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來,新一輪疫情對物流業帶來較大衝擊,財政部出台有力措施,支持打通物流瓶頸,保障市場主體平穩運行,穩住經濟大盤。截至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我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
支持保障重點產業鏈穩定運行。大規模提前退還增值稅留抵退稅,減輕市場主體負擔,今年以來累計退稅超過2萬億元;聚焦重點產業鏈,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製造業領域補短板強弱項;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加強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的紓困幫扶。針對物流、貨運、航空等受疫情影響較為明顯、經營較為困難的行業企業,靠前發力、適時加力,通過免徵快遞收派服務增值稅,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範圍,加大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力度,實施階段性國內客運航班補貼等,幫助企業紓困發展,着力推動解決物流中的「堵點」「卡點」問題,支持保通保暢。
加大對物流行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下達補助資金63.6億元,統籌支持重點地區冷鏈物流企業發展,引導地方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推動降低縣域物流成本;安排約50億元,支持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提高循環效率,增強循環動能,降低循環成本。
積極推動降低市場主體房屋租金、用水用電用網等成本。市場主體是暢通經濟大動脈的基本單元。今年,國務院已經明確,鼓勵各地根據有關條例授權,結合本地實際,對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納稅人給予減免;對減免租金的房屋業主,按規定減免今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為此,財政部要求各地財政部門主動作為,細化完善本地區稅收減免政策。同時,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溝通,推動降低市場主體用水用電用網等成本。
交通物流一頭連着生產,一頭連着消費,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下一步,財政部將認真落實落細已出台的各項政策,進一步強化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同配合,共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經濟循環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