瀟曾在《南方人物周刊》做了7年記者,還曾入選除美國之外全球領域每年只招收12名的哈佛尼曼學者。同行們不吝於誇讚他出色,許知遠稱他是「中國這一代最好的記者」。

他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下一個個令人感動、震撼、唏噓......的故事。從汶川寫到玉樹,從楊永信網戒中心的86條規定寫到被迫停服的十萬草根BBS站長的冬天,從北京數萬蟻族聚居的唐家嶺寫到當代中國的左翼青年......

在那些我們看不見的角落,我們遺忘的角落,一大批優秀的媒體人,他們不曾停下筆記錄,不曾停止講故事。


「正午故事」聯合創始人郭玉潔在《社會主義女子圖鑑》中記錄為下崗女工辦學校的老人;

前《中國新聞周刊》執行副主編包麗敏在《無聲的世界盃》中記錄農民工如何參與全世界的嘉年華;

《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編衛毅在《尋找桃花源》一書中記錄故鄉的點滴......

在我們自己的世界裡,家鄉、童年、父親、母親,都是值得留下的痕跡。唯有記錄這一切,我們才不會忘記,我們是如何從過去,走到現在。

但要記錄好這些普通人的故事並非易事,因為他們的故事可能冗長,他們的講述可能無聊,正如郭玉潔所說,「寫普通人的故事,需要更高超的寫作技巧。」

如何挖掘一個故事最核心的價值?

怎樣才能讓受訪者知無不言?

怎麼持續抓住讀者的注意力,讓他沉浸在精彩的講述中?

為探尋這背後的秘密,我們在去年邀請了7位非虛構寫作行業專家,推出《南方周末寫作實戰訓練營第二季:故事寫作的秘密》。

導師均來自《南方周末》《冰點周刊》《人物》等頂尖非虛構寫作團隊,其中不乏具有國際視野的哈佛大學尼曼學者。

他們從故事選題、結構思維、採訪挖掘、文本呈現、真實與真實感等7個方面入手,講述了不同「派系」的故事寫作秘密。

很多錯過營期的讀者反覆詢問,課程是否會在今年復推。為此,我們聯合7位導師,重開寫作訓練營第二季(第3期)。

7位國內一線特稿記者、主編、非虛構作家

哈佛尼曼學者、

南方周末年度傳媒致敬作品作者、

騰訊穀雨獎評委

導師答疑+社群服務+代表性作業點評

9月9日正式開營

原價499元

早鳥價僅需399元,立省100元!

老學員還可再享30元優惠!

(活動時間:即日起-8月26日)

長按識別二維碼,立即報名訓練營

(寫作營第二季第1、2期學員無需重複購買)


01

如何把一個想法寫成故事?


前些年我曾經採訪過一位省長,他愛看小說,因為小說讓他經歷現實中他無法經歷的世界。

非虛構寫作同樣如此,有時能帶讀者去看、去體驗他無法經歷的世界;而有時則能讓讀者從他原以為熟悉的生活中,看出新鮮陌生的經驗。而且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着的。

我在媒體工作的那段時間裡,忙着去追逐一個又一個領域裡的故事。好像大洋上的航海者,為這裡一塊礁石、那裡一片淺灘驚嘆,接着又奔往下一個海島。

而現在,我好像變成了一個潛水者,就在某一小片海域裡,鑽下去,甚至只是觀察某一株海草。同樣壯觀奇妙!從一株海草身上也能感受到地球的脈動。

在我看來,這大概就是尋找好故事的兩大維度吧。

——包麗敏

前《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副主編

前《中國新聞周刊》執行主編


02

如何搭建結構,讓你的寫作事半功倍?


2009年年末,我為了寫一篇關於「蟻族」的特稿,在北京西北郊的唐家嶺住了10天。10天以後,我開始寫稿,但材料太雜,還不聽使喚,四處亂竄。

我用幾天時間憋出了稿子,文章不壞,但遠非佳作。

後來回想,經過唐家嶺的公交車一共有六路,其中一路是365路,一年365天,365路是個不錯的隱喻。我完全可以以年為單位,通過採訪獲知這裡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故事。

又或者以拆遷為結尾,從最終一切都要拆掉的這一點來結構文章,在前面不斷埋下拆遷或者與暫居、臨時感有關的伏筆,提高文章的魔幻現實主義質地。

但當時的我沒有這麼處理。從那以後,只要寫超過5000字的文章,不琢磨清楚結構我就不會動筆。

——楊瀟

哈佛大學尼曼學者

前《時尚先生》副主編

前《南方人物周刊》高級主筆


03

怎樣採訪讓人知無不言?


