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應對日益加劇的自然災害,提升氣候變化背景下城鄉災害預防與應急響應水平,助力完善鄉村振興基礎保障,在華泰證券的資助下,江蘇省華泰公益基金會、愛德基金會聯合發起自然災害社會應急救援力量支持項目,為依法註冊登記的社會應急救援力量提供必要的能力建設、裝備支持。日前,兩期水域救援技術培訓先後在浙江安吉、山東青島兩地開展,來自全國8個省的12支民間救援隊伍參加了培訓。

岸際IRB技術培訓班合影


最專業的救援都體現在細節上

在浙江安吉開班的急流救援技術員R1-R2培訓共分為5天進行,課程內容包括急流與洪水救援理論知識、急流涉水橫渡、拋繩包救援、繩結運用與架設、急流游泳與自救、無動力船艇操作、水域救援指揮與安全管理等。因為連日乾旱無雨,安吉訓練基地的水流較小,激流環境並不理想。為了確保培訓效果,教官團隊根據不同科目的需求,一方面考察協調不同的水域環境開展訓練,另一方面則着力於提升個人和團隊的基礎技能。在戶外實戰訓練中,學員們陸續學習並訓練了入水法、急流游泳,拋繩包救援以及淺灘涉水橫渡、艇操、划艇、無動力划艇、翻舟自救、個人確保、雙人確保、團隊長距離漂流、活餌救援、橫渡系統駕設及運用、障礙物脫困、夜間團漂涉水橫渡等個人和團隊技能科目。

水中障礙物規避

團隊漂流訓練

翻舟自救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只要達到基本的救援條件,「拋出去救」是水域救援的優先原則。因此,拋繩包救援是水域救援的基本技能。拋繩包救援看似非常簡單,將救援繩拋給救助對象即可。但在實際訓練中,很多學員都失敗了,尤其是在收回救援繩後進行二次拋出時,因為繩子纏繞在一起無法拋出足夠距離。教官指出,拋繩、收繩動作不規範是問題的癥結所在。拋繩包救援要求「盲操作」,需要學員在全程注視救援對象、隨時觀察救援對象位置和狀態的前提下,進行拋繩包操作。這就要求學員平時勤加練習,熟悉自己的繩包和繩頭位置、磨合出適合自己的收繩動作,達到熟能生巧甚至練成本能反應,這樣才能在緊急狀況下,快速而又精準地施救。在教官一遍遍觀察和指導下,學員們的動作越來越規範,一拋二拋的成功率也越來越高。學員們也深有感觸:最專業的救援都體現在細節上。

拋繩包救援訓練


在危險的地方進行安全的訓練

秉持着「在危險的地方進行安全的訓練」這一理念,在青島參加培訓的24名學員也展開了為期5天的高強度訓練。從IRB救援理論、舟艇組裝到船外機維修,從灘涂救援、夜間海上搜救到潮間帶救援,學員們不僅深入學習了水域救援的理論知識,也進行了各種危險環境下水域救援的實操訓練。

時值颱風過境,青島海邊海浪洶湧、險象環生,教官團隊綜合氣候條件、學員狀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增加訓練難度,將參訓人員拉到外海組訓,在風力六級海況下進行訓練,幫助學員們克服兩米多高涌浪影響,戰勝恐懼,乘風破浪。教官們設置夜間搜救科目,在夜間海域搜索營救既定目標對象。在離靠岸訓練中,面對洶湧的海浪,教官團隊駕駛的舟艇總能有驚無險、平安穿越海浪並停靠;而學員們駕駛的舟艇,只有2組順利穿越海浪,另外4組舟艇因為錯誤判斷時機等原因,一次次被海浪掀翻,全員落水。海上夜間搜救訓練時天氣極端惡劣,氣溫也下降至無法長期作業的程度。學員們在狂風暴雨中尋找被困船隻和人員。儘管所有舟艇最終都順利返航,但中途也出現了舟艇偏航、油管破裂等各種狀況。極端環境下的演練讓學員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安全保障和日常訓練的重要性。

灘涂救援

離靠岸練習

IRB訓練場景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華泰公益基金會、愛德基金會將聯合多方專業力量,繼續為有需求有能力的民間救援力量提供包括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小型裝備及隊員保障、應急響應基金、機構發展督導等方面的支持,與更多社會應急救援力量一起,共建韌性家園。

你可能會感興趣

讓逆行者有力量,華泰、愛德基金會聯合賦能民間救援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