剛開始寫特稿,去河北採訪一個身高1米2的鄉村代課教師。他幾乎給我講了每一段經歷,講到哭了三次。

我自以為採訪成功,回北京寫完初稿接到編輯電話:你知道他是怎樣寫板書的嗎?你知道站在一起時學生到他哪裡嗎?他教過的學生後來去做什麼?你有沒有試着蹲下來體驗1米2的世界是怎樣的?

編輯的問題我一個也答不上來。

從那之後,我開始明白,採訪不是單向度的,它的本質是溝通。採到這個人是第一步,走近這個人是第二步,真正理解他才是我們最終要抵達的。

怎樣理解一個人,往往取決於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因為最大的感同身受也只能是從自己的經歷出發。在這行十多年,越來越相信,採訪技巧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能讓你在這一行做下去的,更重要的是判斷力,以及對世界保持好奇心。

——王晶晶

搜狐極晝工作室主編

前《人物》雜誌主筆、編輯總監


04

怎樣用精緻文本講述精彩故事?


在《白銀往事》中,我這樣寫道:「高軍偉起得晚,頭一天夜裡,他把電視劇《大宋提刑官》最後幾集看了。這幾集講的是明泉寺後山發現死屍,是錦玉班的女旦小桃紅,宋慈驗屍後,幾經周折,找出了真兇。『宋慈還是厲害,那時候還沒有DNA技術呢。』高軍偉坐在桌子前,抽着『蘭州』。」

這裡面出現了熟悉兇手的鄰居看《大宋提刑官》的場景,這個場景很文學化,很戲劇化,甚至與實際案情形成了某種「互文」,讓讀者閱讀此段時如同看電影一樣,但這些都是採訪獲知的完全真實的情況。

好作家都是善於營造氛圍的,在這方面,我們要多向那些虛構作品學習。

——衛毅

《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編


05

怎樣寫得準確,用真實打動世界?


在媒體工作得越久,就越清晰地意識到,只有少數人——通常是成功者——擁有故事,而大部分人長久地沉默,就此被遺忘。為了抵禦這種單一,我們應該學習講故事。長久地凝視現實,讓被遺忘的復活,賦予普通人尊嚴,以配得上豐富、變幻的中國。

好的故事是鮮活的,輕盈的,角度巧妙,行文迅速。同時,好的故事又是重的,毫不猶豫地撞擊現實,進入混沌無名的生活,在混沌中,雕塑出一個形狀。這個形狀,是金子一樣的生活的內核,是我們所說的「真實」。

輕如飛鳥,重如金,這種輕與重的結合,是最理想的文風。

——郭玉潔

「正午故事」聯合創始人

前《生活》《單向街》主編


06

真實故事的生產和傳播


作為一個深度內容生產者,要強迫自己去了解歷史,尤其是最近半個世紀的歷史。

特稿《海底來的人:中國初代模特隊傳奇》,講的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批模特隊怎麼建立起來的故事。

這群當時受到美與自由召喚的年輕人,憑勇氣衝破特殊年代的各種枷鎖,有的人為此與家庭決裂,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其實也就是40年前的事情,並沒有多遙遠。

了解歷史的重要性在於,我們明白今天的坐標和所處的位置,對於各種撕裂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知,不至於口出妄言。

——王波

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負責人

前《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副主編

前《博客天下》主編


07

視頻化時代,如何理解故事寫作?


曾經,我跑遍深圳這座城市,因為我相信,當停電不期而至,當光明驟然消逝,這座城市的平凡人生,反而會像螢火蟲一般浮現。

我也曾和夥伴們,穿越阿富汗的戰火地帶,用三維投影重現了曾屹立千年的巴米揚大佛。因為我也相信,光影照亮的不止大佛,而是這片土地的往昔榮耀和今日悲苦。

文字是視頻化時代的「投影」,幫助我們更清晰地看清事物的輪廓。文字也是幫助我們傳遞信息的「琥珀」,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去包裹並呈現優質的信息。

在這個文字、圖片、視頻等媒介飛速變化的世界,在這個傳播方式快速更迭、海量信息洶湧泛濫的時代,冷靜下來,更關注萬物的本質,更懂得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或許更為重要。

——范承剛

《侶行》系列紀錄片總策劃

前《南方周末》特稿記者


這是一個表達欲望甚於傾聽欲望的年代,如何講好故事成為了21世紀最重要的能力。

過去幾年,我們就曾邀請南香紅、雷磊、杜強等媒體人開設《南方周末寫作實戰訓練營第一季:如何講好一個故事》。一經推出,廣受好評。還有不少優秀學員結營後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

《南方周末寫作實戰訓練營第二季:故事寫作的秘密》則是第一季訓練營的進階課程。課程內容較第一季全新升級,涵蓋全新知識點,帶你用進階視角,搭建故事寫作的底層邏輯。

兩年來,已有5000+名學員體驗了第二季第1、2期課程。結課之後,他們頻頻提及的關鍵詞是「乾貨、高質量、受益匪淺」。

現在,我們邀請你加入第二季第3期,一起探尋故事寫作的秘密!


7位國內一線特稿記者、主編、非虛構作家

哈佛尼曼學者、

南方周末年度傳媒致敬作品作者、

騰訊穀雨獎評委

導師答疑+社群服務+代表性作業點評

9月9日正式開營

原價499元

早鳥價僅需399元,立省100元!

老學員還可再享30元優惠!

(活動時間:即日起-8月26日)

長按識別二維碼,立即報名訓練營

(寫作營第二季第1、2期學員無需重複購買)




持續迭代,全新升級




第二季寫作實戰訓練營,在正課、社群、答疑、作業批改、預習資料等內容服務的基礎上,持續迭代、全新升級,為你傾心講述故事寫作的秘密。

那麼相比第一季,我們有哪些升級呢?

網羅中文媒體優質故事匠人

帶你用國際視野,俯瞰故事寫作的秘密

第一季寫作實戰訓練營,我們邀請了《南方周末》的老師傅們。

第二季訓練營,我們擴大範圍,網羅了全國的優秀記者、主編。

他們來自《南方人物周刊》《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人物》、正午故事、搜狐極晝工作室等國內一流的特稿團隊,其中更不乏具有國際視野的哈佛大學尼曼學者。

你將從全新的講師團隊中,學到不同「派系」的故事寫作技巧,而這些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秘笈,比如:

1

用「冷」視角寫「熱」事件的「冰點系」

《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擅長從在「熱」事件中找「冷」視角,從被時代屏蔽的人和事中,挖掘超越叢林法則的價值觀。

前《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副主編包麗敏深諳這套寫作秘籍,16年過去了,她的特稿《無聲的世界盃》中,農民工邊看無聲的大屏幕、邊聽收音機轉播的畫面,依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新聞是易碎品,但包麗敏會教你如何找到能對抗時間的好故事。

2

用「外國視角」寫中國故事的「國際流」

哈佛大學尼曼學者每年只在除美國之外的全球領域招收12名學者,前《南方人物周刊》高級主筆楊瀟就是其中的一員。「和國內非虛構寫作相比,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把結構、視角、懸念、敘事等寫作要素拆分得特別細,雖然是英文寫作,但對中文寫作也挺有幫助。」

楊瀟從2010年起開始把跨國採訪、徒步漫遊和非虛構寫作結合起來,嘗試一種融合時事、地理、人文歷史、與學術研究的敘事文體。

他在寫作《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時,便將歷史研究與旅行文學相結合,以地理寫歷史,以空間寫時間,形成一種「時空並置」的敘述特色。

楊瀟講師將在課程中講述他的獨到寫作方法,他將陪你用國際視角解構中國故事。

3

用常人故事對抗單一價值觀的「真實派」

從為下崗女工辦學校的老人到偶遇的抗戰老兵,正午故事聯合創始人郭玉潔,堅持挖掘那些必須講述,而無人講述的故事。

「我們的生活就意味着遺忘,藝術創作,或者說文學,或者是寫作,就是留住這些記憶,恢復這些被遺忘的名字。」郭玉潔會教你如何突破日常生活庸常的表面,發現普通人多個真實的側面。

除此之外,這次帶來不同派系獨門秘籍的還有:

《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編衛毅、搜狐極晝工作室主編王晶晶、騰訊穀雨工作室負責人王波、前《南方周末》特稿記者范承剛……

我們希望在這裡,讓你一站學到全國優質媒體、國際一流學府的非虛構寫作技巧,掌握故事寫作的秘密!

升級課程內容,涵蓋全新知識點

帶你用進階視角,搭建故事寫作的底層邏輯

第一季寫作實戰訓練營,我們邀請了《南方周末》的老師傅們。


第二季呈現全新的課程內容,不止講述故事寫作的實操技術,更從原理層面為你剖析故事寫作的底層邏輯,為你提供進階方法論:


如何把一個想法寫成一個故事?

講師包麗敏將帶你練就發現好故事的眼光,並用5個方法深度挖掘故事的主題。


如何搭建結構,讓你的寫作事半功倍?

講師楊瀟將給你帶來哈佛大學的寫作方法,教你如何避免寫作的「平」和「亂」,從思維到技巧,帶你搭建一個令人慾罷不能的結構。


怎樣採訪讓人知無不言?

講師王晶晶從業十數年,有豐富的採訪經驗。她將教你如何讓受訪者敞開心扉,把故事聊出來,並在採訪中觸碰核心問題,抵達故事的深處


怎樣用精緻文本講述精彩故事?

講師衛毅將幫助你用多層次的文本和風格化的表達,寫出更有文學性、更具人性光輝的文字。


怎樣寫得準確,用真實打動世界?

講師郭玉潔將教你理解非虛構寫作的邊界,在平淡中寫出深刻,進而寫得準確、動人。

課程濃縮講師10年+寫作經驗,涵蓋60+優質故事寫作案例拆解。

5節講師正課,每節約70-90分鐘;2節嘉賓課,每節約30分鐘。

更有講師音/視頻直播答疑、代表性作業批改,長達1月+深度寫作訓練。

PPT講解視頻錄播,

高效掌握故事寫作技巧

課程形式為PPT講解視頻錄播

邏輯拆解可視化+知識點細化+全程字幕呈現

讓你的學習更高效


【PPT講解視頻試看片段】

故事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在自媒體寫作中,占據用戶心智的是會講故事的那波人;

在職場中,升職加薪快的是會用故事匯報工作成果的人;

在人際交往中,受歡迎的是會用故事溝通的人……

而你,如果也想知道故事寫作的秘訣,那麼我們誠摯地邀請你,傾聽一線寫作者的故事,掌握故事寫作的技能。


7位國內一線特稿記者、主編、非虛構作家

哈佛尼曼學者、

南方周末年度傳媒致敬作品作者、

騰訊穀雨獎評委

導師答疑+社群服務+代表性作業點評

9月9日正式開營

原價499元

早鳥價僅需399元,立省100元!

老學員還可再享30元優惠!

(活動時間:即日起-8月26日)

長按識別二維碼,立即報名訓練營

(寫作營第二季第1、2期學員無需重複購買)





超值福利





1.陪伴式學習社群,定期學習提醒

學員可在學習社群中與寫作同好交流切磋。助教將在課程各時間節點提醒你課程上新、提交作業。

購課後,請務必添加下方班主任微信,備註【寫作課第二季第3期學員】,發送訂單截圖,班主任將在開營前邀你進入【學習群】(社群周期截止至2022年10月30日)。


2.學習資料包,高效輔助獲取課程乾貨

每節正課上架前,【學習群】將提前發放預習資料;

每節正課上架時, 【學習群】將發放講義PPT、思維導圖。

資料包網盤鏈接將同時持續更新。

3.代表性作業批改

正課期間將布置兩次作業,每位提交作業的學員將至少得到一次作業批改機會,講師將挑選有代表性的作業進行點評,其他符合要求的作業將由南周助教團隊批改。


4.寫手孵化通道

學員結課後可提交一篇長篇作品,優秀作品將有機會刊登在南方周末App、公眾號「穀雨實驗室」、「真實故事計劃」、「故事硬核」上。

第二季第1、2期學員發表的作品,

在「真實故事計劃」獲得10萬+閱讀

5.購課即可享受後續課程優惠福利

凡購買【南方周末寫作訓練營第二季第3期】的學員,均可享受南周書院後續購課折扣福利。關注「南周書院」公眾號,獲取後續新課上架及優惠信息。


【第二季第3期南周寫作訓練營亮點】




訓練營課程安排




(點擊放大查看課程表)




常見疑問





1、 南方周末寫作實戰訓練營第二季內容和第一季相同嗎?

第二季課程內容全新,邀請講師全新,更加側重故事寫作底層邏輯的建構,也可視為第一季的進階版本。

我們期待第一季學員在第二季的學習過程中有更大進步。

2、 沒有上過第一季課程,是否可報名第二季課程?

兩季課程內容相對獨立,新學員也可單獨學習第二季課程。


原價499元

早鳥價僅需399元,立省100元!

老學員還可再享30元優惠!

(活動時間:即日起-8月26日)

長按識別二維碼,立即報名訓練營

(寫作營第二季第1、2期學員無需重複購買)




適合人群





1.時刻與文字打交道的內容從業者

講故事是媒體人與自媒體從業者的基礎能力,課程將帶你深入了解中國式特稿寫作秘訣

2.想打牢寫作基礎的學生、想提升寫作表達能力的職場人

無論考試還是職場,寫作是核心技能,故事是打動人心的最好方式

3.想寫出好文章,建立個人品牌的寫作愛好者

跟隨已經寫出名篇佳作的講師學習,提升寫作技能的實用手段





購買須知





關於課程疑惑,可掃碼添加班主任微信諮詢了解。

備註:本課程為虛擬內容服務,一經購買成功可反覆回聽,但無法退訂、轉讓,敬請理解。

(本文為推廣信息,文中照片均為馮飛拍攝)

點擊閱讀原文,也可報名訓練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